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理论基础与现代化道路的选择_邓小平文选论文

开放的理论基础与现代化道路的选择_邓小平文选论文

开放的理论依据和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依据论文,道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70年代末,当中国再次向现代化目标冲刺的时候,外部世纪所呈现的一派辉煌使中国人惊叹不已。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能够使中国重新崛起,并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根本性问题。是走开放式发展道路,在国际竞争中求生,还是延续封闭式发展道路,在安定环境中奋斗,这一选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中国选择了前一条道路,因为正是后一条道路使中国失去了时间。也正是前一条道路,使多少国家和地区走上了现代化历程。

但是,无论是发达国家当年采用的开放形式,还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形成的发展模式,都不能给中国以现成的榜样。中国必须从自己现实的国情出发探索自己的开放模式和现代化道路。换言之,现代化道路的选择首先成为开放模式的选择。

一、开放经济理论的历史发展与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选择

开放经济理论的最初形式是自由贸易学说,其经典的代表成就是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论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这些理论通过证明自由贸易对一国的有利性来说明市场开放的必要性,是现代开放理论的先驱。勿庸违言,自由贸易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是率先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寻找海外市场的需要。贸易可以发生的客观原因和对双方有益的证明,本质上是先进国家建立世界市场,要求后进国家开放市场的理论,使先进国家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工业化得以继续推进的理论,而不是后进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

在历史的发展中,自由贸易理论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方向:

(1)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经济学说对它的批判, 指出自由贸易不利于后进国家的发展,因为它不仅凝固了后进国家的落后经济结构,而且阻碍了工业化的实现;

(2)发展经济学对其的吸收和运用, 研究自由贸易对发展的必要性和有利性。关于自由贸易不利发展的学说既是发展经济学的一支,也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继承;

(3 )西方经济学对贸易理论的发展和在经济学宏观分析中引入对外贸易而形成的开放经济理论。其中包括的内容一方面是贸易理论本身的拓展,如关于自由贸易合理性的进一步证明;关于国际贸易结构与分工结构的研究,关于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利益分配的分析,关于贸易对国内各要素所有者利益影响的分析,以及关于政府对外贸干预的效应等等;另一方面则是关于包括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开放条件下宏观均衡新规律的研究,关于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研究等等。

在中国条件下实行对外开放,应当以什么理论为其依据呢?

第一,中国不可能简单采纳自由贸易学说。因为中国不象先进国家当年那样可以通过自由贸易建立世界市场。作为后进的发展中国家,经典的自由贸易学说不能作为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中国也不应当从马克思主义对自由贸易学说的批判中得出马克思主义反对对外开放的结论,因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自由贸易批判的历史背景是帝国主义殖民地时代,在当时条件下落后国家不具有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可能。中国更不可能从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直接找到关于落后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指导,这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的研究重点。

第二,中国不能从一般发展经济学中找到开放战略全部启示。中国走开放道路,与一般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不仅具有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特点,更重要的是中国是一个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国家。对外开放中要解决的不只是发展的问题,而且首先是体制转轨的问题。从封闭型的计划体制转向开放型的市场体制,发展经济学的开放理论基本上不能回答。

第三,中国开放起步时面临的首要问题,不是宏观经济均衡问题。这一问题只是到开放水平大大提高以后才产生的。开放初期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使各种形式的开放成为现实,具体说是如何扩大外贸,吸收外资,以外贸促进增长与发展,从外部吸收更多的生产要素,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以及寻找各种可行的外经贸发展形式。

但是,中国同样不能脱离开放经济理论的历史成果进行自己的发展战略选择。自由贸易理论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论,但是它说明了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对发挥本国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价值论揭示了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的基本规律,这对于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起步走上对外开放道路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支点。发展中国家没有现成的可供中国学习的开放模式,但是成功的发展道路却显示了一个共同规律,即开放而不是封闭是发展的必要选择。发展经济学则从理论上证明了开放在要素供给等各个方面的意义。

现代开放宏观经济学不能用来分析中国的经济机制,但是它所说明的在开放条件下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政策机制,却对中国的开放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当开放迅速发展以后,现代开放经济宏观规律逐步显现出来,现代开放宏观经济学日益体现出对中国的意义。

因此,指导中国的对外开放理论既不能是对自由贸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不能是对一般发展中国家的理论成果在中国的借鉴,更不能是现代开放经济宏观理论的在中国的应用。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时代的特殊产物。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对外开放理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马克思主义并不否认开放经济。相反,马克思主义肯定了世界市场的历史进步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市场的理论说明了外部条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马克思主义重点研究的是国际条件对于发达国家的意义,这一理论事实上证明了外部市场对一国工业化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强调一个国家应当注重学习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来发展自己。在相当落后的条件下开始建设的新中国,从一开始就曾研究过如何利用国内外两方面的条件来发展经济,毛泽东在建国前夕提出过与各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的问题。但是,50年代的客观国际原因使中国只能主要依靠国内条件。

在强调自力更生条件下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理论是“互通有无”。这一理论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开辟了一条与国外进行有限交往的通道。互通有无论事实上承认了比较优势的存在和利用,但这不仅只是经济体系基本封闭条件下的局部政策,而且只限于对外的商品贸易。对外经济关系是计划经济不平衡的调整而不是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在几十年片面理解自力更生发展战略的情况下,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战略转变的突破性的关键一步,是从外部条件和变化来证明开放的可能性。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及时发现了国际条件和变化,从而把利用外部条件从愿望变为现实。因此,开放的“时机”理论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这一理论指出,应当正确判断国际国内条件,抓住机遇,实行开放。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有好多条件,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没有,现在有了。……我们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和经济文化往来。经过几年的努力,有了今天这样的、比过去好得多的国际条件,使我们能够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吸收他们的资金。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所没有的条件”(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7页。)。

国际环境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提供发展和开放的机遇,对此必须抓住。邓小平反复向全党全国人民强调要抓住机遇。他指出,利用外资和世界先进成果这个条件“过去没有,后来有了,但一段时期没有利用,现在应该利用起来”(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3—234 页。)。在一份关于加快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报告上,邓小平指出:“完全赞成。特别是放胆地干,加速步伐,千万不要贻误时机”(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408页。)。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是,在邓小平大量关于加快对外开放的论述中,体现了强烈的紧迫感,明显的时间观与机遇观。

这同时也决定了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延误以后,70年代末中国面临着经济发展的极为紧迫的局面。中国不可能从容地先进行理论建设,等理论成熟以后再讨论是否应当对外开放,而必须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从而形成了外部条件变化和发展战略调整这个开放理论的第一个环节——“外部条件论”。这是中国历史背景决定的开放经济理论的一个特殊内容,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理论界对开放理论的研究是与中国开放的实践的探索一起发展的。

中国开放经济理论的形成,是与国际条件的变化与发展分不开的。国际环境的发展越来越要求我们从世界发展的视野上来考虑我们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大关于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是在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注重外部条件的进一步体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是由于中国根据开放世界的要求确立了开放政策,并结合中国当时的特点规划了逐步开放的道路,我们才取得了今天这样的发展成就。现在,面对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我们的开放战略也需要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二、开放经济运行分析的内容与中国的探索

现代开放经济理论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1)继承自由贸易学说的传统, 研究商品与要素国际流动的机制与意义,在微观层面上进行拓展。经典的比较优势学说被从单一的劳动要素扩展到多种要素,商品流动被延伸到要素流动和以要素流动代替商品流动,产业间的分工学说被推广到产业内部和产品中的分工。市场保护的不利性通过理论的和实证的方式一再证明。

(2)研究开放对后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 从发展的宏观与动态层面上研究开放的意义。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及其成效得到深入研究,国际经济环境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成为经济开放过程研究的重点。

(3)分析开放条件下一国经济的均衡与非均衡, 这是理论经济学从封闭经济模型向开放经济模型研究上的延伸。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国际收支均衡,工具包括汇率水平干预与汇率制度选择,资本与劳动力等要素的国际流动被纳入宏观均衡分析之中。这一领域研究要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由对外产品、要素的相互流动和对外货币关系的变动怎样影响国内宏观经济的运行。它通过说明三种形式的外部影响研究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它研究产品进出口的不平衡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不同要素的跨境流动对要素价格与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汇率变动对国内宏观均衡及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等。

对外开放是中国整个现代化道路探索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理论上必须回答是否需要和应当怎样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以有利于现代化的加速实现。这就决定了中国对外开放理论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1)研究国际商品、要素流动是否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增长与现代化的更快实现。

(2)如果是有利的,那么应当怎样走上对外开放的道路, 以及怎样的对外经济关系模式是更为有效的。

(3)当经济的基本形态从封闭走向开放以后, 怎样的进一步开放或怎样的政策选择更有利于实现稳定的增长与发展。

可见,中国的对外开放理论研究既对应于一般开放理论的各方面的内容,又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市场化与开放化的直接产物。

中国开放理论的这一特点,不仅是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体现,也是邓小平关于开放模式必然从中国国情出发的理论指导的结果。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突出强调了应当根据具体国情确定开放模式。开放战略因国别而异,不存在一般的模式。中国的开放战略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而不能简单地运用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改革、开放是一个新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一切都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48页。)。与改革道路从中国国情出发一样,开放模式国情论指导中国走出了一条可行而有成效的开放道路。从国情出发研究开放模式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又一显著特点。

从国情出发的研究特点也决定了另一个特点,即不断总结经验研究如何加快对外开放。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注重经验总结,尽快地实现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变。开放战略从整体上来讲要快一些。“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快一点改革、开放的步子”(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40页。)。邓小平的这一开放战略思想,是中国对外开放形成“速度从快理论”和“政策不断完善理论”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的对外开放从特区试验开始,一直走到今天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整个过程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在看准了方向情况下不贻误时机,是中国在短短20年中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在战略上的两个关键原因。

三、开放型发展理论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在开放的条件下实现经济现代化,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选择的道路,也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结论。

开放型发展理论证明了,发展中国家在储蓄、外汇、吸收能力等方面的国内有效供给与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所必须的资源计划需求量之间存在着缺口,即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而利用外资是填补这些缺口的有效手段。

(1)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的国内资源不足, 经济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积极地利用国外资源是克服储蓄和外汇约束、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2)利用国外资源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是必要的和重要的。 当经济发展受到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的限制时,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必须成功地利用国外资源,而利用国外资源对经济增长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包括利用外资可以增加出口能力;利用外资可能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投资率,促进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利用外资可以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

(3)经济发展中实行经济计划和政府调节是必要的。 利用国外资源必须做到有计划性,在引进外资中,国家的调节是必不可少的。

(4)发展中国家在开放中进行经济改革是必要的。 外资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从长远来看,一个国家不能永远依赖引进外资来发展经济(注: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 第447—452页。)。

对外开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放实现现代化这一“现代化道路论”至少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对外开放作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经济发展采用内向型模式还是外向型模式,或者说是否需要从内向型开始逐步走上外向型,在世界各国有不同的选择。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历史的经验教训已经为此作出了明确的答案。30年的计划经济走的是一条内向型的道路,即使说内向型是一国工业化的必要阶段,那么这一个阶段也已经足够长了。如果说只有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工业化,那么70年代末中国也应当及时转向开放。因此,中国的对外开放既是一般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必然,也是中国长期发展过程的经验教训总结。总之,从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看,总是要走开放道路的。这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7页。)。

与世界各国不同的另一个重要情况是,到70年代末,整个世界经济已进入一个在开放条件下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局面。发达国家的商品和资本流动障碍已经很小,而在发展中国家中,不仅越来越多的国家走上了开放型的发展道路,而且其中一些国家和地区特别因为进入开放型的发展阶段取得了高速增长,一举成为发展的明星。开放与发展之间的联系更为显著。不仅发展中国家的一般经验证明开放对发展更为有利,不仅从发展阶段的一般规律来说一国最终必然要走上开放道路,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整个世界已经进入开放式发展的时代后,新走上发展道路的国家更不能走封闭式的发展道路了。因为在开放的世界中各国在商品市场和要素供给上都获得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后起的国家走内向型的道路就更为不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注:《邓小平文选》第3 卷,第78—79页。)。只有不离开世界才能获得真正有利的发展,实现在新的更高意义上的现代化。

2.对外开放作为现代化的加速因素

由于长期落后,实现现代化的速度问题尤为关键。能否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经济的发展,成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国家是否被开除“球籍”的问题。70年代末摆在中国面前的,不只是一个要不要实现现代化的问题,而且是一个能不能迅速实现现代化、是不是会被人类发展所淘汰的问题。而在加速实现现代化问题上,中国走过曲折的道路。有依靠国外援助建立基础的道路,有依靠“干劲”的国内大跃进的道路,有片面强调自力更生的道路,也有依靠大规模购买引进的“洋跃进”道路。这些道路不是彻底失败就是成效不足。因此,当现代化问题更加紧迫地摆在中国面前的时候,走什么样的道路来加速现代化成为一个根本性的战略问题。

一个正确的、可贵的结论是,对外开放是加速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必要条件。邓小平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开放的对外政策。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基础,但是,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应该充分利用世界的先进的成果,包括利用世界上可能提供的资金,来加速四个现代化的建设”(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3—234页。)。由此可见, 是不是开放是一个能不能实现高速度现代化的问题。

对外开放不仅是经济一二十年中发展战略的需要,而且是更长期发展的需要。这是因为,经济越是发展,越是需要更大的市场,更高的技术,国际条件就变得更加重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邓小平说“没有对外开放政策这一着,翻两番困难,翻两番之后再前进更困难”(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88—90页。)。

3.以自力更生为主坚持对外开放是现代化战略的基点

由于对外开放作为整个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指出了对外开放在整个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邓小平指出:“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大国,不可能走‘捷径’,我们要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也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但是必须要以自力更生为主”(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7页。)。“我们一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另一方面仍坚持建国以来毛泽东主席一贯倡导的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06页。)。“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

在自力更生为主这一原则上,中国的发展战略经历过曲折的道路。70年代中期以前,自力更生被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外援被基本拒绝。70年代中后期,对外部条件的利用被理解为简单直接的大规模引进,似乎现代化可以直接进口,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全被忽视了。以自力更生为主同时把对外开放作为必要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是中国现代化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也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首先,对外开放被作为现代化战略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不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补充。其次,在自力更生的同时,另一面考虑的不只是某些局部的和个别领域、个别形式的对外经济关系,如发展外贸、争取外援等,而是多种形式的对外经济关系。再次,对外开放是与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的改革相联系的,在开放中经济体制的变化大大不同于局部的政策变化。

江泽民主席坚持邓小平关于扩大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关系的战略思想,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他指出:“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注: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第二部分),1995年9月28日。 引自《人民日报》1995年10月9日。)。 他还进一步把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指出:“我们这样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要引进先进技术,但必须把引进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优势;要利用国外资金,但同时更要重视自己的积累。这样才能争取时间,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绝不是要闭关锁国、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把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注: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第二部分),1995年9月28日。引自《人民日报》1995年10月9日。)。

强调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首先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大国。在我们这样大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搞现代化建设必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不仅是因为闭关自守不可能发展这个一般的道理,而且因为中国之大,中国人口多,地域广,底子薄,离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十分大,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如果不充分利用国际上的有利条件,我们就难以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赶上世界发达国家。但是,同样也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不可能把整个国家的发展寄托在依靠国际社会的帮助上。不论是国际社会的援助还是国际投资,对于我们这样的一个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很大的大国来说,总是有限的。如果把基点放在依靠外力的推动,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发展的高速度。

强调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就要把引进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以此来形成我们自己的优势。对外开放在于吸收国际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可以加快缩小我们与国际社会的差距。但是如果只注重吸收而忽略自己的开发创新,我们就将始终落在国际先进水平后面。在一般情况下,先进国家的跨国公司不会把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转移到一个发展中国家去,即使进行了投资,也会继续控制其中的关键技术。同时,许多现代技术都有一个与一国的具体情况相适应的问题,如职工的技术,原材料的供应,工业配套能力等。如果我们不把重点放在引进基础上的开发创新,我们就将永远落在国际先进水平之下,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成了一句空话。

在资金问题上,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就要在利用国外资金的同时,更重视自己的积累。以更好地争取时间,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资金问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我们搞对外开放,引进外资,首先就是为了解决资金不足,当然其中还有与资金相联系的技术、市场和管理方法等。但是,借外债要还,利用直接投资有一个国内资金配套问题。如果我们只注重用外资而忽略这些问题,我们不仅会形成过重的外债负担无法偿还,也会使国外直接投资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在前一种情况下,国家偿债能力不足,就会引发债务危机。80年代的拉美就是这样。在后一种情况下,或者是合资企业搞不起来,或者是搞起来了国内相关产业或基础设施配套能力不足,使进来的外资无法真正起作用,并难以继续吸收更多的外资。经济学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新增投资来自于积累即储蓄,在投资与产出之间存在着某一确定比例的情况下,积累水平越高,经济增长率也越高。外来资金的进入弥补了一国当前的资金不足,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但从长期看,它总是要以这样那样方式流出的。因此,本国的积累仍然是关键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利用了大量的国外资金,但同时(特别是近几年中)国内的资金却存在着利用不足的现象,商业银行存款大于贷款。这中间固然有各种具体原因,例如用外资可同时得到各种优惠政策、市场和技术,国内企业没有足够多的好的投资项目等等。但是国内资金利用得不好的情况同样是一个事实。因此,更加注重利用好自己的资金,既是我们的长期原则,也是我们当前的任务。把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才能加快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总之,强调独立自主不是要搞闭关自守,强调自力更生也不是要盲目排外。强调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是为了把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通过自力更生,把国内的基础搞得更好,就对外资有更大的吸引力,就有更大的能力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通过自力更生发展自己的出口能力,就能够有更大的进口能力,更好地吸收国际先进技术,进口先进产品。

4.对外开放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国策

以对外开放为基本国策,对于整个国家坚定方向,统一思想,解决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从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的高度,不仅能使人们从多年计划经济封闭经济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比较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在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矛盾与问题,看到开放中所得到的成果远远超过所付出的代价。这对于开放政策和战略的长期坚持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例如,对外开放以后,大批洋货进入了我国市场,使许多国产货无法继续生存,许多企业破产倒闭。消费品市场到街头广告,虽不说是外国品牌的一统天下,也可以说是泊来品对国产货具有压倒优势。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一现象呢?从总体上看,人们不会否定一个事实,那就是在过去的20年中,我国的经济增长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综合国力得到了空前的增强。除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释放的能量以外,这些成就的取得显然来自于对外开放。开放引进了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也获得了海外市场。国外产品的进口和向外资企业让出国内市场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判断对外开放的得失,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得出开放有利这一肯定的答案。不可否认,外资在中国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损失。这是由国际分工创造的新的生产力的结果,是国内外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是一场互利合作和“双赢”的竞赛。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一批企业无法生存,一批产品失去了市场,但与此同时我们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这意味着我们的一批低效率的生产转向更高效率的生产,是在参与国际分工中的资源优化配置。我们借助对外开放引进了海外优质产品的竞争,既使消费者获得了利益,又使落后企业和产品被淘汰,促进了国内的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优化。应当承认,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在一个时期内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在某些局部来看付出的代价较大,但是从长远来看,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来看,还是利大于弊。世界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普遍证明,开放型的发展道路比封闭型的发展道路更有利于一国的长期发展。其中原因就在于,封闭保护了落后,使经济长期在低效率上徘徊,而开放鼓励了先进,使高效率的企业和优势的产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邓小平早就明确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8页。)。 大批国际名牌进入了中国市场,包括大量消费品与部分生产资料,在中国市场上形成了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激烈竞争的局面,对中国企业尤其是厂长经理们造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这些年来,我们的企业和企业家们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现在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正是走向了世界,我们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经济发展是这样,体制改革也是这样。我国外贸的发展促进了外贸体制的改革,外资的引进促进了企业制度的改革,外国产品的进口促进了价格体制的改革。总之,整个经济的开放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进而又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政策激励在现代化战略中起关键作用

在中国,改革与开放是同一个过程,为了同一个目标即中国的现代化,因此二者是相互促进的。改革对于开放的积极作用远比一般发展中国家更重要,因为中国曾经是一个计划经济和高度集中的国家,不仅要培育市场,而且首先要打破旧体制。整个开放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政策的过程,开放的每一个步骤,可以说都是在政策指导与激励下实现的。政策的力度及其不断优化,是中国开放的一个显著特征,也在现代化战略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6.在全球化挑战下走开放型的现代化道路

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就是经济与科技的全球化,这一趋势要求我们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对外开放,走向世界。1995年1月1日起“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运转,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经过二次大战以后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各国的关税水平大大降低,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大大提高。经过自1986年开始的长达8 年的最后一轮谈判即乌拉圭回合谈判以后,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但原先游离于自由贸易体系之外的纺织品和农产品被纳入贸易规则,而且各种非关税壁垒得到了更有效的制约。世界贸易组织确立了一整套完整周密的程序,对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进行仲裁和解决,以一个权威性的多边组织机构来维护国际贸易的秩序与公平竞争的规则。1997年末,在回顾世贸组织成立以来的运转情况时,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其争端解决机制是行之有效的。这无疑表明,世界贸易已经进入了一个法制化、规范化和自由化的时代。这一历史性的进步为国际贸易的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这一国际背景表明,任何一个国家,如果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这一条件,它就能更多地获得国际贸易与分工的利益,反之则会处于更加孤立状态下发展,从而更加落后。只有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我们才能赢得有利条件,避免不利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迎接全球化挑战的一个重大举措。

事实上,世界贸易组织还远不只是一个规范商品贸易的组织,它还广泛地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以及服务贸易。其中服务贸易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金融保险、海空运输、电讯、旅游以及各类专业服务,因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世界贸易组织的功能几乎覆盖了所有国际经济活动,对国际经济关系具有全局性的影响。世贸组织成立以来,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后续谈判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这个开放的世界正在变得更加开放,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大大加快,世界经济运行的整体性日益加强。

面对这一发展趋势,我们的处境是严峻的。如果我们进一步打开国门,那么我们面对的压力将更加巨大,更加广泛。例如在金融业方面,我们的竞争力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一旦在这一领域中竞争失败,我国的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都将产生严重的问题。然而如果我们不开放,我们就将难以成为开放的世界中的一员,就不可能享受这个开放世界所提供的各种好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努力创造条件,适应全球化的要求,更多地争取开放的利益,以利于整个战略。不仅要打开国门让外国商品、资本进来,而且要走出国门,让我们的商品、劳务与资本等也更多地走向世界。这就是开放的积极的现代化战略。

全球范围的信息革命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提出了挑战。由于信息革命,整个现代化生产的面貌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经济运转的速度大大加快,科学技术和知识在生产中的地位迅速提高,产品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市场信息的获得对商业活动的重要性日益加强。信息产品大大发展,成为经济与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信息网络把全球连成一体,使信息资源成为经济活动乃至整个人类生活的最重要的资源。信息革命已经并将更深刻地改变工业、农业、科技、教育和服务业的面貌,并且正在创造出大量新的投资与贸易机会。这一切使得赢得信息革命成果的国家与失去这场革命的国家间的差距令人难以想象地扩大。这一挑战的严峻程度,绝不亚于当年工业革命使世界分成工业国家和农业国家,从而形成长达几百年的难以填补的历史性差距。要不被这迅速发展的世界所淘汰,我们必须积极跟上这场信息革命的步伐,从信息化的高度认识现代化的新含义。而要不在这场信息革命中落伍,唯一的选择就是继续积极地实行对外开放。

标签:;  ;  ;  ;  ;  ;  ;  ;  ;  ;  

开放的理论基础与现代化道路的选择_邓小平文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