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1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海绵城市的出现及应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们应该不断加强海绵城市的建设力度,并认真了解海绵城市的相关内容,学习相关的知识,然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城市规划工作较为复杂繁琐,我们应该尽量减少环境的破坏力度,在确保原有环境不受损的情况下创建生态城市,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城市规划工作的落实过程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发挥海绵城市的自身价值,提升城市雨水的处理水平,认真落实好城市建设、排水工作,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海绵城市;应用
引言
海绵城市理念是体现城市弹性适应的重要理念,其主要目的是将城市的水资源存放起来,并对污染水资源进行净化,确保水资源能够循环利用。从而使得城市能够适应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改善城市的整体的服务能力。
1、海绵城市的概念
所谓的海绵城市,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雨洪管理理念,也叫做“水弹性城市”,在国际当中则被称之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在下雨时,海绵城市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而在有使用需求的时候,则能够释放蓄存的水并对其进行应用。海绵城市的材料以你够用,表现出了优秀的渗水、防滑、吸音等特点,因此,海绵城市的应用,也能够使得“会呼吸”的城镇景观路面得到实现,其应用能够使得城市热岛效应得到有效的环节,保证城市路面不再发热。需对海绵城市进行重点分析,就需要转变相关理念。在以往的城市传统建设当中,应用的是硬化路面,一旦遇到大雨,则主要需要依靠渠道等设施来排水,其重点规划理念为“快速排除”以及“末端集中”,经常会造成逢雨必涝的情况。而海绵城市理念当中需重点关注草沟、雨水花园等设施的应用,主要强调为 “慢排缓释”以及“源头分散”,不仅能够使得洪涝得到避免,还能够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
2、海绵城市的自身价值探索
2.1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的排水问题
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逐渐加快给我国城市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改变,城市规划中的排水问题越来越严峻,大雨的排出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如果雨水无法及时有效的排出,就会给城市发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海绵城市设计过程中的排水设计能够借助地表植被以及水系吸收区的建设来缓解城市的排水问题。
2.2能够更好的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要想得到顺利有效落实就应该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绿化植被面积需要增加,还要尽最大努力提升城市中各类湿地的使用价值,通过减少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面积来发挥自然资源的自身作用。此外,海绵城市的主要任务就是吸收利用水资源,提升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率,更好的落实生态城市的建设工作。
2.3进一步缓解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海绵城市的最终目的就是缓解城市的排水、蓄水问题,进一步完善城市的水循环工作,及时缓解城市积水或干旱问题。现如今,我国的水资源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建筑施工工作人员也较为重视海绵城市的发展,这样能够促进生态城市整体规划以及建设,提升雨水的利用率。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是指雨水循环,雨水渗透到地下与地下水融合在一起,通过净化水厂的净化能够让人们正常饮用,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3、海绵城市理念引领下的城市规划原则
为保障海绵城市理念引领下的城市规划建设效果,需要在具体的规划建设中,遵循相关原则,现对具体的原则分析如下。
3.1以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心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中,必须保障生态的整体稳定性,注意规划建设中,有效的降低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破坏。安全应囊括水环境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建筑安全等,避免规划建设不合理所致的城市规划建设问题。此外,在具体的规划建设中,应制定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强化城市基础设施的保护,进而保障海绵城市的顺利建设。
3.2规范化建设
所谓规范化建设,主要遵循海绵城市理念实现城市建设,必须结合城市的整体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城市规划方案。而且,这一规划方案需站在全局角度,统筹生态和建设之间的关系,确保二者和谐统一。再注意对城市水文地质数据等的分析,确认建设对城市的作用和影响。保障设计不偏离实际,不出现成本过高问题,且设计能够全面充分。并且,在具体的建设中,各项建设措施均需遵循设计执行,推动城市规划建设质量提升。
3.4经济性原则
海绵城市理念引领下的城市规划建设需遵循经济性原则,即为具体的规划建设中,应该联系城市的经济水平,避免过于追求高新技术而忽略城市实际经济水平的问题。并且,在具体的规划建设中,严格控制建设成本,确保规划建设的经济可行。
4、针对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策略探讨
4.1创新规划理念
在此环节,需将海绵城市理念与城市规划有效的结合,规划工作人员需及时转变落实的规划思维,全面的探讨海绵城市建设概念,并对其所发挥的作用给予钟点房分析,从而依次为知道,增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力度。例如,在城市建设中,建筑施工企业应树立优质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并根据具体的建设条件,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和防涝系统规划,真正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真正做到城市规划的科学性,重视起功能与实用性,如图1所示。
图1 雨水系统改造流程
4.2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划方案
在海绵城市概念的实际应用中,有关部门应首先统筹城市建设。当然,这是在收集相关资料,开展专项规划研究的
4.3科学的改造生态海绵体
在城市规划的实际发展中,应有效加强天然湖泊、草原等生态海绵的功能,为生态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完成污水井的净化,避免水土流失等状况的出现。同时还需有效避免生态海绵素所带来的破坏。另外,如果生态海绵并未发挥其服务驾驶,为城市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就需建设人工生态海绵,这样才能很好地恢复和保护自然环境,只有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才能保证城市规划的顺利进行。例如,可用于人工园林的建设,完善以往绿地建设模式。
4.4建立模型分析评估
就具体的建设规划而言,对场地的土壤特征、垂直高程、水系、绿化和工程建设进行了综合研究和评价,并采用模型分析的方法对场地开发的地表径流产额和汇流进行了分析。对于发展强度比较大的市中心区域,需创新施工措施,避免单一化建设,避免市中心区域处于被动化形态,需根据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强度,合理分析土地建设活动对附近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使城市土地建设能够有效地整合交通控制、雨水控制等主动的内容。
结束语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不仅需要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应重视气候变化需创建一个相符合应对机制。“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将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改善城市的韧性,将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喻晓蓉.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2]王国荣,李正兆,张文中.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J].山西建筑,2017,36:5-7.
[3]贺小飞.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新区规划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7.
[4]侯方锐.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生态廊道规划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7.
[5]吴迪.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策略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41):94-95.
[6]陈胜杰.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引导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45-48.
[7]彭晓平,何子平.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7(27):19-20
[8]李林.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方法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10):75
论文作者:王颖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理念论文; 生态论文; 水资源论文; 雨水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