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极易产生质量问题。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必须严把施工质量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内涵相对广泛,它涉及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施工过程和验收论证过程需要严谨对待,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的管理不仅关系到施工结果的质量,更重要的是施工质量管理还涉及到建筑本身的质量和使用。本文阐述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引言
在建筑事业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社会的理念发展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局面,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全民的目标和责任,在一背景下,我国的建筑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也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全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建筑的需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以往的数量要求转向了对建筑质量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和建筑使用标准的新要求。故而对社会大众而言,建筑的施工工程质量管理是建筑施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关系到社会民生的大事。建筑本身还具备了一些特点,价格高,属于不动产范畴,其功能涉及到很多方面,从基本的居住到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以及建筑本身的保值和市场前景,因此建筑工程拥有较多的关注和焦点。
一、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
我们都知道,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着广大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更关系着一个地区、社会是否可以健康的发展。如果我们想对建筑的质量有一个保证的话,我们就必须要对整个建筑项目的全过程做一个合理的规划管理,特别是其中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内容非常之多,各个环节的侧重点以及重要程度也不完全相同。这中间施工时的质量管理与其他相比是最重要的一部。
一是影响质量的因素众多。建筑工程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投资成本、建设周期等等,均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
二是质量的隐蔽性。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分项工程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若不及时检查实质,事后再看表面,就容易产生第二判断错误。也就是说,容易将不合格的产品认为是合格的产品。反之,若检查不认真,测量仪表不准,读数有误,就会产生第一判断错误,也就是说容易将合格产品,认为是不合格的产品。这点在进行质量检查验收时应特别注意。
三是评价方法的特殊性。工程质量的检查评定及验收是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的。检验批的质量是分项工程乃至整个工程质量检验的基础,检验批合格质量主要取决于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经抽样检验的结果。隐蔽工程在隐蔽前要检查合格后验收,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资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要进行抽样检测。
二、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漏洞
施工质量从根本上说是建筑质量的最基本保障,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还是行业法规建设需要不断健全的重要环节。市场的竞争必然淘汰施工质量不过关的企业,因此施工质量管理也是企业生存的关键。
1、工程质量管理的意识缺乏
许多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给出的教训是,工程施工单位思想建设缺乏理论支撑,施工人员和管理队伍的质量监管意识缺乏。基层的施工队伍迫于施工进度的压力,盲目追求工程施工的速度,忽略了工程本身所需要的建设周期和浇灌的凝结时间以及不同材料之间的物理作用,从而导致建筑工程质量不合标准。
另一方面,建筑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建筑材料的研发的实验,新型的建筑技术和新结构的施工方法使得建筑的工艺也在不断更新。陈旧的管理思想,缺乏及时学习的建筑管理意识是影响建筑质量关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队伍自恃有经验,不接受新式技术和新式建筑材料的知识,不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修改,不经过严密的科学计算,不以数据为参考。
2.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侥幸心理一些企业只是按照施工习惯进行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上一个工程这么做的没有问题,这个工程也一样不会有问题,以习惯代替严谨,以经验代替标准,缺少危险意识,企业的主要领导不能亲自抓,导致质量意识麻痹,以至于在质量管理中督导力度不够,实施强度不够,使工程质量存在隐患。
3.是片面要求工程进度,轻视工程质量问题在经济复兴的驱使下,很多企业片面的追求工程进度,把完成工程进度,实现经济利益作为企业管理的第一要点。由此,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们对质量工作的管理缺乏统一协调和管理,比如技术施工,质检等业务科室相互不能协调工作,企业内部联系不顺畅,同时总认为工程质量工作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因而忽视了对施工现场具体的质量管理工作,致使施工队伍质量意识淡薄,由于现场操作人员多劳多得,只求快,赶进度,严重轻视质量,在工程施工中,不按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操作,粗制滥造,甚至偷工减料。
4.工程设计过于分散
从城市的发展和变迁上可以看出,建筑是支撑城市规模的重要指标,也是城市建设的硬性指标。越来越多的建筑群落规模刷新建筑建设记录,建筑的高度也在突飞猛进,这种高度和规模的扩张对建筑的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如果建筑的设计论证不过关将会极大影响建筑工程的建筑进度和质量,一方面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一方面还会为建筑的使用留下安全隐患。
因此,现代的工程建设不仅追求建筑的实用性,还追求建筑的系统化设计,避免以往的设计过度分散的情形,将建筑的设计和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系统化地进行工程施工,这样有利于工程质量的系统化管理。
三、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四、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分析
一个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无序的企业,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是非常困难的。施工管理安全是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关键的第一步,它的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进展。但是,很多施工企业及单位的施工管理人员都将此置之脑后,在思想意识上就未将其重要性放在一个战略高度上进行强调,从而导致施工作业方面出现质量安全隐患。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文中总结以下几点以供同行交流。
4.1 科学合理地编制现场施工组织计划书
建筑工程开工之前针对现场各方面进行现场勘查调研,然后依据实际调研情况、工程承包合同、设计施工图纸、招投标书、地质勘测报告、国家建筑行业相关规范标准以及甲方设计部门提供发布的有关文件内容进行现场施工组织计划书编制。编制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概况、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程序、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关键主体工程部位的特殊施工办法以及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等。
4.2 强化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与专业技术素养,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国家一再强调“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施工安全管理原则,为了避免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建筑工程现场施工需要注意每一个细节,必要时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进行紧抓严抓,防患于未然。对于企业从业人员要求根据参与施工活动的不同,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将参与施工过程作为体验锻炼的学习机会,为以后的继续从业打下素质基础。
4.3 规范企业管理制度,抓好层层落实的工作
建立具有针对性的现场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施工监督监管体系。建筑施工是一项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工程量巨大,一般需要耗费的工期也比较长。为了能够确保整个工程施工按照既定计划进度全面推进,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建立起来,具有针对性的现场目标责任管理制度以及健全完善的施工监督监管体系,而且要抓好企业管理制度的层层落实工作。施工监督监管体系的健全完善也是为了确保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的关键性机制,同时也是对现场施工管理的有效控制措施。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监督监管部门对现场施工的监督监管工作做得不够到位。因此,健全完善建筑工程监督监管体系的工作刻不容缓。同样地要抓好落实工作,以确保工程最终达到既定的预期目标。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是一项全面细致的工作,它贯穿于施工项目的全过程。不仅仅需要施工企业在现场管理方面大力实施落实相关制度的作用,还需要企业从业人员给予积极的协作配合。鉴于目前国内建筑行业普遍存在以上诸问题,只有要求提高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水平,才能够保障施工安全和实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施工的过程也是对工程本身的深入理解和解读,有助于在质量管理上提出更加适宜的方案,也有利于建筑施工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在保障建筑质量的同时,提升企业的整体水平和完善内部的管理制度。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因素,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好质量关,才能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为企业快速发展,创建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精品工程。在现代技术的催化下,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越来越短,工程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作为社会影响较大的施工,应当更加注重施工的质量而不是工程的表面数字和工程进度。质量是建筑的生命,质量也是建筑企业的使命和生存法则。这不仅仅是建筑企业应当始终牢记的法则,也是建筑企业需要始终遵循的社会原则。
参考文献
[1]彭伟彬.浅谈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2011.5
[2]闫志勇.浅谈施工质量管理[J].2010.10.
[3]厉裕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及其对策[J].2012.6
[4]张志敏.探讨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其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J].2016.9
论文作者:刘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现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