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_赵广磊,梁凌红,刘莉华,胡广超,张奇恩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_赵广磊,梁凌红,刘莉华,胡广超,张奇恩

(国网安徽阜阳供电公司 安徽阜阳 236000)

摘要:近年来,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几种主要的电力通信方式,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加密技术等多个角度与方面就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1 前言

作为电力系统应用中的一项重要方面,对其信息安全的研究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电力系统应用的最终整体效果。

2 概述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信息化发展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注重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作用,才能真正保障电力系统中各种信息的安全,最终促进我国电力企业整体效益不断增长。在高科技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着各种不定因素,大大提高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风险,是当前无法避免的问题。因此,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制定与各区域电力系统自身特点相符的信息安全管理策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和操作,可以促进电力系统信息安全体系不断完善,最终保障电力企业的整体效益。从整体利益出发,制定系统的安全防护管理机制,把防护工作落实到日常工作的点滴,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

3 几种主要的电力通信方式

3.1 电力线载波通信

电力线载波通信是指利用高压电力线、中压电力线或低压配电线(380/220V用户线)作为信息传输媒介进行语音或数据传输的一种特殊通信方式。它通过把网络信号调制到电线上,利用现有电线来解决网络布线问题。利用这一通信方式具有很多优势,如安全性高、速率快、稳定性强、操作简单、节能环保等,因而被广泛应用。

3.2 微波中断通信

微波中断通信是指使用波长在一定范围内的电磁波—微波进行通信的一种通信方式。它不像电力线载波通信一样需要电线作为介质,它不需要借用任何固体介质,当两点间直线距离内无障碍时就可以使用微波传送。利用微波进行通信具有容量大、质量好、传输距离远的特点,因此也是一种重要通信手段。其主要缺点是一次投资大,电路传输有衰减,远距离通信需要增设中继站,当地形复杂时,选站困难。

3.3 电力专线通信

电力专线由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按一定的方式绞合而成的线束,其外面包有密闭的外护套,必要时还有外护层进行保护。然后,根据实际需求直接通到用户场所,根据用户的需求而设定带宽。这一通信方式安全性、稳定性高,但不适合太原距离的通信。

3.4 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是指利用光波作为载波来传送信息,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实现信息传输,达到通信目的的一种最新通信技术。具有通信容量大、通信质量高、抗电磁干扰、抗核辐射、抗化学侵蚀,重量轻、节省有色金属等一系列优点。是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通信方式,被广泛应用。

4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

4.1 加密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信息的迟滞、篡改、窃取等现象,而有效的使用信息的加密技术就能够避免以上这些问题,所以电力企业应该充分重视加密技术的使用。

4.1.1 DES加密技术的使用

DES技术是一种使用上比较简便的加密技术,并且加密的速度也非常快,一般来说都可以达到几十兆比特。电力企业在使用DES加密技术的时候,可以使用非常低的成本来对信息系统进行十分高效的加密,因此这项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电力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当中,并且进行了大规模的生产工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但是这项技术也具有一定的劣势,就是在密钥的管理和分发上具有很大的复杂性,想要进行全面的管理就要投入较多的资金成本,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电力企业管理的压力。

4.1.2 RSA数字签名技术

RSA数字签名技术在密钥的管理和分发上就十分简便,并且成本的投入也较少。由于这种技术的密钥是公开的,所以有效的解决了密钥的保存和分配的问题。因此使用RSA数字签名技术能够让电力系统中所有的信息技术拥有很强的稳定性,数字签名的过程也十分简单,所以也在电子商务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4.1.3 两种技术共同使用

以上介绍的两种加密技术都具有很强的先进性,所以很多的电力企业都将这两种技术进行混合使用,从而形成了一种混合式的系统加密模式,这种模式能够让密钥分配管理的过程更加科学合理,也能让运算的速度得到全面的提升。

4.2 安全隔离技术

为了让电力信息系统不会受到不必要的攻击,所以就要使用安全隔离的技术来有效的避免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电力信息系统中的安全隔离技术包括很多种技术类型,都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4.2.1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主要需要的是电流层网关、应用层网关和包过滤路由器等等构成的,对电力信息系统安全提供了很大程度的保障,它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系统的构成方式就是将系统的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建立一个无形的屏障,这一屏障是由硬件与软件组成的,能够让系统内部网与外部网达成一种安全的沟通模式。

4.2.2 物理隔离技术

物理隔离技术就是指运用物理学的方法将系统的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分离。一旦系统的外部网络和内部网络出现了直接连接的时候,就可能会让黑客侵入系统中造成系统信息的丢失和破坏。所以相关管理人员在具体的实行的时候应该要将电力系统划分出几层安全区域,具体划分层次的数量要按照企业系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制定,再加入实时监控技术来有效的保证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

4.2.3 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是在终端或者是主机上登陆上特定用户的信息,在其进行之后的操作的时候就可以进行信息的认证,从而进入内部的信息系统,认证的方式一般包括智能卡、口令、指纹或者密钥等方法。在广义网络的加入中一般是使用证书授权的方法进行登录,这样在授权中心中所有的用户就能签名并分发一个独特的密钥,这样就可以打开信息系统中加密的信息数据。

4.2.4 协议隔离技术

协议隔离技术主要是利用安装协议隔离器这种仪器来将外部系统与内部系统完全分离开来,从而让内部系统达到安全的标准。由于电力外部系统与内部系统的网络都可以通过接口进行连接,但是使用协议隔离的技术就能够让外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形成一个合理的连接机制。当内外部有通信的需要的时候,就可以输入专属的密码来让内外部形成一个有效的连接模式,达到信息传输的目的。如果内外部之间没有通信的需求,二者之间的连接就会自动断开,所以这种技术能够让电力信息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电力系统信息安全保护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技术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刘晓星,胡畅霞,刘明生.公钥加密算法RSA的一种快速实现方法[J].信息安全.2017(01):115-116.

[2]石季英,张磊,曹明增等.一种基于混沌理论的分布式系统的加密算法[J].计算机仿真.2016(10):60-62.

[3]中国南方电力公司.中国南方电力通信管理规定[S].中国南方电力公司.2016(09):88-89.

论文作者:赵广磊,梁凌红,刘莉华,胡广超,张奇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2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_赵广磊,梁凌红,刘莉华,胡广超,张奇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