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肿瘤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岑小宁

胃肠肿瘤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岑小宁

广西百色市右江民族医学院 533000

摘要:目的:观察外科手术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71例胃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治疗时间2016年5月~2017年5月,治疗后均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7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4±0.6)h;术中出血量(80.6±9.4)ml;住院时间(20.5±3.4)d。术后,有14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9.7%。随访1年期间,58例患者痊愈,痊愈率81.7%;9例患者复发,复发率12.7%;4例患者死亡,死亡率5.6%。结论:临床以外科手术治疗胃肠肿瘤患者时,治疗效果较好,可使患者生存质量有效改善,可广泛应用到临床中。

关键词:胃肠肿瘤;外科手术;临床疗效

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加快生活节奏背景下,明显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及饮食习惯,由此也逐渐升高了胃肠肿瘤的发病率,且多数为恶性肿瘤。胃肠肿瘤发病早期时,显著特征并不存在,患者自身难以发现,导致确诊时已经进展至晚期,或进展为恶性肿瘤,具有非常高的致死率。胃肠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传统手术理念为仅切除、缝合病变组织,患者所承受的痛苦比较严重,生存质量也受到较大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从本质上改变了胃肠肿瘤的治疗方式,治疗中越来越注重手术地位的评价。本研究以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胃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71例胃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治疗时间2016年5月~2017年5月,男36例,女35例;年龄29~75岁,平均(54.4±3.4)岁;肿瘤位置:胃部48例,小肠10例,十二指肠8例,结肠间质瘤4例,肠系膜1例;临床表现:脘腹不适及胀痛71例,其中,反酸26例,上腹部渐进性肿块23例,呕血或黑便21例,明显减轻体重15例;体格检查:腹部或盆腔可扪及包块25例,腹部轻压痛或压痛31例,无明显体征15例。纳入及排除标准:与胃肠中肿瘤诊断标注相符合,无手术禁忌症,知情同意,排除重要脏器伴有功能性障碍患者。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CT检查,先进行平扫,再实施增强扫描,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最小1.5cm,最大19.5cm,多数肿瘤呈现边缘线、实性性状,胃肠粘膜下层为其主要位置,伴有严重溃疡面患者5例,肿块分布不均匀。

检查后实施外科手术治疗,以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病情等为依据,以适当手术方式切除肿瘤,肿瘤位于胃部的48例患者中,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18例,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26例,行胃楔形切除4例;肿瘤位于十二指肠的8例患者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肿瘤位于小肠的10例患者及结肠间质瘤4例患者均采用肠段切除术;肿瘤位于肠系膜的1例患者行肿瘤切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均开展,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继续实施药物治疗。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观察痊愈情况、复发情况、死亡情况。

2结果

7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0min~4.3h,平均(2.4±0.6)h;术中出血量55~137ml,平均(80.6±9.4)ml;住院时间15~42d,平均(20.5±3.4)d。术后,有14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9.7%,其中,多发结节病10例,顽固性腹泻4例,给予对症治疗后,消除并发症,痊愈出院。随访1年期间,58例患者痊愈,痊愈率81.7%;9例患者复发(其中,6例胃部肿瘤,1例小肠肿瘤,1例结肠间质瘤,1例十二指肠肿瘤),复发率12.7%;4例患者死亡(其中,2例胃部肿瘤,1例小肠肿瘤,1例十二指肠肿瘤),死亡率5.6%。

3讨论

临床上,中老年人为胃肠肿瘤的高发人群,原因是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的衰退身体机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及抵抗力,使各种疾病的发生风险升高。发病早期时,胃肠肿瘤并不具备明显的症状,通常,患者因不适感就诊后,病情已经进展至晚期,或良性肿瘤已经恶变。胃肠肿瘤具有较多的发病部位,病变可能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胃部、小肠、十二指肠等为常见的发病部位,治疗时主要采用外科手术,可获得显著的手术效果,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外科手术仅仅是简单的切除、缝合病灶部位,并未过多的关注机体组织,导致严重破坏机体组织的完整性,使机体组织的恢复受到较大的影响,降低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1]。在外科手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过程中,外科手术应用了多种先进的理念及技术,显著提升手术效果的同时,使患者手术期间承受的痛苦减轻。

外科手术治疗胃肠肿瘤过程中,要以肿瘤大小、身体状况等因素为依据,合理的确定切除方法及切除范围,保证手术方法与手术时机均为最佳[2]。胃间质瘤的肿瘤直径不足5cm时,可利用胃楔形切除术治疗,切缘与瘤体间的距离要超过2cm,术中,冰冻病理切片要及时送检,使切缘阴性得到保证;患者肿瘤如具有较大的直径,且快速发展病情时,切缘与病灶间的距离可适当增大,通常要在5cm以上,之后再以患者具体情况为依据,确定切除方式;对于十二指肠部位的肿瘤,由于比较特殊,可采取局部切除方式;肿瘤位于小肠时,切缘与病灶要距离10cm以上;结肠间质瘤的质瘤要完整切除,且保证具备完整的切缘[3]。本研究即按照上述原则治疗胃肠肿瘤患者,治疗后随访1年结果显示,81.7%患者痊愈,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过,仍有12.7%患者肿瘤复发,行二次手术后均痊愈,总体上,外科手术治疗后的痊愈率超过90%,说明外科手术具有良好的胃肠肿瘤治疗效果,可促进治愈率提高。

综上,胃肠肿瘤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时,能够有效的切除肿瘤病灶,促进患者疾病痊愈,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外科手术方法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聂孟良.50例胃肠肿瘤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疗效评价[J].当代医学,2017,23(15):47-50.

[2]楼国祥.外科手术治疗胃肠肿瘤患者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01):187.

[3]陈初航,周峰,丘文助,等.临床对胃肠肿瘤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0):2720-2721.

论文作者:岑小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胃肠肿瘤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岑小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