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德育关系标准取向探析_社会关系论文

我国传统德育关系标准取向探析_社会关系论文

试析我国传统德育之关系本位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位论文,德育论文,取向论文,传统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121(2010)14-0009-03

一、概念解析

(一)传统德育

在我国古代,第一个较系统地进行德育的教育家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儒家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德育通过立志乐道、克己内省、改过迁善和以身作则等原则实施道德教化,为后世广为流传。汉代董仲舒继承并发扬儒家德育思想,提出“三纲五常”的德育内容,由此被历代封建社会所认可。宋朝之后的宋明理学也是儒家与时俱进的结果,以儒学要义为主,其德育思想也与儒家一脉相承。比如,朱熹在谈德育时要求立志、主敬与存养、省察相结合,思想灌输与行为训练相统一,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王阳明在德育原则中强调立志和事上磨练等,都根源于儒家德育理念。明清之际,一些进步思想家如黄宗羲、王夫之、颜元发现宋明理学的空疏,对其提出批评,但仍以仁义礼智为最高道德原则。

从内容上看,传统德育包括三纲五常、五伦、天人关系、修身立志等方面。三纲包括“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伦涵盖五种社会关系——父子、君臣、夫妇、长幼和朋友;古代的天人关系主要体现在对天人合一的追求;传统德育中的修身立志是为了实现君子理想人格,使人们成为仁人,以致更接近圣贤。按照现代意识,传统德育内容能够与现行德育对接的德目可以概括为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礼貌、诚实守信、严己宽人、人贵有耻、见义勇为、整洁健身、求索创新、勤劳节俭、见利思义、敬业尽责、清正廉洁、爱国爱民、天下为公等等。这些皆为传统德育的精粹。

(二)关系本位

关系本位,是指为达成人际关系和谐,立足于人类最基本的人伦关系而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关系本位表现出对关系的观照,强调在关系中行动,特别是以人际关系为中心,时刻考虑到关系在纷繁芜杂的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

首先,关系本位的提出是相对于知识本位而言的。知识本位以知识为本体,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习得,通过灌输和系统地给予性教学,让学生仅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处于纯粹理性的高度,却未能结合生活实际。相反,关系本位则是现实层面的“关系取向”,它基于关系,通过关系,更是为了关系而存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承继大教育家杜威的思想,透出对关系本位思想的支持。陶先生认为,教育产生于大众生活,也是为了大众的生活而教育;学校离不开社会,也正是为了社会充满和学校一样的学习氛围;只有教育系统内部教、学与做关系和谐,才能培养出和谐的学生。这就是和谐的教育,它不但自身关系井然,且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教育的成效体现在健稳地立足于生活,游刃有余地处理生活关系,而生活中各种关系的协调则推动教育的施展。

其次,关系本位是对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取长和补短,也是对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超越。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区别在于,理解和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时是以社会为出发点,唯社会独重,纯粹强调社会利益,还是以个人为出发点,唯我独尊,完全强调个体利益。社会本位下的社会建立在对人性极不信任的基础上,需要省思的是如何保证个人的合法利益以及自由发展;个人本位下的社会源于对社会利益的忽视,需要考虑的则是怎样引导人们关注群体、关心社会,甚至为维护社会利益牺牲个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在这里对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论述通彻明晰,“人的发展无法超越历史的水平,……人的发展又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个人的发展是集体发展的前提,集体的发展总是从一个个具体的个体发展开始的。”[1]马克思主义立足于集体与个人之间关系的研究,关系本位正是承继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而来,是解决这两者疑虑的最佳策略。关系本位理念首先考虑到个体生命的需求,再通过个体的社会生活联系个体与自身之外的世界,在满足社会需要和国家意志的广域视界里达到个人与外在关系的和谐,也可以通过自身拓展的过程达到个人与社会的整合。在个体不断融入社会,与社会发生各种关系的过程中,社会性与个性构成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个性越鲜明越丰富,社会就越广袤越具个性化;社会意志越坚定,由于在其中生活的个体与社会正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因此,个性也便愈迁就社会的需求。

关系本位,不是死板的主知主义,而是活生生的在社会关系中学习、掌握和运用的教育价值取向;关系本位,在满足多元需求的同时,立足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超越个体与社会单方片面的追求,承认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利益的实现更离不开每个个体的追求。本文侧重从德育角度出发,关注体现道德关系的关系本位。

二、传统德育关系本位取向的特征探析

(一)德育目的——明人伦,即明关系

从中国的象形字分析看,“伦”字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人伦也就是人在生活中所体现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伦”由孟子提出,特指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孟子·滕文公上》)从而第一次将“明人伦”作为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以建立起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孟子十分重视子对父的“孝”和幼对长的“悌”,认为以孝道为本的血缘宗法关系是实现国家统一和政治清明的基础。因此,“明人伦”的教育体现了古代教育的性质是伦理教育。

明人伦的德育目的体现了我国古代教育对处理人伦关系的关注。孟子所提出的“五伦”,其中关于朋友的理解是:朋友之间是人格上完整且平等的,朋友之间应该讲诚信。即使现在看来,这也是非常中肯的。将人伦的理解泛化,明人伦就是注重用伦理道德规范处理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在现时代的今天,关注个体道德修养,关注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关注生活伦理是人类生存所必需,更是社会和谐、国家繁荣所必需。明人伦的价值取向无论在理论还是方法上都对我们处理当前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德育原则——基于关系而教化

中国传统教育以道德教化为核心,教育家强调从人的基本关系出发进行教化。他们不仅注重个体气节的养成,而且强调个人与家庭成员及近亲、邻里乃至国家关系的处理。传统德育中的人己关系主要体现在修身养性方面,多表现为立志乐道、持志养气、意志磨练、克己内省等等,崇尚人自身修养为的是追求身心关系之和谐,以成为受人景仰的“君子”“圣人”。传统德育之所以重视自身修养,以修身养性来规范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是因为私德作为个体生存的必需,尤其是在封建社会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与他自身的道德品质休戚相关,就像生活必备的粮食一样不可或缺。可谓,“有之则生,无之则亡。”人是社会中的人,存在于关系之中。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自身人格之和谐完善是得到他人善举的根本。自身之德性乃是家庭和国家立足的基石,个体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天下的和谐稳定。其实现代社会也有同样的需求,只有每个个体自我德性的完善,才可能在今后的生命世界里实现他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也才能保证与他共在的家庭、社区,乃至社会和国家实现他们存在的价值。

不难发现,传统德育只限于调节个人与熟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当时的社会状况决定了如此。从经济角度看,“中土以农立国,国基于乡,民多聚族而居,不轻易离其家而远其族,故道德以家庭为本位。”[2]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里,人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劳动,除了简单的商品交换,很少与外界接触。从社会结构来看,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几乎所有的社会联系都是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联系起来的,因而不需要发展血缘伦理之上的公共生活设置。”[3]因此,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族群、村落等带有浓厚私人生活特性的群体占绝大分量的比重。“情”作为纽带限于在熟人之间发挥效应,范围也靠近本体自身,包括家庭和邻里。所谓“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离娄上》)侍奉父母亲和守护自身的节操才是根本,愈加强化了传统私德所注重的以自身和与自身休戚相关的亲人为主要道德对象。道德对象决定了传统以私德为主的德育可调节的关系范围,是那些与自己有恒常联系或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他者”。对这些“他者”的道德外展奉行“爱有差等”的原则,古代“三纲”之“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就是关系不对等的鲜明写照,之后,根据与自己关系的亲疏决定道德责任的大小和道德情感的轻重。在这样的情景下,国家的公共道德自然受到轻视。这一切与网络关系发达的当代社会已不相适应。

(三)德育行动——在关系中进行

古人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注重在人伦关系中展开对他们的教育。例如蒙学教材《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人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时刻都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要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人为邻;“亲师友,习礼仪”:对待身边的老师朋友都要友善,懂得为人处世的规矩;“孝于亲,所当执”:作为子女,孝行是第一;“融四岁,能让梨”:与兄弟姐妹乃至朋友相处都要懂得谦让;“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等等,这些都是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教育。可见传统德育是每个孩子必受之教,它从与人相处的小事开始。再如《百家姓》,让孩子学会依人与人不同的姓氏看,人们的关系远近亲疏有别,从而引导孩子在生活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传统德育在关系中进行,我们从记录孔子与弟子的谈话的《论语》也可见一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学以文。”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就要敬爱师长,处事要谨慎,说话要诚实,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可见,德在智之先,先有德育,然后再进行智育为时不晚。而德育的践行是通过对长辈的孝敬、对师长的爱戴、处理事务关系的谨慎守信实现的。与此照应,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子夏的话展示给我们的是德性高的人在某方面而言就是有学识的人。一个人如若能够看重贤德;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不惜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讲信用,这样的人即使没有读过书,在子夏看来也是已经学过了。而德育就是在与父母、师长、朋友等人们的交往中进行的。可见,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足以体现一个人的德性,只有在关系中进行道德教育,这样的德育才有成效。

三、结语

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离不开关系,关系是维系人类生存和社会生活的纽带。德育也是如此,德育的实施不是孤立或随意的,而要依托关系,特别是人际关系。在关系中进行的德育是完整意义上的德育,从而避免了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脱节。德育立足于关系,并为了维系和谐的关系而实现其价值。

传统德育的关系本位取向给我们今天研究现代德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传统德育超越纯粹的知识教育,将德育融入生活,用关系伦理教化人们,使人们在关系的处理上更适应社会的需求。然而,传统社会由于其阶级性束缚了德育的本质意义,提倡和谐共在、平等共进的现代社会则应充分展现德育的现代意义,立足于现代人际关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为了这些关系的协调发展,更是为了社会健康稳步的前进而努力。

标签:;  ;  ;  ;  ;  ;  ;  ;  

我国传统德育关系标准取向探析_社会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