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的观察护理论文_王云,王保花

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的观察护理论文_王云,王保花

王云 王保花

河南省平顶山一矿医院 467000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A

脑血栓形成即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动脉壁病变的基础上,脑动脉主干或分支管腔狭窄、闭塞或形成血栓,造成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血流中断而发生的缺血、缺氧性坏死,引起偏瘫、失语等相应的神经症状和体征。脑血栓形成是临床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约占全部脑梗死的60%【1】。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死亡率约为10%,致残率高达50%以上,存活者中有40%以上可复发,且复发次数越多,死亡率和致残率越高【2】。

1.临床资料

我科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共收治脑血栓形成患者46例,男35例,女11例;年龄50-76岁,均经CT或MRI证实。安静或休息状态发病26例,病人发病前有肢体麻木、无力等前驱症状或TIA发作。以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等局部定位症状为主的14例。以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为主的6例。

2.结果

临床治愈38例,死亡5例,转院3例。

3.护理

3.1急性期的护理(1)以抢救生命为主,安置方便床位,立即通知医生。(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准确及时给予药物治疗。(3)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净口腔内的呕吐物和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4)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预防致死性心律失常(室速和室颤)和猝死。观察是否有血压和体温升高,脉搏和呼吸减慢。(5)观察病人意识状态,脑血栓形成病人多无意识障碍。如病人发病时或病后很快出现意识障碍应考虑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或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6)观察病人有无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高颅压征象。

3.2.病情监测(1)血压的变化:急性期病人血压应维持于较平时稍高水平。切忌过度降压使脑灌注压降低,导致脑缺血。如果收缩压>220mmHg或舒张压>120mmHg及平均动脉血压>130mmHg,可应用降压药物,维持血压在170-180/95-100mmHg水平。(2)体温的变化:因脑水肿导致高颅压时,病人体温可升高、脉搏和呼吸减慢生命体征异常。体温过高时,给予物理降温。(3)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状态,有无意识障碍及其类型和严重程度。(4)观察患者头痛情况,剧烈头痛伴喷射性呕吐提示颅压高压的存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5)监测血糖变化:当血糖>11.1mmol/L时,给予普通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于8.3mmol/L,当血糖<2.8mmol/L时,给予10%-20%葡萄糖口服或静注。

3.3.用药护理 急性期病人常联合应用溶栓、抗凝、脑代谢活化剂等多种药物治疗。应熟悉病人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用药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观察要求,遵医嘱正确用药。(1)溶栓和抗凝药;严格掌握药物剂量,监测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密切观察出血征象;如皮肤青紫、血管穿刺出出血过多、血尿、黑便、牙出血等表现。密切观察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如病人原有症状和体征加重或出现严重头痛、血压增高。脉搏减慢、恶心、呕吐等,应考虑继发颅内出血,立即停用溶栓和抗凝药物,协助紧急头颅CT检查。观察有无栓子脱落所致其他部位栓塞的表现:如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引起的腹痛,下肢静脉栓塞所致皮肤肿胀、发红及肢体疼痛和肿胀、功能障碍,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给药前宜留置外周静脉套管针,以方便溶栓过程中取血监测,避免反复穿刺血管。静脉穿刺部位压迫止血需加大力量并延长压迫时间。(2)甘露醇:选择粗大的静脉给药,以保证药物能快速静滴(250mml在15-30分钟滴完),注意观察用药后病人的尿量和尿液颜色,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时复查尿常规、血生化和肾功能,观察有无药物结晶阻塞肾小管所致少尿、血尿、蛋白尿及血尿素氮升高等急性肾衰竭的表现;观察有无脱水速度过快所致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低颅压综合征的表现,并注意与高颅压进行鉴别。(3)抗凝药物应用时应监测血小板计数和INR,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4.心理护理 因偏瘫失语、日常生活依赖他人照顾,使病人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应关心、尊重病人,鼓励其表达自己的感受。避免任何刺激和伤害病人的言行,多于病人和家属沟通,耐心解答病人和家属提出的问题。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鼓励病人和家属主动参与治疗护理活动。

3.5.生活护理。卧床偏瘫病人应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无渣屑,减少对皮肤的机械性刺激。瘫痪病人用气垫床或按摩床,抬高患肢并协助被动运动。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口腔清洁,注意口腔卫生。协助病人洗漱、进食、如厕、穿脱衣服等,满足病人基本生活需求。

3.6.安全护理。重点防治坠床和跌倒,确保安全。床铺高度适中,应有保护性床栏,呼叫器和经常使用的物品应置于床头,病人伸手可及处,地面要保持平整干燥,防湿防滑,去除门槛,病人穿防滑软胶底鞋、棉布衣服等。

3.7.饮食指导。(1)限制脂肪摄入量,每周可食3个蛋黄,减少动物脂肪,烹调时不用动物油,而用植物油。(2)控制总热量,控制总脂肪,降低血脂。(3)适量增加蛋白质,瘦肉、去皮禽类、多食鱼类,每天吃一定量豆制品,降低血液胆固醇、血液粘滞。(4)限制糖类和含糖类的点心、糖果、饮料的摄入。(5)低盐饮食,每天食盐3克,烹调后加盐、拌均匀。(6)经常饮水,清晨和晚间,稀释血液、防止血栓形成。

3.8.健康指导。(1)疾病预防指导,对有发病危险因素或病史者,应低盐、低脂、低热量、清淡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戒烟限酒;遵医嘱规律服药,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和抗血小板聚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2)疾病知识指导,告诉病人和家属疾病发生的基本病因和主要危险因素、早期症状和及时就诊的指征,遵医嘱正确服用降压、降糖、降脂药物,定期复查。

参考文献

【1】段春梅,邹飒枫。脑梗死危险因素研究进度【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3):93-95。

【2】尤黎明,吴瑞。内科护理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69。

论文作者:王云,王保花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3

标签:;  ;  ;  ;  ;  ;  ;  ;  

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的观察护理论文_王云,王保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