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及节能措施分析论文_黄俊岭

现代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及节能措施分析论文_黄俊岭

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研究院 安徽合肥 230031

摘要:在对建筑电气进行设计时,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和其根本目的就是既要确保设计和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又要满足建筑必备的各项功能实现的实用性和经济性,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环境保护、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增加效率等问题越来越关注,当然,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作为比较流行的趋势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也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建筑电气设计者们开发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文中对现代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及节能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设计;节能措施

1我国智能建筑电气节能现状

我国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发展时间较短,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无论是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还是节能设计标准都存在不如意的地方,而且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规范和设计要求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对智能建筑电气节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当前部分建筑电气设计人员对于建筑电气节能的重要性缺乏深入的认识,对于一些新理念及新做法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现有的标准对于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方面的约束还不全面,因此当前要进一步对行业制度和标准进行规范,设计人员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智能建筑的低能耗设计,以此来更好的推动智能建筑的快速发展。

2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节能原则以及措施

2.1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原则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对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落实相关设计工作之前,设计工作人员必须要坚持一定的设计原则,了解相关的工作要求以及工作标准,首先需要以满足建筑物安全为前提,功能为核心作为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依据,只有在满足安全和相关功能的前提之上进行节能设计才能更好地发挥建筑物的相关作用。其次是经济效益原则。经济效益原则主要是指工作人员立足于电气节能设计的实质要求进行经济性的分析,保障方案设计的经济性和可实践性,尽量避免过度追求建筑电气节能而产生各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以及投资,尽可能地减少无谓的能源消耗。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主要以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配置为前提,将各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控制在有效的范围之内,设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实际的建筑使用情况,了解现有的建筑电气系统,分析不同建筑设计的相关要求,积极地选择合适的照明灯具。另外,设计人员还可以利用自然光源直接代替人工照明,通过这种形式更好的将电气的损耗控制在有效的范围之内。

2.2智能建筑电气节能措施

除了需要严格的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之外,设计人员还需要积极落实电气节能措施,首先,合理选择变配电所站的位置,了解变配电室的位置在整个建筑节能设计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价值,尽量选择一些用电量相对比较大的地方,通过这种形式来将供配电线缆的长度控制在最低的范围,有效地避免低配电线路的实际损耗。其次,选择一些节能型的变压器。在整个智能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之中,变压器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设计人员还需要将发电供电相结合,了解用电设备的具体运作情况,考虑不同的设备要求。其中变压器自身在运作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功率损耗,如果能够选择质优价廉的变压器,那么也能够有效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能源损耗。设计人员还需要了解变配电路节能设计,在整个设备在运作的过程之中电流会通过配电线路,因此会产生相应的损耗,设计人员需要积极的选择一些电阻率相对比较小的导线,尽管铺设的成本相对较高,但是如果使用时间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么也能够实现节能设计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注意的是,设计人员需要保障配电线路的科学性,尽可能的直线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智能建筑照明系统节能设计

结合相关的实践调查可以看出,照明用电在我国总体用电之中占有10%的比重,大部分主要以低效率的照明为主,为了能够真正地实现智能建筑之中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设计人员需要立足于照明系统运作的实质要求进行实践。首先,在智能建筑照明系统节能设计之中以实现自然光源的充分利用为原则,加强与建筑专业人员之间的联系以及互动,充分发挥自然光的作用以及价值,尽量将自然光代替原有的人工照明。其次,设计人员还可以将建筑物内部的人工照明与现有的自然光源相结合,实现智能建筑物人工照明电能的最大化利用。需要注意的是,在照明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智能建筑物环境对照明的实质要求积极的选择一些节能低耗的灯具,如在户外广场等场地之中可以选择LED光源,这些灯具不仅照明强度比较好,同时实际的损耗相对比较低。对于一些比较低矮的室内场所可以采用荧光灯或LED灯具,这些节能性相对比较强的灯具能够将整个照明系统的电能损耗控制在有效的范围之内。

2.4动力设备系统的节能设计

动力设备系统的损耗在整个智能建筑电气损耗之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为了能够从整体上促进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水平的整体提升,设计人员需要在前期电气设计方案选择的过程之中明确动力设备系统的节能设计要求,通过提高电动机的工作效率来选择与不同设备相适应的电动机。在选择电动机时,电气设计工作人员首先需要了解智能建筑具体的负荷以及相关的特性,严格按照电机的工作环境以及相关的电气负荷选择工作效率相对比较高的电动机,只有这样才能够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促进电动机工作效率以及节能水平的整体提升。其次,积极改进控制方法,促进运行效率的提升。建筑电气中电动机的节能措施能够与整个运行相结合,通过这种形式尽量避免空载运行以及轻载运行;但是电动机在损耗的过程之中,实际的电能与负荷之间呈现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如果对智能建筑中的动力设备系统节能设计进行操作以及选择,那么首先需要突破传统的控制方式,以提高电动机的运作效率为立足点和核心,针对负荷变化进行有效的调节,尽量采取变频调速,即使设备出现了荷载下降也可以采取变频的方式对现有的速度进行自动的调节,尽量保证整个运行的速度能够实现与负载之间的有效统一。最后,设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电动机负载情况积极补偿现有的电动机,其中电动机无功功率的就地补偿技术在实践运作的过程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同时作为我国十分推崇的一种节能项目,这一新技术的落实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节能设计水平的提升,还能够充分发挥智能建筑动力设备系统的作用以及价值。在对智能建筑动力设备系统进行节能设计之前,设计人员需要根据电动机负载的实际情况,采取就地补偿的形式来更好地实现电动机的稳定运作。另外,对于一些与固定地方离得相对比较远的电动机来说,还可以采取无功功率就地补偿的形式实现不同节能设备之间的有效联系,尽量将电动机的损耗控制在有效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运行的过程之中设备实际的运行效率以及质量也会受到影响,为了实现电气设计的水平以及节能措施作用的有效发挥,设计人员需要积极利用一些现代化的高新技术以及设备,了解在现在智能建筑中电气设计的具体要求以及标准,加强不同设备之间的联系以及互动,以实现节能减排为目的和核心,充分的发挥不同高新技术的作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建筑电气进行设计时,采用的技能设计措施和方法不仅要满足技术方面的功能需要,还要让整个建筑物在电气设计时具有一定的经济合理性和先进性,契合建筑物节能环保的需求,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家涛.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7.

[2]刘钊,唐振宇.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1):118-119.

[3]郑梅阳.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5):98-99.

[4]章永清.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5):104+107.

[5]任丹华.关于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探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10):56-57.

论文作者:黄俊岭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  ;  ;  ;  ;  ;  ;  ;  

现代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及节能措施分析论文_黄俊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