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安阳供电公司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网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具有直接的影响,如果配电系统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不能得到保障,就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故障和供电持续能力不佳,影响电力用户的用电体验,制约电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为此,需要科学的展开智能配电系统的建设,构建适宜的智能配电系统架构,保障配电系统的各项工作顺利展开,规避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以下就智能配电系统架构展开探讨,并分析智能配电系统架构的技术挑战,旨在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保障智能配电系统架构的顺利建成,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进而推动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智能配电系统;架构分析;技术探讨
前言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中,人们的用电需求发生了显著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配电系统需要通过自身架构以及技术的合理控制实现性能的提升,进而起到保障电网稳定、安全运行的作用。
1 智能配电系统当中的新特点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与时代的不断发展,智能配电系统的建设成为了配电系统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并且出现了较多的新特点,现对其一一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1类型多样的用户侧
智能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具有较多的分布式电源,分布式储能系统对智能电器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从而使得这些基本的设施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最为主要的是智能配电系统能够使得电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实现互动,促使其具有明显了双向型特征,有利于电网以及用户两者之间的需求的满足。
1.2自治运行的区域
与辐射状配电网相比,智能配电系统在自治运行区域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其包含多个不同层次的自治运行区域。就系统的部分位置而言,这些自治运行区域可以实现环网运行。
1.3混合高效的电流
在电流方面,智能配电系统表现出较为强烈的交直流混合特性。这种特点主要是针对系统中的分布符合、分布式电源以及储能设备产生 的。为了保证上述设备的有效应用,智能配电系统将交流配电网逐渐调整为交直流混合的系统。就系统的网架层面而言,为了保证系统中所有设备的正常使用,为中低压配电系统提供了直流馈线和交流馈线这两种不同的馈线。
1.4控制与运行模式多样
在实际的智能化控制过程中,可以采用分散式和集中式的控制形式,完成对配电网的监控,进而为配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参考。此外,根据电力客户对配电网的需求情况,智能化配电系统自主完成运行模式的调整,进而推动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取。
2 智能配电系统架构分析
智能配电系统是推动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部分,通过对智能配 电系统架构的构建,可以发挥促使智能电网的功能性全面发挥,并使得智能电网配电系统的特性可以得到发挥,保障智能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图1为某电力企业的智能配电网综合架构图
图1为某电力企业的智能配电网综合架构图
该电力企业的智能配电系统主要由智能感知层、数据融合层、智能决策层部分构成,各个部分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功能,通过智能配电系统架构的建设,可以实现高压电向低压电的转变,进而实现智能配电网的功能性,保障电力用户的供电质量和供电效率。通过智能配电网系统架构的分析,形成电力系统中的多层次自治运行区域和交直流混合特性,借由微电网和虚拟电厂等部分,推动智能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电力企业配电网安全运行。
3智能配电网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3.1新型的配电设备
在智能配电系统当中主要运用的新型的配电设备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分布式电源以及分布式储能与可控负荷。以上新型设备在智能配电系统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是优化处理辅助装置,辅助装置主要有传感测量装置以及通信装置等。此外,在智能配电系统当中,新型电力电子装置起着改进以及优化系统的作用,并且效果十分显著,其主要功能有智能转换交直流以及直流变压,能够在交流混合配电系统当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并且推动混合配电系统的建设。最为主要是的故障限制器能够对短路电流加以限制,促使供电的稳定性 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3.2 系统技术方面
从系统方面来看,其技术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在应用传统潮流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不同时间断面之间具有解祸特点。因此,为了保证整个智能配电系统评估的有效性,需要对发展时间序 列潮流进行有效判断和分析。第二,与其他电能系统不同,智能配电系统属于交直流混合网络,包含可控负荷、分布式电源等。为了保证智能配电系统的良好应用,需要提出一些适宜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技术。第三,智能配电系统中包含的新型设备数量相对较多,这种装置配置方式使得系统的问题分析规模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在智能配电系统的应用过程中,相关参数和拓扑结构的变化频率逐渐增 加。为了保证智能配电系统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为其提供具有高速分析特点的动态分析技术。
3.3 运行技术方面
智能配电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完成整个配电系统的优化 和控制,运行技术的问题对输配电系统具有直接的影响,甚至会出现运行周期不够合理的情况。为此,需要强化对运行技术的分析和解读,实现对运行技术的优化,通过对载调压器、自动调压器等部分进行优化,配合虚拟电厂等,采用集中式和分散式配合的形式,实现对的配电网的有效控制,保障配电网的运行质量,此外,结合时间周期的基本情况,按照日前计划展开调质和控制,保障智能电网的运行质量和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我国在电力资源需求量方面是日益剧增,有效推动了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发展。为促进我国现阶段的智能配电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建设,就需要对智能配电系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优化,其主要是重视新型的配电设备的应用,与此同时需要不断优化运行关键技术,促使我国智能系统建设进一步建设发展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顺桂,黄超,朱正国,邓琨,魏恩伟.智能配电系统的关键技术与系统结构分析[J].电子设计工程,2015,10:93-95.
[2]李昕远.智能配电系统架构分析及技术挑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5:72.
[3]冯丹扬,田野.分析智能配电系统架构分析及技术挑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541.
4]肖志军.智能配电系统架构分析及技术挑战[J].化工管理,2017(18)。
论文作者:苏子乐,孙颖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系统论文; 智能论文; 架构论文; 电网论文; 技术论文; 配电网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