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

科普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

科普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周敏

(武汉科学技术情报中心(武汉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湖北武汉 430023)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来提高我国的国家竞争力。人才培养工作开始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重视。科普人才的培养在现代化发展日益加快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培养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突破重重困难,本文主要对这些困难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科普人才 培养体系建设 问题 对策

1 科普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过程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

1.1 学科专业问题

大学是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地方,它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出各行各业的精英。大学之所以能成为人才培养基地,是因为它将各个学科专业化,一个专业专注于培养一种人才。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建立专业性的人才培养基地在决定民族是否昌盛方面起决定性作用。但是普通大学校园却没有培养科普人才的相关专业,这是因为大学每一个专业的设置都需要经过国家教育部的审批,由我国政府为高等院校制定的相关法律内容来看,科普并不符合设置专业的相关标准。一些开设科普专业的实验性院校没有一个明确的专业定位,就拿复旦大学来说,该高校虽然设置了与科普人才培养有关的“科技传播与科技决策专业”,但是该专业每年并不面对高中的应届毕业生进行招生,而是仅仅作为该校在读学生的第二专业。众所周知,第二专业的学习仅凭学生的个人爱好,大多数人都是抱着不挂科的目的进行研读,并未进行认真、细致的学习。

(74)东亚鞭苔 Bazzania praerupta(Reinw.,Blume&Nees)Trevis. 赵文浪等(2002)

1.2 师资队伍问题

专业性人才的培养需要更加专业的教师队伍以及能够跟得上时代发展潮流的相关教学设备。教师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都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革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保证自己的授课内容能够满足学生将来工作时的需求。但是从科普专业的角度出发来看当下该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就会发现该专业的教师所具备的知识能力水平并未达到专业性标准。首先, 由于高等院校普遍没有设置科普专业,这就导致该专业的教师知识能力水平较低。专业性人才的培养需要更加专业的教师队伍,这是教育界亘古不变的道理。科普专业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是造成师资力量薄弱的重要原因。现有的科普专业的教师是多年来教授与科普专业相关学科的老教师,这些教师已经常年在大学中执教,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

1.3 培养基地问题

任何一个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与专业相适应的培养基地。就拿兰州财经大学的创新创业学院来说,该专业是学校根据当下时代的发展趋势而设置的,最终经省教育部审批通过后成立。学校为该专业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使该专业的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及时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学校为其建立了独立的教学楼,为其引进各种先进设备。我国相关部门对科普人才的培养予以重视,但是科普专业作为学生的第二专业,在开设了该专业的高等院校内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众所周知,培养基地的建设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该基地要结合当下的发展状况,及时更新设备,但是该专业对于这些院校来说,只是所进行的一项实验,是否真正开设该专业还是未知数,因此,大部分院校都不愿意往该专业进行“投资”。

1.4 教学体系问题

一个专业要想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建立起完整的教学体系,该体系是高校培养专业性人才的核心。就当前已设立科普专业的部分高校来看,相关人员针对这一专业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每个专业的学生在一个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都会进行期末考试,科普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但是科普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出勤率与平时的练习成绩来为学生进行打分,这是因为科普专业的学生重在实践,只学习理论就会导致学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除此之外,教学评估体系不完善也是一个突出问题,科普专业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具有其独特的特点,教学评估体系不完善,教务处的相关负责人就无法及时洞察该专业存在的问题。

2 解决科普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过程中主要问题的对应措施

2.1 通过推动科普人才培养来推动学科专业建设

正如上述行文中所提及的,建设学科专业是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前提。部分高校在尝试建立科普专业的过程中,要探索一套符合社会要求的教学体系。这些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只是历史性的,当下的社会在科技的推动下正在快速发展。已经设立科普专业试点的学校要通过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来树立该专业的威严,使学生能够对待每一门课程。政府积极动员开设传播学、计算机等专业的高等院校开设科普专业,学校要对这些专业的学生进行动员,使学生了解该专业的发展前景,进而使学生在将该专业作为第二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仍保持较高的积极性。

要想培养专业性的人才,只对其进行理论知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在培养过程中,还要重视他们的动手能力。因此建设相关的培训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高等院校在各方面条件都允许的前提下,可以为该专业的学生开设本硕连读。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使学生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中,更为高效地完成自己连续7年的学习任务。国家要支持高等院校开设科普专业的培训基地,为了更好地完成培训计划,高校要在建设基地时注重一体化,并保证能够有充足的资金花费在这些设备的后期更新和维护方面。

2.2 通过加强科普实践教育来推动科普人才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促进科普专业人才的培养,相关院校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比如教师的年龄、职称以及学历要符合国家标准。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是决定科普专业是否能够培养出专业性人才的必要保障。以此为前提,开设该专业的高等院校要定期为教师举办座谈会,使教师之间能够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彼此借鉴相关经验,使自己的课堂变得不再枯燥。高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使教师的教学模式得以创新。除此之外,学校要争取与国际上开设科普专业的院校进行合作办学,为教师争取到国外进行深入学习的机会。

2.3 为推动科普人才专业的培养,加大科普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新时代,我国把“美丽”作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必须达到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美丽中国”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的新目标;中国共产党更是第一个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行动纲领的执政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十九大报告提到“美丽”8次,“生态文明”多达12次,“绿色”15次,首次提出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美丽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其中就包括“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强调“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2.4 通过建立健全教学体系,来促进科普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高校内部,科普人才的培养需要依赖于完整的教学体系,但是教学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不断得以完善。教师要按期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以供学生参考。为了保证教师的公平性与公正性,任课教师要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上就为学生讲解自己上课的要求以及打分的标准,进而督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评估体系是衡量老师或者学生一学期授课或上课质量的标准。教师能通过该体系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而教务处的负责人能通过该体系了解教师的授课状况。总的来说,教学评估体系能够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

(1)人类活动导致了水土流失。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建设手段越来越先进,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与此同时,不断扩张的城市范围,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的植被消失导致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从而造成了水土流失的现象,进而使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大幅度上升,这又导致河床高度上升,河水溢出河道造成了洪水灾害。

3 结语

高等院校将科普专业视为重点发展的专业,是提升科普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此前提下,学校会加大资金投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学生才能正视该专业,进而对之进行认真学习。总之,在突破各方面的瓶颈之后才能建立起完整的科普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 杨俊朋.美、英、澳大学科学传播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2] 任福君,张义忠.科普人才内涵亟需界定[N].学习时报,2017-07-15.

[3] 任福君,张义忠.科普人才结构如何合理[N].学习时报,2018-01-08.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98X(2019)01(c)-0254-02

DOI: 10.16660/j.cnki.1674-098X.2019.03.254

①作者简介:周敏(1979,10—),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科技管理。

标签:;  ;  ;  ;  ;  

科普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