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隐喻的变化与心理学的发展_心理学论文

心理隐喻的变化与心理学的发展_心理学论文

心理隐喻的变迁与心理学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学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3)06-0025-06

心理学从诞生到现在走过了100多年的风雨历程,范式更迭,流派纷呈,理论变迁层出不穷,构筑了心理学发展的独特景观。细细品味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不难发现,每一种理论、每一个流派背后都蕴涵着一个有关心理的隐喻,每个研究范式都有默认的形象、隐喻、惯例和假设渗透和支撑着研究领域的共同理解。揭示这些研究范式内蕴的心理隐喻,梳理心理隐喻的发展轨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展望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一、心理隐喻的变迁

心理学历史的分析显示,源自其他领域的隐喻在心理学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1894年至1975年心理学家共使用了265个心理现象的隐喻[1]。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心理隐喻变迁的历史,心理隐喻的变迁成为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见证。下面以心理学历史上几个主要流派为例简单加以回顾。

(一)行为主义:人是机器

继笛卡尔提出“动物是机器”的著名论断之后,拉美特利进一步断言:人是机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继承并发展了上述思想,在《行为主义》一书中直言不讳地指出:“甚至只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来研究,就可以晓得,人类的身体,虽然是由各种器官很巧妙地结合在一块以使其能做许多事情,但并不是一个神秘之窟,而只是一种很平常的有机的机械”[2]。这样的隐喻引发了心理学发展史上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华生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宣称传统的意识心理学为安乐椅上的玄思,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旗帜鲜明地提出心理学不是研究无法观察的内部意识,而是研究可以观察的外部行为。人的行为就像机器一样是由外部刺激发动、制约与控制的,环境刺激引起的反应就是行为。反应的实质就是机体所发生的生理变化即肌肉的收缩与腺体的分泌,进一步还可以将其还原为分子水平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为了更加简明扼要地说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华生使用了S-R的联结公式。刺激与反应之间不需要任何中介,一切关于心理、意识的假设都是多余的。以上观点,决定了行为主义在方法论上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传统,竭力追求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可验证性,甚至以方法为中心,将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许多重要内容都排除在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之外。

以机器为隐喻内在地决定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必然具有的机械论、还原论、环境决定论。从历史的角度看,华生缔造的行为主义不愧为一场心理学的革命,使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剔除意识而独重行为,使行为研究成为心理学的合法研究对象;力主客观的研究方法,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日趋精致与成熟;提倡环境决定论否定了一度流行的宿命论、目的论和本能论;推广心理学的应用反对纯理论研究。行为主义这些历史性的贡献永远载入了史册。同时,行为主义的机械还原论、环境决定论也成为人们经常批评的对象。将人还原为机器,人兽不分,否认人的主体性、意识性、能动性以及研究中以方法为中心、价值中立等都成为心理学发展中的历史教训。

(二)精神分析:人是动物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声称人由动物发展而来,动物与人具有发展上的连续性。精神分析的开山鼻祖弗洛伊德深受进化论思想的启发,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开创了心理学发展的新纪元。他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断然提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潜意识,人的潜意识活动的能量是本能,本能是所有潜意识活动的终极原因或者主要源泉和动力。弗洛伊德一生致力于将人的全部行为、心理还原为病态,还原为潜意识或性、童年期经验、动物行为等,并以精神错乱者、精神症患者等作为研究的样本,以潜意识这一为主流的学院心理学所忽视的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方法论上,弗洛伊德另辟蹊径,采用了自由联想、释梦等途径去研究潜意识、人性、动机、人格等一些主流的学院派心理学所忽略的领域。他创造性地提出人格的“三我”结构(本我、自我与超我),本我论展示了其动机论、性恶论的观点,本我是人的生物性本能的巨大仓库,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来源。

“弗洛伊德是在19世纪型的科学以及它的决定论、因果律,原子论和还原主义中培养起来的”[3]。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开创了无意识心理研究的先河,开拓了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影响了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创立了一套治疗神经症的方法和理论。同时,它混淆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用纯粹的生物学范畴说明人的内在动力和心理活动规律,抹煞了人的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和主观能动性。其研究方法也颇有争议,正如有人所说:“精神分析是事实、虚构和理论的混合:缺乏科学证实以及用修辞手段加以替代”[4]。

(三)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人是计算机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认为智能的本质就是对信息的加工,人的认识过程就是信息加工过程。这场认知革命的主要内容,是引进计算机程序语言作为表达人类认知过程理论的形式语言,用计算机程序来模拟这些过程,通过比较计算机的行为与人的行为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客观世界中的任何事件、过程或操作,只要能用符号的形式来表示,并能明确每时每刻的状态,就能用计算机模拟出来。同样,人脑也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人脑中的各种概念、观念也都是符号,人脑中进行的信息加工过程就是对符号的操作。通过类比,就可以根据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建立关于人的心理活动机制的认知模型,从而将头脑中的符号加工过程变成可以客观描述和研究的具体过程。根据这一类比,人作为一个信息加工系统,同样需要经历对信息的接收、编码、储存、做出决定、付诸行动等。

人机类比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将被行为主义排除在心理学范围之外的主观心理过程如记忆、思维、认知等重新迎了回来,成为心理学的合法研究对象。通过人机类比,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解开人脑这一灰箱之谜,极大地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化进程。然而,人机类比也不是没有受到批评,如果说行为主义将人喻为机器犯了机械还原论的错误,认知心理学将人喻为计算机也难避机械还原论之嫌,再高明的计算机仍是机器,都不具备人所具有的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因而,在计算机模拟人类心理活动方面,还有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和解决。

(四)人本主义:人是自我实现者

这是一种既不同于动物也不同于机器的全新隐喻,第一次将人视为人——不断追求自我实现的人。在这种隐喻导引下,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倡导了一种崭新的人性论,强调人性的积极向上,强调社会、环境应允许人性潜能的实现。他力主“以人为中心”的研究范式,热切关注人的潜能、价值与尊严,将人性论的研究作为其心理学的核心。他所提出的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内在价值论、社会改良论、心理治疗论、优美心灵管理论等都是建立在其人性论基础之上。在方法论上,人本主义心理学超越传统心理学非此即彼的二歧式对立,以层次整合的思维看待心理学的对象、方法与课题。

以人为中心的研究范式为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赢得了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崇高地位,实现了“物的范式”向“人的范式”的转换、“方法中心”向“问题中心”的迁移、二歧思维向整合思维的转变,尤其是以健康人为研究对象的纲领性主张,像一股清新的空气扫清了一直笼罩在人们心头的将人物化或兽化的阴霾。然而,马斯洛对人性的理解也并非完美无缺,他过分关注了人性的自然因素而相对忽视了社会因素,其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都强调了似本能的指引而忽视了社会历史的影响。另外,以少数精英分子作为研究样本所得结论的普遍性也屡遭质疑。

(五)社会建构主义:人是创造者

在社会建构主义者眼中,知识、观念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表征,而是人的主观建构,这种建构不是个人的而是社会的,产生于人际交往之中,发生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建构于受特定文化制约的话语实践。心理现象并不存在于人的内部,而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是人际互动的结果,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我们用于理解世界和我们自身的那些术语和形式都是—些人为的社会加工品,是植根于历史的和文化的人际交往的产物”[5]。人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者,而成为积极主动的建构者。每一种知识的生成都是人在社会交往中,用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的语言,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理论观点积极建构的结果,换言之,知识是发明的而不是发现的。语言不再是表达思维内容的中性工具,语言是先在的,规定了思维的方式,为思维提供了基础。因而,心理学关注的焦点由心灵与世界的关系转到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上,探索语言怎样影响心灵的社会建构。话语分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心理学将“不再尝试探索支配人类思想和行动的规律,而是转向研究我们用以建构世界和建构我们自己的话语实践”[6]。

将人视为知识的发明者、创造者,将心理视为利用话语进行社会建构的产物、新旧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对传统心理学主体与客体、反映与被反映、物质与意识等二元对立的僭越,彰显了人在心理活动中的积极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人真正成为自身心理活动的主宰,突出了认识主体自身因素对知识的影响,克服与避免了传统心理学的机械论、还原论;强调人与话语的社会性、文化历史制约性,克服了传统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倾向。当然,社会建构主义的许多主张也有值得商榷之处,经常受到指责的就是其相对主义观点,任何知识、观点都是话语建构、社会协商的结果,彼此之间并不存在真假之分、高低之别,从而否认心理学知识的客观性,存在陷入虚无主义和怀疑论泥潭的危险。

二、心理隐喻发展分析

上述心理学几大主要范式有关心理隐喻的分析显示,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心理隐喻的变迁,心理隐喻的变迁像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一样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明显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物到人

早期的心理学范式的隐喻主要为物,行为主义将人喻为没有生命、完全由环境控制的机器,被动地接受刺激做出反应,最终陷入了机械还原论、环境决定论的泥潭。精神分析学派将人喻为动物,人丧失了主体性尊严,论为完全受生物本能驱使的动物,其理论充满和弥漫着人性悲观论、生物还原论、因果决定论。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将人的心理喻为计算机,究其实质,人还是机器,只不过是比较进化的、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操作能力的机器,机械还原论的内蕴依然未变。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隐喻范式集中于物,“目中无人”,其研究是一种“无人化”或“非人化”研究,虽不乏成就,但毕竟偏离了“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与行为”的根本宗旨。人本主义心理学坚持以人为本,相信人有自我实现的潜能,第一次将人真正作为人来研究,令人耳目一新,虽仍未脱离“似本能”的框限,毕竟凸显了人的主体地位。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作为后现代心理学的代表将人视为知识的发明家、创造者,对于真正恢复人作为万物之灵的神圣地位居功至伟,为告别传统心理学的机械论、还原论、因果决定论扫清了障碍。心理学隐喻由“物的范式”向“人的范式”的转换,可以视为心理学发展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二)由被动到主动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将人比喻为动物或机器,完全无视人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人与动物或机器不仅有相似的地方更有不同的地方,人所具有的社会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人的情感和理智是任何动物或机器所无法比拟的,正因为如此,以上三大流派遭到的最经常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对人所特有的本质属性的有意忽略或漠视。人本主义心理学坚信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内在积极性,人可以充分利用优良的社会条件主动寻求内在的发展,清晰地描绘了一幅健康人性的成长蓝图,对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的抨击鞭辟入里,对良好人性的展示令人鼓舞。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将人喻为发明家、创造者,对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推崇备至,彻底摆脱了本质主义、基础主义的束缚,人成为整个世界的主人,一切的知识、实在都是人在社会交往中主动建构的产物。由被动反应、表征转变为主动建构、发明,心里隐喻的这一转移再次升华了人性,影响了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变更。

(三)由消极到积极

精神分析以动物喻人,描绘了人如何像动物一样屈从于本能,为本能所奴役,展示的是一幅消极、悲观、凄凉的人性画面,在这里没有人的积极性的张扬,只有兽性的充斥与横行,难怪有人将精神分析称为“消极心理学”。行为主义以机器作比,否认人的任何积极性、能动性的存在,人只能消极地接受刺激、被动地做出反应,被戏称为“无头脑的心理学”,人性的积极层面完全淹没在消极层面之中。认知心理学将人的大脑由普通的机器升级为计算机,能够利用认知结构对行为进行一定的调节和控制,然而还是没有完全走出“人是机器”的阴影,人的积极性的发挥相当有限。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宣扬人的积极性为基本宗旨,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突出人的自我实现,人完全成为心理与行为的主人。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将人的积极性发挥到了极致,人不再是世界的反映者、表征者,而是世界的建构者、创造者。

(四)由个体到社会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将人喻为动物、机器、计算机都是个体水平上的类比与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自我实现论的探讨也是局限于个体之内。精神分析寻找人的行为动力时将目光朝向了个体内部的生物本能,无意识的分析也是以个体为对象;行为主义分析的对象是个体身上发生的刺激与反应的连结,刺激是个体接受的刺激,反应是个体做出的反应;认知心理学研究的认知结构属于个体内部的认知结构,信息的接收、编码、储存、加工、输出都是针对个体而言;人本主义心理学推崇的自我实现是指个人的自我实现,个体完全按照似本能的指引朝向自我实现。如果我们把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都称为现代心理学的话,可以看出,现代心理学的心理隐喻及其理论分析都是个人主义的,或者说都是在个体水平上的分析,没有联系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与历史背景,个体主义成为现代心理学的共同特征[7]。属于后现代心理学阵营的社会建构主义将人誉为世界的创造者、知识的建构者,这种建构不是个体的建构而是社会的建构,是通过人际交往进行的,是以特定社会背景与历史文化条件下的话语为媒介的。社会建构主义摆脱了个体主义心理学的局限,将研究目光投向了社会文化历史的广阔天地。研究重心由个体到社会的转向为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光明前景,带来了无限生机。

三、心理隐喻的变迁与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隐喻的变迁直接影响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转移、研究方法的变化与研究取向的变更,心理隐喻变迁的轨迹反映了心理学发展的历程,预示着心理学发展的方向。

(一)心理隐喻由物到人的变迁,实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返璞归真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与行为的科学”几乎是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共识,这也是规定心理学发展方向的基本预设。然而,由于不同流派所持的心理隐喻不同,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认定也就迥然相异。精神分析认为人与动物无异,埋头于个体内部的生理本能形成的无意识研究,并从中寻找行为的原因,与其说它揭示的是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活动规律,不如说它描绘的是支配动物活动的原因和规律;行为主义以机器喻人,沉溺于外部行为而无视内部心理,它所描述的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规律而不是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认知心理学将人与计算机进行功能类比,倾力研究人的内部认知结构,却忽视了人的情感、意志活动与社会生活,它所研究的是计算机而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坚持以人为本,研究人的价值和尊严、需要和潜能,实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性转折;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将人视为具体的社会文化与历史背景中的积极主动的建构者,真正揭示了人的本然属性,指明了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方向。心理隐喻由物到人的变迁,反映了人们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艰难曲折的探索,实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返璞归真。只有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统一到研究社会历史中的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心理学才可望结束流派纷争、理论分裂的不利局面,走向多样性的统一。

(二)心理隐喻由被动到主动的变迁,促进了心理学方法论的进步

行为主义、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将人喻为机器、计算机,人的行为与机器的行为已经没有本质区别,适合于机器研究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同样适合对人的研究。因此,为了追求心理学的科学化,跻身于科学之列,在“物理学羡慕”的驱使下,心理学积极效仿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实证主义作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注重研究的精确性、实证性、可检验性。尤其是行为主义,将实证方法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坚持以方法为中心,方法决定研究内容的取舍,不符合实证方法的研究内容如意识、心理均不在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列。然而,人的心理现象是异常丰富而复杂的,既是一种自然的存在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存在。应该说,实证方法对心理现象的自然属性的研究是成功而有效的,确立了精致的实证方法体系,取得了丰富的实验数据,创建了有效的理论假说,扩大了心理学的学术影响,提升了心理学的科学地位。但面对心理现象的社会人文属性,实证方法则显得苍白而无力,方法越精致,实验越精确,控制越严密,所得结果越远离人的心理生活现实。

人本主义以自我实现者描述人,为人的主动性正名,人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机器,而是主动要求自我实现、发挥潜能的活生生的人。以人为中心的方法论实现了从“方法中心论”到“问题中心论”的转移,研究问题决定研究方法。人本主义代言人马斯洛主张超越传统心理学非此即彼的二歧式对立,以层次整合的思维看待心理学的对象、方法与课题,激励心理学家们去思考探索适于研究对象的一切方法,保持对方法的开放态度。人本主义心理学并不反对实证方法,反对的是以实证方法为中心而排斥其它方法。

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突出了人的创造性,将人喻为主动建构世界的社会发明家,坚决反对科学心理学的物化研究与实证方法的霸权地位,欣赏人本心理学兼收并蓄的方法论思想,以整体论、系统观取代了原子论和机械观,以建构论取代了还原论,倡导以社会文化历史的观点来研究人的心理,反对割裂人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力主心理学研究视角的多样化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叙事式、阐释式、建构式、结构式等研究策略和方法得到肯定。

(三)心理隐喻由消极到积极的变迁,助长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将人喻为机器或动物,一致认为消极性是人的心理及其行为的基本属性,人要么由本能驱使,要么由环境决定,渲染的是一种悲观人性论、消极心理论。在心理学研究中表现为关注人的心理的消极层面,强调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追求心理行为的预测和控制,这种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人本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的心理隐喻中,突出了人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彰显了人的心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与此类隐喻相应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关注人类心理的积极层面,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诠释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为宗旨,揭开了积极心理学挑战消极心理学的序幕,动摇了消极心理学模式的霸权地位,为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奠定了理念基础。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联名在《美国心理学家》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竖起了积极心理学的大旗,吹响了向积极心理学进军的号角,他们宣称:“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8]这一铿锵宣言宣告了一个崭新时代——积极心理学时代的来临。应该承认,目前的积极心理学虽然围绕着主观幸福感、自我决定论等领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9],但还不是一个完善的心理学体系,从理论形态到方法技术都需要精雕细琢。然而,它所倡导的思想理念开辟了心理学健康发展的新取向。

(四)心理隐喻由个体到社会的变迁,推动了心理学研究中文化转向的出现

心理隐喻由个体到社会的变迁,昭示了心理学研究范式从个体到社会的转变,心理学研究发生了由“个体的”、“心理的”视角向“社会的”、“文化的”视角的转变。以个体主义为特征的现代心理学忽视了人的心理、行为与社会文化的关联,甚至将文化视为探索心理、行为规律的“干扰因素”,而必须加以规避、祛除或超越,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跨越一切文化的、普遍适用的理论与规律。因而现代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是以超越文化为代价的,是一种无文化的研究,文化因素作为一种无关变量或需要控制的干扰因素游离于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之外。心理隐喻由个体到社会的变迁以及后现代思潮的冲击,唤醒了心理学家的文化意识,人们日益清晰地认识到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水乳交融,彼此互动,密不可分。这股文化冲击波气势磅礴,影响广泛,构成了心理学发展的一道亮丽景观。有人据此认为心理学正在发生一场“文化转向”,有人将之誉为继认知革命之后的一次“文化革命”。跨文化心理学奏响了这场革命的序曲,文化心理学谱写了这场革命的崭新篇章,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将这场革命推向了高潮。

跨文化心理学第一次大胆地把文化变量引入到心理学的研究之中,采用了跨文化比较的研究方法,但它还不属于文化取向的研究范畴,因为它只是把单一文化背景中得出的心理学概念和理论放到其他的文化背景中加以检验,目的还是在于寻找—个适合于所有文化的普遍的心理学理论,究其实质仍是一种完全的经验主义范式。文化心理学回避跨文化的直接比较,关注在具体的文化情境中心理与文化的相互建构,强调在社会文化历史情境中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重点研究个体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突出人的主观建构、象征行动及社会实践的文化内涵。在文化心理学的视野中,文化已不仅仅是一个外在的自变量,而是内在地融入到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文化心理学在实践中的一个典型应用就是强调用本土心理学取代普适性心理学。如果说文化心理学视心理为“文化的投射”,那么,文化建构主义则视心理为“文化的建构”,文化建构主义以话语为突破口,通过话语分析揭示心理的建构历程,通过阐释语言的生成、本质、意义,深刻揭示了心理作为社会文化建构的基本属性,将对人类行为解释的焦点由内部心理结构转向外部的互动过程,将心理学研究拓展到作为个体的人与社会、文化的关系领域[10]。

可见,心理隐喻与心理学发展相伴始终,休戚相关,只要心理隐喻在延伸,心理学理论就在发展,两者交相辉映,共同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高潮迭起的心理学发展的光辉篇章。

标签:;  ;  ;  ;  ;  ;  ;  ;  ;  ;  ;  ;  ;  ;  ;  

心理隐喻的变化与心理学的发展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