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予阿奇霉素治疗临床分析论文_郭华英

5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予阿奇霉素治疗临床分析论文_郭华英

郭华英(湖南省桂东县人民医院 湖南桂东 423500)

【摘要】目的 探讨5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予阿奇霉素治疗临床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08例,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粉针剂治疗,研究组予以阿奇霉素的治疗,对两组的各项指标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8.15%,同对照组96.30%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肺部啰音最终消失时间、咳嗽消失的时间、体温最后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较红霉素治疗具有更佳的临床治疗效果,可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 小儿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治疗 临床 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2.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070-02

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中的疾病为小儿的支原体肺炎。往常对该病进行治疗的常用药物为红霉素,但是近些年来医药科技不断的前进,不断研发出新的治疗药物,阿奇霉素即在这时应运而生,对小儿支原体肺炎予以阿奇霉素治疗可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且具有较小的副作用[1]。本院将阿奇霉素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08例,分为两组,每组54例,其中对照组女26例、男28例,年龄为12个月-15岁,平均年龄为(5.3±0.4)岁;研究组女23例、男31例,年龄为13个月-14岁,平均年龄为(4.9±0.3)岁。所有患者肺内均闻及湿与干的啰音、发热以及X线中胸片皆可见肺炎改变现象。排除肝功能的异常以及肝脏疾病患者。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两组患儿皆依据病情的需要选择抗过敏、退热、平喘、止咳、祛痰、吸痰以及雾化等常规治疗,且在治疗的期间没有对其他的抗生素进行使用。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红霉素的粉针剂治疗,具体为采用0.25g/支、批号为020028的湖南中南科伦的药业生产的红霉素,注意剂量是15mg/kg且d/2次,再将5%葡萄糖的注射液加入其中予以静脉滴注治疗,注意浓度是0.1%且总疗程是2周;研究组予以阿奇霉素的治疗,具体为采用0.25g/支、批号为030232且为深圳的海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阿奇霉素,注意剂量是10mg(/kg·d),且将5%葡萄糖的注射液加入其中,d/1次予以静脉滴注的治疗,第一个的疗程为第一周的3d内连续用药后,停药4d,第二个疗程为第二周的3d内连续用药后,停药4d。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评定标准

治疗后疗效评定标准:痊愈为患者胸部的X片正常、肺部的体征消失且临床的各种症状消失;显效为患者胸部的阴影明显的吸收或者完全的吸收、肺部的体征消失且各种临床症状消失;好转为患者的体温下降且体征以及症状得到好转,然而没有同显效的各项标准相符合;无效为上述所有的指标加重亦或是没有明显的变化。总有效=痊愈+显效+好转。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处理,组间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

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8.15%,同对照组96.30%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n(%)]

组别例数(n)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

对照组5442(77.78)7(12.96)3(5.56)2(3.70)52(96.30)

研究组5449(90.74)2(3.70)2(3.70)1(1.85)53(98.15)

2.2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肺部啰音最终消失时间、咳嗽消失的时间、体温最后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x±s)

组别例数

(n)住院时间(d)肺部啰音最终

消失时间(d)咳嗽消失的

时间(d)体温恢复正常

的时间(d)

对照组5411.55±2.177.57±2.448.84±2.294.62±1.41

研究组549.11±2.045.86±2.016.59±2.353.80±2.00

3.讨论

儿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肺炎类型为支原体的肺炎,全年皆可发生该类疾病,且在小儿的肺炎中该类疾病所占比例为10%-20%,其中3岁以上的儿童是该类疾病的高发群体,但是婴幼儿也较多见[2]。当患儿感染了该类疾病之后将频繁出现刺激性的咳嗽且伴有持续性的发热,一些患儿将会出现喘息的症状,亦可并发脑、肾脏、肝脏、心脏、血液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等肺外的各类疾病。细胞内的致病菌即为肺炎的支原体,由于没有细胞壁所以作用在细胞壁,对细胞壁有效的合成造成直接的影响[3]。临床中绝大部分抗生素在该病的治疗中效果较差。一些大环内的酯类药物作用在支原体的细胞内的核糖体,可对细菌自身合成蛋白质起阻碍作用,进而抑菌作用较强。往年临床中较多运用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然而由于该类药物有耐药菌的产生、患儿具有较差的耐药性、使用的疗程较长、患儿具有较重的肠道反应等特点,可对疗效造成直接的影响。

而阿奇霉素为近些年来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药物,其具有组织的分布较为迅速、吸收较快等优点。该类药物具有较长的半衰期,据相关报道显示用药之后的3d,血浆的浓度依旧高于肺炎的支原体中最小的抑菌浓度,所以说阿奇霉素最大优点为具有一些抗生素药物的后效应,可将用药间隔的时间延长且将用药的次数减少,而这对于儿科患儿而言意义重大。支原体对肺实质进行感染的同时,可繁殖于肺间质内。又因为肺间质内具有较低药物浓度,而间歇给药的方式在维持给药总量的前提下可将用药时间延长,所以其同连续用药相比在支原体的肺炎治疗中具有更佳杀菌效果,将药物毒副作用降低的同时可将医院的开支有效节约。

在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8.15%,同对照组96.30%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肺部啰音最终消失时间、咳嗽消失的时间、体温最后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较红霉素治疗具有更佳的临床治疗效果,可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吴绮.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3,19(6):126-127.

[2]张正荣.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42 例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2,18(2):20-21.

[3]方贵英.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5):8-9.

论文作者:郭华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2-19

标签:;  ;  ;  ;  ;  ;  ;  ;  

5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予阿奇霉素治疗临床分析论文_郭华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