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标记聚合物胶束在实验性肝癌小鼠体内的靶向效应研究论文_吕欧

吕欧

(国药控股天津有限公司 天津 300040)

【摘要】 目的:探讨荧光标记聚合物胶束在实验性肝癌小鼠体内的靶向效应。方法:选取10只昆明种小鼠,将其随机分为罗丹明胶束组与游离罗丹明组,每组5只。比较两组小鼠活体成像情况及小鼠药物注射后的1,3,6,12,24,48h活体成像荧光强度值。 结果:(1)游离组小鼠给药1h以内,游离的罗丹明会随着血液循环快速地遍布患者全身,药物代谢速度较大,24h之后药物代谢保持较大程度;罗丹明胶束组给药之后,小鼠体内药物水平会缓缓升高,3h肿瘤发生药物集聚情况,6h药物水平达到峰值,12h时药物水平仍然处于较高水平;(2)罗丹明胶束组小鼠在不同时间点活体成像荧光强度比值均高于相应时间点的游离罗丹明组(P<0.05~0.01)。结论:荧光标记聚合物胶束在实验性肝癌小鼠体内具有非常明显的靶向效应,从而为选择合理抗癌药物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昆明小鼠;荧光标记聚合物胶束;靶向效应

【中图分类号】R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364-02

组织解剖学研究证实,正常组织之中的微血管内皮结构完整性及间隙致密性均较好,大分子以及脂质颗粒不会穿过血管壁,而实体瘤组织中血管网络比较复杂、血管内皮结构完整度较差,而且血管壁间隙较大,淋巴回流缺失,使得大分子物质以及脂质颗粒具有高选择性及高滞留性,此种情况称为“ERP效应”。由于实体瘤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病理学及结构学特征,会使得大分子抗癌药物会对实体瘤具有被动的靶向性。同时,由于肿瘤组织淋巴管道不够发达,使得免疫交联物与微粒会在肿瘤组织高浓度发生集聚。正是由于肿瘤组织的通透性以及滞留性增高而使得靶向给药系统成为一种可能的给药途径,而且此种给药途径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使得药物毒性下降。本研究主要探讨了荧光标记聚合物胶束在实验性肝癌小鼠体内的靶向效应,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选取昆明种雄性小鼠,体质量为18~22g,平均(19.90±1.28)g,均购自于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罗丹明均购自于西格玛?奥德里奇(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活体成像系统均购自于日本Olympus公司。

1.2 小鼠活体成像方法

H22肝癌小鼠腹水传代到第三代,使用经灭菌处理的生理盐水按照体积比为1:3对其进行稀释之后,接种到昆明种小鼠右后肢皮下,每只小鼠接种上述浓度的生理盐水0.1mL。10d之后,待荷瘤体积达到400mm3左右,选取10只肿瘤组织生长理想、未发生白发性出血坏死的小鼠,使用浓度为80g/L的Na2S对其进行脱毛,将上述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罗丹明胶束组:将罗丹明胶束溶于浓度为0.9%的NaCl溶液之中,于尾部静脉注射,给药剂量为20mg/kg,罗丹明给药剂量为0.254mg/kg;游离罗丹明组:将游离的罗丹明溶解于浓度为0.9%的NaCl溶液之中,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罗丹明给药剂量为0.254mg/kg。分别于药物注射后的1,3,6,12,24,48h给予乙醚对两组小鼠进行麻醉处理,应用活体成像系统,于相同曝光强度及曝光时间下获取荧光显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小鼠活体成像情况及小鼠药物注射后的1,3,6,12,24,48h活体成像荧光强度值。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结果中的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偏差(x-±s)”的形式进行表示,对比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小鼠活体成像情况对比

肿瘤均位于小鼠右下肢的外侧。游离组小鼠给药1h以内,游离的罗丹明会随着血液循环快速地遍布患者全身,药物代谢速度较大,24h之后药物代谢保持较大程度;罗丹明胶束组给药之后,小鼠体内药物水平会缓缓升高,3h肿瘤发生药物集聚情况,6h药物水平达到峰值,12h时药物水平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2.2 不同时间两组小鼠活体成像荧光强度比值对比

见表1。由下表所示,罗丹明胶束组小鼠在不同时间点活体成像荧光强度比值均高于相应时间点的游离罗丹明组(P<0.05~0.01)。

表1 不同时间点两组小鼠活体成像荧光强度比值比较(x-±s)

*

注:*P<0.05,**P<0.01,vs游离罗丹明组。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罗丹明标记聚合物胶束在H22肝癌小鼠体内具有比较显著的EPR效应。罗丹明作为一种常见的荧光显像剂,能够对小鼠体内药物分布以及代谢情况进行示踪。本研究小鼠活体成像研究结果显示,游离组小鼠给药1h以内,游离的罗丹明会随着血液循环快速地遍布患者全身,药物代谢速度较大,24h之后药物代谢保持较大程度;罗丹明胶束组给药之后,小鼠体内药物水平会缓缓升高,3h肿瘤发生药物集聚情况,6h药物水平达到峰值,12h时药物水平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小鼠离体器官实验研究表明:共聚物胶束在肿瘤内滞留的时间要显著长于其他器官。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人提出抗肿瘤药物基于EPR效应的被动靶向,即采用分子量较大的抗癌药物,可以通过肿瘤部位新生的毛细血管扩大的细胞间隙,从而到达肿瘤组织,且由于肿瘤组织淋巴缺陷而无法发生回流反应,从而使得抗癌药物滞留在这个部位,最终实现了肿瘤病变部位发生被动靶向反应。

综上所述,荧光标记聚合物胶束在实验性肝癌小鼠体内具有非常明显的靶向效应,从而为选择合理抗癌药物提供一定的依据。

论文作者:吕欧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

标签:;  ;  ;  ;  ;  ;  ;  ;  

荧光标记聚合物胶束在实验性肝癌小鼠体内的靶向效应研究论文_吕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