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成绩的影响_乒乓球论文

情绪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成绩的影响_乒乓球论文

情绪对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成绩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乒乓球论文,运动员论文,情绪论文,成绩论文,少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4.87,G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20(2001)03-0096-03

在乒乓球比赛中,由于其运动特点表现为:速度快,技巧性强,精确度高,变化快而复杂,比赛方式一对一为主,气氛紧张激烈,比赛的双方打法各不相同,领先和落后频繁交替等。这些特点很容易使运动员出现不同的心理障碍,尤其在实力接近、水平相当的运动员之间的比赛,比赛中的情绪状态对其运动成绩有很大影响。我们通过对南阳市少儿乒乓球体校的40名运动员进行调查,总结出情绪和比赛的一系列关系。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河南省南阳市少儿乒乓球体校的运动员,共40名。

1.2 研究方法:问卷、访问调查法、数据分析法。

2 情绪与比赛的关系

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一般比较不稳定,具有情境性,它可以影响和控制认知过程,它帮助人选择信息和环境相适应,并驾驭行为去改变环境。运动员会经常感到,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进行比赛时,思维敏捷,战术思想开阔,解决问题迅速;而心境郁闷或情绪体验淡漠时,则思路阻塞,动作迟缓。所以,在比赛中,运动员的整个身心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与此相适应的情绪则表现出鲜明而强烈的特点,而运动员的情绪又直接影响到整个机体的工作能力,进而又影响到运动成绩。对40名少儿乒乓球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见表1),从中可以看出,90%的运动员感到情绪对比赛的影响较大,10%运动员感到情绪对比赛的影响较小,无人认为情绪对比赛没有影响。可见,情绪状态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表1 情绪对运动员影响的比例表

影响较大 影响较小 无影响

人数 

364 0

百分比

90%

 10% 0

3 运动员在比赛前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见表2)

表2 比赛前情绪的外部表现

  心率 呼吸 尿 过度 口干 无明显

  加快 急促 频 兴奋 舌噪 表现

人数  32

2

1

3

1

 1

百分比 80%

5%  2.5% 7.5% 2.5% 2.5%

在乒乓球比赛中,哪些心理因素会引起运动员过分紧张而影响乒乓球技术的正常发挥,甚至于严重失常?如何控制这些消极因素,使运动员发挥最佳水平?这是教练员和运动员们都极为关注的问题。教练员除了要了解每个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还要掌握他们在赛前、赛中和赛后的不同心理状态,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好多方面的心理准备工作,使运动员充分发挥技术水平,取得理想的成绩。从表2中可看出,赛前情绪外部表现形式很多,但普遍心率加快较为显著,占总数的80%,这主要是由于比赛场上的各种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过度紧张,从而造成的心理和生理变化。教练员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帮助运动员进行心理调节:(1)收集有关比赛的资料:即在比赛前收集、了解有关比赛的规模、方法、时间、地点、比赛条件、对手的打法、技术、战术和心理特点,并从中分析有利和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确保每一个运动员的比赛任务,制定比赛方案使运动员做到知己知彼。(2)进行模拟训练:模拟训练就是为运动员创造一些与比赛相似的条件,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组织近似于比赛条件、环境、气氛的公开比赛,比分领先、落后、相持等类型的比赛。此外,模拟还可以通过语言、表象来进行,如想象比赛时的情况,对手发什么球,我应该怎么接等等。此外,抓好赛前的技术训练,形成最佳的竞技状态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技术是运动员比赛的物质基础,比赛前技术状态不佳或有明显弱点,就容易引起过度紧张,而当运动员技术熟练,就会在比赛中充满信心。

4 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成绩与情绪的关系

在激烈而紧张的高水平竞赛中,由于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运动员的心理表现多种多样,我们把比赛中常见的一些心理现象归纳出四种较典型的情绪类型,见表3

表3 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成绩与情绪的关系

  振奋情绪 冷漠情绪 急躁情绪 盲目自信

人数

30 44 2

百分比 

75%10%

 10% 5%

4.1 焦虑状态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没有比赛经验的运动员当中,当双方技术水平相当接近时,运动员就会产生这种心理。如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慌张、惧怕、心神不安,有时内心产生矛盾,既想获得胜利,又缺乏坚定的信心,从而使注意力分散,记忆减退,判断力下降,引起“怯场”,往往还伴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如呼吸和脉搏加快、手脚发抖、面色苍白、口渴、尿频和耳鸣等。

4.2 冷漠状态 这种状态与上一种状态相反,多发生在技术水平不高,训练和比赛经验不足的运动员中,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对比赛失去信心、四肢无力、想睡觉、赛前的准备活动不能充分地调动各器官的兴奋性,动作反应迟钝,神经系统的灵活性降低。

4.3 振奋状态 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此时运动员自我感觉良好,对即将到来的比赛充满了信心,对自己的技术水平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情;在准备活动中,跳跃有力、果断,动作迅速、协调,不易激动,准备活动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进行。

4.4 盲目自信状态 这种情况出现的很多,多发生在技术水平较高的运动员中,他们过分相信自己,对比赛将会出现的各种情况没有充分的估计,盲目自信,一旦赛情发生变化,情绪则急转直下,士气一蹶不振。

从表中看到,运动员在比赛中75%的人有振奋情绪表现,此情绪状态是由于大脑皮层具有与比赛任务相适应的兴奋过程,这种过程又有最适宜的灵活性,并有相应的抑制过程来加以平衡。

我们通过问答、调查和对近二年来这40名少儿运动员的运动比赛成绩的了解,发现在比赛中,有振奋情绪的运动员普遍成绩较好。他们在比赛中,对比赛的目的和任务有清楚的理解,注意力能集中到将要进行的比赛上,头脑清醒,动作协调,应变能力强。而其它三种情绪状态则在比赛中取得成绩相对差一些。

5 教练员对运动员情绪的影响

从表4看出:82.5%的运动员感到教练员的鼓励最有利于运动员的情绪状态。因为,教练员不仅仅要对运动员进行技术、战术的指导,而且还应进行心理上的指导。在比赛中常可看到,一名运动员在两场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志、技术、战术水平,简直判若两人。就是在一场比赛中,运动员的情绪也常是表现得很鲜明、强烈,而且变化多样。如发球抢攻连连得分或接发球连连失误,甚至关键时一个机会球丢失,都会表现出情绪的变化,因此教练员在比赛中最重要的是引导运动员正确看待胜利与失败,消除他们由于受不正确胜负观念影响造成的心理负担。应当让运动员懂得,只要在思想上、作风上、技术上、战术上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是成功的表现。因此,要让运动员明白,世界运动史上决没有“常胜将军”。除此之外,教练员要善于运用恰当的方法激发运动员敢打敢拼的精神,充分发挥自己平时的训练水平,比赛中,教练员应特别镇静,比分领先时,要使运动员保持其高涨的士气,防止运动员急于求成;比分落后时,要及时帮助运动员分析失利的原因,指出对方的弱点,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克服运动员暂时的紧张状态。这样可以使运动员一直处于最佳竞技状态,顺利完成比赛任务。

表4 教练员行为对运动员的影响

鼓励 不关心 指责

人数 

33

 4

 3

百分比 82.5%  10%

7.5%

6 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其它因素

从表5看出,对成绩影响较大的是比赛场地,占82.5%。因为运动员在与周围环境接触时,通过身体和心理的刺激,引起了不同的反应和变化。比如,运动员在大型比赛中肯定比在一般比赛中心理紧张得多,包括对天气、赛场的灯光、气氛、球台的弹性、裁判以及对手的强弱、观众的热闹程度等等,都对运动员有着较大的影响。优秀的运动员可通过自己的调节和控制,可以把紧张的情绪降到最适程度,摆正自己的心态,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比赛。

表5 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其它因素

比赛场地 噪声 气候

人数

 335

2

百分比 82.5%

12.5% 5%

7 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说明,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员本人的运动成绩。在现代乒乓球技术中,技术越来越复杂,对抗越来越激烈,难度越来越大,所以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各种表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然,作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仅靠良好的情绪是不够的,良好的成绩取得,是由良好的身体状态、良好的精神面貌、良好的技术状态等诸多因素构成的。特别是国际乒联规定从2000年10月1日,乒乓球由过去的38毫米增大到40毫米,乒乓球规则的变化,使乒乓球的旋转变弱了、速度变慢了、回合增多了,这样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乒乓球技术和战术以及身体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今后运动员在比赛中只有及时调整好自己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适应外界不断变化的各种条件,在瞬时即变中使自己的心理与环境保持高度平衡,同时利用平时各种条件和环境的磨炼和熏陶,运动员的潜在能力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标签:;  

情绪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成绩的影响_乒乓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