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_社会财富论文

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_社会财富论文

非公经济理论的伟大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非公经济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实践及理论上的一个极其伟大的创新,就是承认非公经济的地位和注重发挥非公经济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非公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在改革开放中已经形成的非公经济理论为基点,大胆创新,从更高和更深刻的角度,对已经形成的非公经济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创新性提升,提出了一整套开创性的非公经济理论。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形成的非公经济理论,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小康目标的实现。我认为,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形成的非公经济理论,主要包括下述十个方面的要点。

一、非公经济不是同公有经济相对立的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根本不承认非公经济,将非公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经济范畴,从而把消灭非公经济当作社会主义革命的最主要内容。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终于承认了非公经济,开始注重发挥非公经济的作用,首先是提出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后来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对非公经济理论的创新。但是,这些理论创新似乎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非公经济的问题。因为这些理论创新只是从非公经济的作用上说明非公经济的重要性,只是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有非公经济的发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对非公经济的社会经济性质做出清晰而明确的界定。由于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长期影响,人们在思想深处还是把非公经济与公有经济看成是在性质上相互对立的经济形态,“姓社姓资”的问题没有解决,发展非公经济还是心有余悸,因而对非公经济还有严重的政策歧视。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不是相互对立的,是完全可以统一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之中,因而我们必须既要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经济,而且还要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多次强调要注重非公经济的作用,但是非常明确地提出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并不是对立的经济形态,十六大报告则是首创。这对于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和确立非公经济的完整法律地位,解决非公经济的剥削性质问题,把发展非公经济与发展公有经济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非公经济是必须要长期发展的经济形态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认为只有公有经济才是社会主义,而且公有的程度越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也就越完善,因而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前搞“穷过渡”,强调从低级的公有制即集体所有,过渡到高级的公有制即国有制,结果使我国的国民经济越来越缺乏活力,人民的生活极为贫穷。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虽然承认了非公经济,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发展公有经济的问题,我们则主要是偏重于从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国有企业压力、提高人们收入、增加税收的角度来说明,而并没有把非公经济同社会主义经济联系在一起,仍然只是把公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并没有承认非公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因而给人的感觉是:只有公有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非公经济并不属于社会主义,我们现在发展非公经济是无奈的选择,但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发展公有经济,一旦条件成熟,我们就会放弃非公经济,而是要发展公有经济,发展非公经济并不是长期的任务,而只是短期的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非公经济是长期的,并不是临时性举措,非公经济同公有经济一样,都是长期存在的经济形态,统一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中。

我们过去习惯用“姓社姓资”的原则来评价各种经济成分,似乎凡是姓社的,就可以长期发展,而凡是姓资的,就要马上消灭,这种“左”的思维方式甚至发展到“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实际上,评价和判断一种经济形态能否存在和发展的唯一标准,就是生产力标准,只要一种经济形态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这种经济形态就会必然存在。因此,非公经济在它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长时期里,必然会长期存在和发展。

三、充分发挥非公经济的资本作用

可以说,没有资本,就谈不到非公经济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但是,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恰恰是忽视或者否定了资本的作用,认为只有劳动者才是最为重要的,资本不仅不创造财富,而且还具有剥削性质,甚至成为压榨人的劳动的工具。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要让劳动、技术、知识、管理及资本充分发挥在财富创造上的活力。承认和尊重资本的作用,是十六大报告的重要创新之处,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资本理论。承认资本在财富创造上的作用,当然就要承认资本在财富分配上的地位,因而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按要素分配的原则,不仅强调要尊重劳动的贡献,还要尊重知识、技术、管理及资本的贡献。我认为,十六大报告提出尊重资本的贡献,并指出要按要素分配社会财富的理论创新,可以使我们重新正确认识非公经济的所谓剥削问题,把非公经济从剥削性质中解脱出来。应该看到,非公经济的资本不仅创造了应归自己所有的资本的收入,而且同时也为人们创造了就业机会,为政府创造了税收,为社会创造了产品和服务。如果再考虑到有的资本所有者把资本的一些收入捐献给社会,那么资本实际上还在为社会创造着福利,因而不能随意将非公经济划入剥削范畴。如果将非公经济界定为剥削经济,那么非公经济就不可能拥有完整的法律地位,也就难以真正快速发展。

四、真正承认非公经济的各种合法收入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只注重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作用,不承认劳动之外的别的生产要素的作用,因而更多地强调了劳动收入,而不注重甚至歧视非劳动收入,把非劳动收入划入所谓剥削收入范畴之中。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从非劳动收入的理论上就把非公经济打入了另册,因为非公经济的收入主要表现为非劳动收入。因此,要真正承认非公经济的合法地位,就必须对非劳动收入做出正确的解释。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创新,调整了评价收入的基点,不再把是否是劳动收入作为评价收入的基点,而是强调各种要素的贡献,按贡献分配收入,指出按贡献收入就是合法的,应受到尊重和保护。从要素贡献及合法性的基点上评价收入,是我们在收入理论上的重大创新,非常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要尊重合法性非劳动收入,无论劳动收入还是非劳动收入,只要是合法的,就必须受到尊重和保护,这就从根本上奠定了非公经济的合法地位。

五、切实尊重非公经济的各种劳动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只注重体力劳动和简单劳动,不注重甚至歧视脑力劳动和复杂劳动,因而忽视知识、技术、管理的作用,把知识分子当作需要改造的“臭老九”,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高效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尊重各种形式的劳动,不仅不能歧视脑力劳动和复杂劳动,而且要高度地重视脑力劳动和复杂劳动。在工业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化进程中,脑力劳动和复杂劳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现代化所依赖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脑力劳动和复杂劳动。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尊重各种形式的劳动的论述,是我们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创新。我们过去对于非公经济的不正确认识,就理论根源来讲,是与我们对于劳动的不正确认识有深刻联系的。由于非公经济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主要从事的是非体力性的复杂劳动,例如主要是从事管理、经营、技术等形式的非体力复杂劳动,因而我们容易把非体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起来,把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对立起来。歧视脑力劳动和复杂劳动,必然会将非公经济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劳动当作剥削性质的劳动,从而将非公经济纳入剥削经济的范畴。因此,要真正为非公经济正名,就必须对脑力劳动和复杂劳动正名。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于脑力劳动和复杂劳动做出了科学的评价。我认为,尊重各种形式的劳动的理论,是非公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经济中的各种劳动是相互联系和共同发挥作用的。不同形式的劳动的收入是由市场根据不同形式的劳动及各自的贡献而决定的,因而不能因为脑力劳动和复杂劳动收入多,就认为这是社会不公平,甚至认为脑力劳动和复杂劳动具有剥削性质。更不能人为地在脑力劳动和复杂劳动的收入与体力劳动和简单劳动的收入之间,确定差别的比例,例如认为非公经济的经营管理者的劳动收入不能超过多少个体力劳动的收入。各种不同形式的劳动的收入是由市场自行确定的,市场会自动地根据不同劳动的贡献确定各自的收入,不能人为地以某个价值理念去确定。总之,只有将非公经济的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的非体力劳动和复杂劳动界定为同体力劳动和简单劳动一样,都是具有同等地位的劳动,那么非公经济才能具有真正的地位。劳动没有“姓社姓资”之分,评价劳动的标准是看劳动的贡献,有贡献的任何劳动都应该受到尊重,非公经济的经营者的劳动具有极大的贡献,因而应该得到承认。

六、非公经济的所有者与经营者拥有完整的法律和社会政治地位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根本否认非公经济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应有的法律和社会政治地位。改革开放后我们虽然强调要发挥非公经济的作用,但对非公经济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法律及社会政治地位并未清晰地加以界定,并未公开承认他们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者,似乎他们只能有经济地位而不能拥有完整的社会政治地位,例如即使是他们中的优秀分子,也同样不能加入共产党,因为他们是有产者。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这方面进行了伟大的创新,明确指出财产的拥有量并不决定人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关键是要看财产是如何获得的和如何使用的,因而非公经济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者,他们中的优秀分子也可以加入共产党。可以说,党的十六大报告真正使非公经济的所有者和经营者获得了完整的法律和社会政治地位。成为无产者已经不是我们的社会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使所有人都成为有产者,共同创造富有的社会。

七、非公经济要有充分的要素获取形式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虽然在政策上鼓励非公经济发展,但是在融资方式上并没有对非公经济实行真正的支持,甚至存在着严重的歧视倾向。例如在银行融资上歧视非公经济,在资本市场上不支持非公经济,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非公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不能在融资方式上对非公经济实行歧视政策,要对非公经济实行国民待遇,以效率来确定资金的流通方向,无论何种经济成分,只要有效率,就应获得应有的银行融资和资本市场的支持。这是对非公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完善,是非公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我们过去不以效率为融资原则,而是以是否是公有经济为原则,结果不仅没有有效地促进非公经济的发展,反而将有限的金融资源投入到没有效率的一些公有经济企业之中,造成了大量的银行呆坏账和资本市场的严重低迷。因而必须彻底改变我们的融资政策,把效率作为融资的准则,从而使非公经济得到高效发展。

八、非公经济应该拥有完整的投资经营范围

在改革开放之初,非公经济的投资经营范围只局限于拾遗补阙的领域内,例如只允许经营小商小贩和小餐饮等经营活动。后来慢慢放开了一些竞争性领域,例如放开了一些加工制造业,但是对于所谓涉及国计民生的领域,却仍然限制非公经济的介入。如上所述,决定资源流向的准则不是资源的性质,而应该是资源的效率,只要非公经济具有效率,就可以向任何领域投资。实际上,对非公经济限定投资经营范围,不仅不符合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和国民待遇的世贸组织原则,而且也是我们并没有完全抛弃“姓社姓资”的极左思想的重要表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应该充分放开所有投资经营领域,允许非公经济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应该说,这是我们在非公经济理论与实践上的又一个重大突破,对于非公经济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十六大之后,我们将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将全方位地向非公经济放开所有竞争性行业,而且对于垄断性行业,也会向非公经济逐步开放,从而使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因而我们必须全面放开非公经济的投资经营范围,非公经济可以合法地从事任何经营项目。行政性垄断必然导致活力下降,按照经济成分性质规定投资经营范围,是最大的行政性垄断,其结果必然是既造成腐败,又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九、非公经济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

非公经济不仅要有完整的法律和社会政治地位,而且还要有应有的思想文化地位,即人们在价值理念上必须承认非公经济,整个社会在意识形态上完全认可非公经济,因而非公经济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这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党的十六大报告不仅承认非公经济的法律地位及社会政治地位,而且鼓励人们通过自己的各种创新而致富奔小康,在意识形态上承认财产不是决定人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的准则,在价值理念上承认人们都应该成为合法的有产者,指出有产不是剥削和罪过,而是勤奋努力和吃苦肯干的标志,任何人都应该以合法的致富为光荣,国家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应该说,非常明确地在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上承认个人财产,强调致富,承认非公经济,提出从法律上保护私人财产,十六大报告是第一次。

实践表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关于有产者与无产者的有关理论是不对的,试图通过将所有资产都收为国有和公有,使任何人都成为无产者,使人们在财产的拥有上是平等的,从而解决社会公平及社会发展的路子,是根本行不通的。人们之间的财富差别并不完全是因为财产的私有而引起的,即使人们在财产上无有差别,也会因为在能力上的差别而使人们在现实中有穷富的差别。因此,我们不宜不加分析地宣扬平均主义公平理念。我们应该认识到,正确的公平理念主要是强调机会的公平,竞争过程的公平,而不是结果的公平,即平均主义的公平。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的能力差别必然会引起财富的差别,但是人类的理想又是要实现人人都应该一样的均贫富大同社会,因而人类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对于人类的这种矛盾,我们应该追求共同的富有,但是也应该承认财产上的差别,尤其是不能有仇富心理。因此,我们应该为非公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十、非公经济要在发展中不断提升自我

我们应该为非公经济创造良好外部环境,这是非常对的,但是非公经济在发展中也要自我提升和完善自己。我国非公经济在发展中的有些问题并不是因为外部环境而引起的,而是由于非公经济的某些内在原因造成的。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强调为非公经济创造良好环境的同时,也为非公经济的自我提升和完善提出了要求和方向。这也是非公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忽视对非公经济理论的这方面的研究。非公经济的自我提升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增强法律理念。不能因为财富的拥有而无视法律,应该懂得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要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第二,信守社会公德。财富的拥有应该同社会公德的水平相对称,不能因为财富的拥有而无视社会公德,而是应该树立良好的道德理念,成为道德高尚的人。第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不能因为拥有财富而漠视应有的社会责任,而是应该利用自己拥有财富的有利条件,更多地考虑和完成应负有的社会责任。第四,树立公平与民主的规范性理念。不能因为拥有财富而歧视或者危害别人的人权,而是应该平等待人,谦和自律,理性地对待社会。第五,不断增长才干。应该懂得财富的拥有并不表明就有了一切,财富的拥有代替不了学习,代替不了自我的不断提升,因为财富只表明一个人过去的努力和才干,而不标志着一个人未来必然会努力和有才干。因而已经拥有财富的人,更应该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否则,自己就将会落伍和被淘汰,从有产者沦落为无产者。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所形成的有的非公经济企业,之所以在风光几年之后衰亡,就是因为非公经济的所有者忽视了对自己的提升,从而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最终被社会所淘汰。因此,非公经济的自我提升,是非公经济理论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标签:;  ;  ;  ;  ;  

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_社会财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