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高瑶

宁乡市中医医院 湖南宁乡 410600

【摘 要】目的:研究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受检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82例受检人员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对照组(健康体检儿童),均实施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后分析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受检人员hs-CRP(21.34±1.34)mg/L、WBC(16.85±1.62)109/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检人员联合检验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能够为患儿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值得研究。

【关键词】hs-CRP;血常规;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在临床常见儿科疾病中,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具有极高发病率,其发病机制较多,主要与感染病毒、细菌和支原体具有密切关联,其具有多发性、复杂性,若治疗不及时,易导致患儿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同时增加家属心理负担。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诊断方式较多,以血常规检测最为多见,但是该方式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药物等,进而导致其诊断效果不佳[1]。本次研究对两组受检人员各项情况进行分析,具体内容见下。

1.资料/方法

1.1基线资料

研究对象为 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2例受检人员,根据“电脑随机法”作为分组原则,分为2组(观察组41例为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与对照组41例为健康体检儿童)。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并同意参与研究。②符合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标准,且经尿液、痰液和脑脊液培养确诊。③无智力障碍和认知障碍。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疾病,比如肺炎、泌尿系统以及脑膜炎。②存在其他严重疾病,比如恶性肿瘤疾病等。③伴有严重功能病变和心肝肾等脏器疾病。④临床各项资料不完整,无法参与研究。

观察组-其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在1个月至14岁,中位年龄为(7.02±1.34)岁。

对照组-其中男性20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在2个月至14岁,中位年龄为(7.64±1.87)岁。

2组受检人员的各项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等内容)相比较,以P>0.05表达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能够实施对比。

1.2方法

抽取两组受检人员静脉血液作为检验样本,对其实施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对hs-CR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检测,检测仪器为全自动生化监测仪;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白细胞计数进行检测[2]。

判断标准:hs-CRP>8mg/L,被认定为阳性;白细胞计数>10.0×109/L被认定为阳性。

1.3观察指标

对比且分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受检人员hs-CRP、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水平、单独检验和联合检验阳性率。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观察指标”内容采取SPSS26.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以%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应用加减差以±形式表示,2组间若对比差异明显,以P<0.05表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2组hs-CRP、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水平

观察组受检人员hs-CRP(21.34±1.34)mg/L、WBC(16.85±1.62)109/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82例受检人员hs-CRP、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水平

3.讨论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致病菌较多,以细菌、病毒和支原体最为常见,而不同类型的致病菌感染后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且治疗方式也大不相同,而早期进行有效检测十分重要,能够明确致病菌类型,进而实施针对性治疗措施。在小儿常见感染系统中,胃肠系统、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最为常见,多数患儿因细菌感染所致,临床通常以患儿临床症状进行诊断,但准确性较低,易耽误患儿最佳治疗时机。

机体一旦被致病菌感染,机体会由于应激反应而出现不同的生理反应,在该阶段,对其实施有效的检验,能够通过临床指标了解患儿感染程度和感染类型,进而采取个体化治疗。高敏C反应蛋白属于一类急性感染性蛋白,由机体肝细胞所合成,该蛋白在健康人群中水平较低,且十分稳定,机体一旦发生急性应激反应或感染,易导致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出现明显升高[3]。若患儿因病毒感染,高敏C反应蛋白则会出现轻度上升或不出现上升,因此,早期对患儿高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能够将其作为检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白细胞存在于外周血中,属于一种有核细胞,其主要是由淋巴细胞和粒细胞所组成,其在机体反应中能够将致病菌消灭,为一种免疫细胞,在人体过敏反应和免疫反应中具有参与作用。将白细胞作为检测指标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该指标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单一检测效果不佳,且敏感性、特异性较低,而通过将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进行联合检测,能够使检验准确性增加,同时能够为临床治疗作出准确指导。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受检人员hs-CRP(21.34±1.34)mg/L、WBC(16.85±1.62)109/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检人员hs-CRP阳性率87.80%、WBC阳性率73.17%、联合检验阳性率97.56%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1]赵艳丽. 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2):278-279.

[2]曾燕波. 血白细胞计数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不同病原体感染中的鉴别诊断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0):2125-2128.

[3]万荣. 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清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儿童重症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0):5041-5043.

论文作者:高瑶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  ;  ;  ;  ;  ;  ;  ;  

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高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