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沟通护理对精神病患者情绪控制的干预效果论文_苟春凤,杨晓莉,童德英

苟春凤 杨晓莉 童德英

温江区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130

【摘 要】目的 研究对精神病患者加强语言沟通对其情绪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近年收治的96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日常语言沟通,对比两组患者HAMA评分差异。结果 护理前两组分数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周开始出现分数上的差异。随着护理的不断进展,观察组分数明显下滑,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精神病患者加强语言沟通能够有效稳定患者情绪,降低HAMA评分,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精神病;护理语言沟通;情绪控制。

精神病患者经常出现情绪上的失控,表现为烦躁、焦虑、易怒、自言自语、自残等。临床护理中需要根据患者疾病程度、疾病类型进行护理干预,避免患者伤害自己或加重病情[1]。本院基于这一背景,采用对比方式研究了对精神病患者实施语言沟通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共96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在28-46岁之间,平均年龄35.1±2.2岁;病程在1-19个月之间,平均病程15.2±3.2个月。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在25-47岁之间,平均年龄34.8±3.1岁;病程在2-18个月之间,平均病程16.1±2.7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精神病类型以及疾病程度进行临床治疗的护理配合,包含药物注射、药物服用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语言沟通护理,具体如下:

1.2.1安抚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需时常观察患者情绪状态,若发现患者已经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应进行安抚。首先可轻坐在患者床旁,观察患者状态。用轻柔的话语安抚患者,尽量避免对患者思想或行为上的逆行性,尽可能顺应患者思想,了解患者此时的需求,并在其情绪稳定状态下正确引导其思想发展方向,让心理护理更具个性化。对患者的安抚可主要以轻拍患者肩膀与轻柔的语言沟通为主。

1.2.2熟悉环境

一些精神病患者由于住院到达陌生环境,会产生较强烈的焦虑感,护理人员可一边带领患者在病房内或医院走廊中走动,一边采用语言进行沟通,告诉患者医院的摆设以及装修设计,让患者逐渐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在患者情绪稳定状态下,护理人员可带领患者与病房中的其他病友或医护人员接触,主动向患者介绍他人,避免患者与社会脱节。向患者介绍他人的时候应声音柔和,若患者出现反抗情绪,需停止接触他人,避免其情绪不稳。

1.2.3沟通交流

沟通交流主要以口头上交流为主,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必须耐心、和善,避免与患者发生冲突。冲突包含肢体冲突与口头冲突两种,均可能造成其精神刺激,影响其情绪,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患者若平躺在床上可采用坐在床边姿势或半蹲姿势,尽可能保持视线上与患者持平,避免站立姿势,以免让患者感觉到被命令。沟通时应告知患者其病情进展,鼓励患者自行控制情绪,积极面对治疗。每次沟通结束后应对患者好的表现进行表扬,并祝愿其早日康复。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HAMA评分情况,了解患者在不同时间点(护理前及护理后不同阶段)的分数变化情况并行同时段组间对比,具体对比结果见表一:

3 讨论

临床上将精神病视为慢性疾病,并且这种疾病可能终身不被治愈,难以根除[2]。除了典型的精神病症状外,患者还可能由于疾病因素、经济因素、家庭因素出现焦虑、抑郁情况,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质量,对精神病程度造成不良影响[3]。

当患者受到外界刺激时,往往会表现出自控能力减弱、敏感、心理负担加重等情况,造成病情上的恶化,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伤人、自残等情况。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首先应考虑到患者病情,避免对患者造成刺激。精神病只是一种疾病,患者不应受到歧视,因此护理人员应避免对患者谩骂、嘲笑或是呵斥,不能用消极的态度对待患者,这样只会造成恶劣的影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主要是让患者更亲近他人,避免将自己封锁,以免造成情绪上的不受控现象[4]。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结束后,应以乐观开朗的态度鼓励其积极面对治疗,祝愿其早日康复。这样一来,患者能够保持较好的心态,对其情绪稳定有益。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HAMA评分方面,护理前与护理一周时两组分数并无明显差异,但随着观察组语言沟通护理的不断深入。该组患者分数出现了明显下滑现象。在护理一个月时,与对照组已经有明显差异,这说明语言沟通能够对患者情绪状态产生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在对待精神病患者时应设身处地的理解患者、鼓励患者,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正确认识精神病这种疾病。采用语言沟通交流确实能够增强患者情绪控制能力,但在具体操作中需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提升沟通交流效果。总之,对精神病患者加强语言沟通能够更好地稳定其情绪,增强其情绪控制状态,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韩琴. 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治护理对重性精神病治疗的影响[J]. 中国卫生产业,2014,34(48):79-81.

[2]庄金颜,邱翠琼,萧蕙,张广清. “问、思、研、悟”在精神病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美容医学,2012,10(35):391-392.

[3]黎慕.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导护理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3,06(18):307-308.

[4]王紫云. 语言沟通联合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21):556-557.

论文作者:苟春凤,杨晓莉,童德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  ;  ;  ;  ;  ;  ;  ;  

语言沟通护理对精神病患者情绪控制的干预效果论文_苟春凤,杨晓莉,童德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