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培养路径论文_董蔚

初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培养路径论文_董蔚

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历史教学的任务是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为学生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空间。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是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基础上具有历史学习方法、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意识和多元史观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教师要营造致力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课堂,势必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课堂,是宽松融洽氛围的课堂,是允许学生试错、认错、容错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可以突出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在长久的熏陶中,学生会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借助任务单注重学生历史知识学习

历史知识是学生历史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源泉,是学生进行思考的原始材料。历史知识及其知识的“酶化”(消化、吸收、敏感)是历史素养要求的知识观。

 教师可以设计学习任务单,学生在任务单的导引下进行书本知识的阅读,对涉及到的知识要素进行圈划,完成任务单上的填空题。教师对少数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这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任务单的导引,又有教师这根“绳索”的引领。学生在自学和师生互动中掌握基础知识。如在《洋务运动》的教学中,教师设计“初识洋务运动——自学课文内容,找出下列内容”环节,学生根据提示可以把“洋务运动”的基本知识点(发生时间、代表人物、目的、产生背景、口号、内容、评价)圈划到位,学生在阅读和圈划中对“洋务运动”有了大概了解,为“再识洋务运动和深度探究洋务运动”这个知识的“酶化”打下了基础。在“再识洋务运动(观看视频和地图,巩固基础知识)”环节,教师设计了以下思考题:(1)洋务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什么叫洋务?洋务派有哪些代表人物?(2)洋务运动有哪些内容?能否用比较好的方法清晰地把重要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罗列出来?观察一下它们分布在哪些地方?为什么?在“深度探究洋务运动(回忆视频内容、阅读一些材料,思考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环节,学生围绕“你能用你自己的话语来评价洋务运动吗?”进行思考、讨论。通过几个思考题,学生加深了对“洋务运动”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要进一步关注学生历史知识的消化,关注它是不是发生了有益于吸收、转化为有益于生命的“酶化”。把“死”知识变活,把活知识变灵,是知识“酶化”的主要目的。

二、利用思考题提升学生历史学习能力

历史素养下的能力与学科能力基本一致,但历史素养更强调培养如何科学而不是随心所欲地对待历史和运用历史的能力。历史素养更关注能力的长期性、终身性,这个主要指历史学习的思路和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若干思考题,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应掌握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如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教学中,在导入环节,教师设计的思考题有:(1)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呢?(2)国民党的屠杀是否阻止了中国革命的前进?中国共产党要怎样对待国民党呢? 在授课环节,教师设计的思考题有:(1)中国共产党是怎么奋起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请同学找出三个历史事件(即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发生的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和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发动南昌起义?(3)毛泽东为什么要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4)毛泽东为什么要去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且首选井冈山?(5)朱德、陈毅带领的军队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后,军队为什么叫“红四军”? 在小结环节,教师出示有关图表,带领学生走向思考题“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走了一条怎样的道路?这一条道路有怎样的特点?它与俄国的道路有何不同?” 师生相互合作找出思考的点。

学生借助思考题学会运用有效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以后的学习中会不断的发现问题,再去尝试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去培养学生表达历史时序的能力、理解历史的能力、解释历史的能力和运用史料的能力。

三、构画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历史意识

学生历史素养应有的意识是对学习历史的价值有明确的意识。有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意识;有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意识;有热爱祖国、弘扬文化的民族意识;有求同存异、服务世界的全球意识;有崇尚科学、坚持求真的科学意识等。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知识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它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勾画思维导图的活动,在展示环节,学生边展示边叙说,叙述在图中体现的历史意识。如复习《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和《海峡两岸的交往》时,教师先组织学生勾画思维导图,后让学生结合思维导图进行叙述。有学生围绕“梦”这个主题,阐述“圆梦之由——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圆梦之道——一国两制的构想”、“圆梦之路——香港澳门回归”、“圆梦之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有学生围绕“统一”这个主题进行展开:“但悲不见九州同——统一之源”、“风流人物看今朝——统一之策”、“紫荆花开春满园——统一之路”、“骨肉之情盼团圆——统一之盼”。学生在勾画和讲述中有历史时序、史料实证、求真、求证、求智的历史意识。

学生学习历史不仅要具有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更要具有凭其形成的历史意识解决其他社会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对历史客观存在的主观阐释,归纳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整理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挖掘出历史发展的基本内涵,才能真正地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和把握未来。

对于教师而言,为着学生未来发展首先要观念转变,要清楚作为“人”的素养有哪些、历史学科的本质是什么?才会明白自己的历史教学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基础性:学生核心素养之“核心”[J].人民教育,2015(7)

[2] 王红 吴颖民.放慢知识的脚步,回归核心素养[J].人民教育,2015(7)

[3]葛剑雄,等.学会提问[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论文作者:董蔚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8

标签:;  ;  ;  ;  ;  ;  ;  ;  

初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培养路径论文_董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