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瑞替普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论文_彭娟娟

岳阳市云溪区人民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9

【摘要】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瑞替普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2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时应用双模拟法,常规组(n=41)单独使用瑞替普酶治疗,试验组(n=41)再加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常规组的80.49%,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0%,高于常规组的17.08%,再发心绞痛发生率为4.88%,高于常规组的21.95%,心力衰竭发生率为2.44%,高于常规组的14.63%,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32%,高于常规组的24.39%,在梗死发生率为2.44%,高于常规组的17.08%,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瑞替普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能获得理想疗效,快速改善病症,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肌梗死;瑞替普酶;氯吡格雷;心绞痛

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就是心肌梗死,该病的产生是在长期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环境刺激、过度疲劳等情况下,造成冠状动脉突发性或持续性的缺血、缺氧,致使心肌细胞坏死[1]。患者主要呈现剧烈胸痛、全身乏力、焦虑不安、面色苍白等表现,而且病症会持续较长时间,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治疗中以疏通梗死动脉、恢复心肌血流、减少心血管并发症为主。我院为了探究到最佳的治疗方案,本次将瑞替普酶和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并围绕其效果和应用价值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82例研究对象均是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用双模拟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常规组,各41例。试验组女患19例、男患22例,年龄43-69岁,平均(50.34±4.18)岁;常规组女患18例、男患23例,年龄44-70岁,平均(50.72±4.46)岁。比较两组患者研究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凝血五项、血常规等检查。

常规组患者使用瑞替普酶(生产企业:爱德药业(北京)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30095)溶栓治疗,将18mg瑞替普酶和10mL生理盐水混合后,进行静脉推注,时长3-5分钟,30分钟后再次给药;用药后皮下注射5000U低分子肝素钙。同时,每天服用30mg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78),持续治疗3个月。

试验组与常规组相同方法治疗的同时,再服用氯吡格雷(生产企业: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80029),首次每次剂量300mg,每天1次,服用3天后降低到75mg,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判定,全身乏力、剧烈疼痛等症状消失,或是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降低≥80%,心电图恢复正常,则为显效;症状有所减轻,或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降低50-80%,心电图有所改善,则为好转;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降低<50%,心电图无明显变化,则为无效。

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出血事件、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再梗死。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用SPSS23.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n(%)]代表,行x²检验;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分组比较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试验组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分组比较所有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试验组患者出血事件、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再梗死各项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差异均呈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心肌梗死的主要患病群体是中老年人,该病的主要特点是发病快、起病急,患者在病发时会有血压降低、气喘、心悸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休克,如果没有及时、准确的治疗,将危机生命健康。临床治疗的药物种类较多,但是病症的耐药性在逐渐提升,很多常规药物疗效受限,所以要根据细菌侵染强度、耐药性合理选用治疗药物。

瑞替普酶属于新一代溶栓药物,有着再通率高、出血并发症少等特点,是非糖基化重组纤溶酶原激活剂,对纤维蛋白有着很强的选择性,将梗阻的冠脉局部疏通;该药能降低肝脏清除受体结合力,延长血浆半衰期,药效更加持久[2];另外,对凝血系统、纤溶系统不会产生影响,所以不易发生出血等并发症,用药的安全性较高。不过在用药过程中只能静脉推注,还要控制好推注时间,一般要≥2分钟,如果多次给药,间隔时间要≥30分钟[3];另外,在给药时不能和其它药物共用静脉通路,否则会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而氯吡格雷是一种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药物进入体内经过生物转化,所产生的活性代谢物,能阻断血小板活化扩增物质释放,进而抑制血小板凝集,达到止心梗、通血管的效果[4];但是在长期应用中发现该药存在一定不足,见效慢、持续性、耐药性差,远期治疗效果不佳,如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能增强疗效。

本次研究中,联合使用瑞替普酶、氯吡格雷治疗的试验组患者,比单独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的常规组有着更高的有效率,分别为95.12%和80.49%,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试验组比常规组有着更低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其中试验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0%、再发心绞痛发生率为4.88%、心力衰竭发生率为2.44%、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32%、在梗死发生率为2.44%,常规组分别为17.08%、21.95%、14.63%、24.39%、17.08%,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瑞替普酶、氯吡格雷联合使用,在互相作用下,不仅能提升治疗效果,快速改善病症,还能降低出血事件、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再梗死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总而言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瑞替普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率高、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王翠兰, 秦建斌, 宋宏界,等. 通心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8, 33(3):496-501.

[2] 高宏勇, 卢群.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00例疗效观察[J]. 陕西医学杂志, 2017, 46(9):1279-1281.

[3] 武国霞, 柳军伟, 江军花,等. 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在青中年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1):1-4.

[4] 郭仕俊, 苏令, 章福彬,等. 氯吡格雷联合肠溶性阿司匹林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4):458-461.

论文作者:彭娟娟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  ;  ;  ;  ;  ;  ;  ;  

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瑞替普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论文_彭娟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