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论文_邵发东

小学阶段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论文_邵发东

邵发东 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宁陕小学 711600

摘 要:阅读是人最重要的一种学习能力。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扩大学生阅读视野;进行专题演讲,形成阅读氛围;组织阅读仿写,锻炼习作能力;开展综合学习展示等系列活动,不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口语交际 有效引导 课外阅

阅读是人应该具有的一种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课外阅读可以继续和补充课内阅读的不足,课内学习阅读方法,课外阅读能力得到发展。课内是有限的,而课外却是无限的。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跨越时空,了解古今中外的事情,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各种名人对话。学生从各种课外书中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扩大知识面,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教学同样重要。

但从目前来看,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很看重孩子的成绩,甚至被老师每天都在强调的分数所迷惑,不舍得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和玩,认为是浪费时间。可是,当孩子如同小苗一般营养不良而缺乏成长力量,到了中学阶段前进乏力时,家长只会抱怨孩子如何如何,却不知道正是自己一手造成了孩子的“短命高分”和“智慧营养不良”。

为此,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小学生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所以,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阅读,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读书,通过开展多种学习活动,对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非常重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也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开展读书活动,扩大阅读视野

读书好还要读好书,读好书关键要好读书。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扩大学生阅读视野,引导学生大量读书。每年寒假暑假,我们都要联合县图书馆共同组织学生参加《寒(暑)假伴我读书乐》有奖读书活动。为了保障阅读活动的有效性,克服盲目,我们要求学生到图书馆去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开学初进行评比奖励,学生兴趣非常浓厚。听图书管理员说,每天去读书的学生很多,阅览室里每天都坐得满满的,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学生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却分外享受,每天乐此不疲。开展读书活动不但让学生的寒暑假过得充实有意义,又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减轻了家长上班无人照顾孩子的后顾之忧,真是一举两得。这项活动开展以来,每年寒暑假我校各年级都有三四十位学生在读书活动中获奖,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赞誉。

二、进行专题演讲,形成阅读氛围

开展专题演讲活动、开展“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讲故事比赛也促进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五年级二班魏琳仁同学就将自己在网络上读到的一则新闻,改写成一篇故事讲稿。故事生动,情节曲折,弘扬了一种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强大正能量,这篇讲稿还代表宁陕县参加安康市“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讲故事比赛。对魏琳仁来说这是一次极大的鼓励,也是对其他同学的一种良好示范,在学生中掀起了一股创作热潮。五三班武赟、田浩军、五二班何文淦都在尝试进行文学创作,通过他们的带动,多读书、读好书已经蔚然成风。阅读促进理解,阅读带动习作的气氛日益浓厚,大大提高了孩子的阅读量、阅读面,提高了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三、组织阅读仿写,锻炼习作能力

阅读课文,结合《儿童诗一组》的教学,让学生学会读诗,学会赏诗。引导学生在读儿童诗的过程中了解儿童诗的的写法,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应该怎样用合适的语言去表达情感,突出想要表达的诗歌主题等。课堂上让学生仿写诗歌,又让学生读一些课外儿童诗,让他们开阔眼界。通过有效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觉得读懂和创作诗歌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圣塔,只要确定好要表达的中心主题和自己想要歌颂赞美的人与事,运用恰当的语言组合,借助比喻、夸张、排比、拟人等学生已经掌握的修辞方法加以修饰,一首好的儿童诗就诞生了。在一次“我爱儿童诗”的展示活动中,五年级三班48人全部创作了自己的儿童诗。其中周华幸子、王茜、陈栩同、沈子怡、唐蕴珊、陈佳玉、田浩军等同学创作的作品最为突出。他们有的歌颂生活中默默无闻的警察、教师、医生、清洁工;有的展开无限憧憬,向往未来科技新生活;有的展望未来,描绘自己美好的理想……学生们在创作和展示的过程中充满了自信,非常认真和严肃。虽然这些诗歌还不尽完美,但是谁又会否认这给一个孩子带来的快乐体验和促进成长的作用呢?这——就是阅读对孩子的改变。

四、综合学习展示,提升语文素养

从五年级开始,语文教材编排了综合性学习单元,内容十分丰富。从语文课程设计的角度说,是体现了课程综合化的趋势,是落实“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重要途径。这一内容的学习特别注重合作、实践和探究,学生们对这些单元的学习十分感兴趣。怎样将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落实让学生自己实践和探究的目的呢?我在教学中除了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的补充资料外,鼓励学生通过网络阅读,从课外书中去查阅资料,通过调查走访去搜集信息,他们自发的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学习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小组将信息进行汇总,根据主题适当取舍,形成文档。有的还精心制作了演示PPT,在全班进行综合性学习展示汇报。在阅读中,学生的知识在不断的增长,视野在不断的扩大。在搜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学会了根据表达的需要而取舍。在展示汇报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口才也得到了锻炼。总之,以阅读为基础的综合性学习展示,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

高尔基用“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来概括阅读对人类发展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对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尝到了阅读的甜头,体验到阅读对自己的改变。在他们心中:阅读像美食,散发着诱人的味道;阅读像迷人的花朵,吸引着他们探寻的目光;阅读是一种放松的心情,和圣哲先贤尽情交流分享。阅读中有笑有泪,阅读中有花有果……阅读还将更多地改变学生的生活,愿他们在书籍的世界里继续徜徉,喜乐相伴,健康成长。

论文作者:邵发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0月总第1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  ;  ;  ;  ;  ;  ;  ;  

小学阶段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论文_邵发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