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职工状况调查_文化程度论文

下岗职工状况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下岗职工论文,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次调查是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会受国家劳动部就业司的委托,在1996~97学年寒假期间,由近百名硕士生、博士生及少量优秀的本科生对城镇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调查活动。调查区域分布在全国除港澳台地区、沪、琼、宁、桂、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外的17个省区,55个城市。共发放问卷1500余份,回收问卷1300份,其中有效问卷1234份;个案调查报告共114个,字数34万字,调查方法采取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抽样方式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式,数据处理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本报告就是在本次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文中所用数据除特别说明外,一律为本次调查的数据。

本报告集中对下岗职工及当地政府开展的“再就业工程”作详尽的阐述,力求把基层的情况、问题、原因及下岗职工本人的想法及建议等体现出来,供决策参考使用。

一、下岗职工的基本状况

下岗职工的生活状况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思想状况,也影响着他们的观念及对再就业的期望值,所以分析按生活、思想及观念、期望值、困难的顺序排列。

(一)下岗职工的生活状况:

1、大部分下岗职工的生活水平下降。(参见表1、表2)

表1 1997年2月全国17个省区城镇企业下岗职工下岗前、后月收入水平

收入 200元 200—400元 400—600元

下岗前36.8% 46.7%13.5%

下岗后57.8% 21.1%10.4%

资料来源:1997年2月全国17个省区1234样本户调查。以下凡没注明出处的表,均出于此。

表2 下岗职工每月支出去向单位:元

从表1可看出,下岗后大部分职工的收入下降,生活水平比较低,月收入在200元/月以下的有57.8%。从表2看,在日常开支方面,有71.2%的下岗职工每月的支出主要用于食品,以维持生存。

2、不同省区下岗职工生活水平下降的人数不同,以黑龙江、江西较为严重。

表3 下岗职工下岗前、后月收入200元以下者在不同省区分布的比较

单位:%

3、职工下岗以后生活水平下降的人中,31—45岁的中年人最多。

表4 下岗职工下岗前、后收入200元以下/月者在不同年龄段中的分布

单位:%

4、职工下岗以后生活水平下降的人大多集中在文化程度较低的职工当中,尤其是在初中文化程度的职工。大专学历以上的职工基本上没有生活在200元/月以下的。相反,文化水平较低的下岗职工在收入水平较高的层次(1500/月)上所占比例较小,如小学仅占5.3%,而大专占21.1%。

表5 下岗职工月收入200元以下者在不同文化程度中的分布 单位:%

文化程度 文盲小学初中 高中、中专 大专 本科

时期技校职高

下岗前3.6 9.3 48.5 34.23.60.7

下岗后1.3 9.2 50.9 24.92.51.1

表6 下岗职工月收入1500元者在不同文化程度中的分布单位:%

文化程度 文盲 小学初中 高中、技校

大专

中专、职高

10.5 5.3 21.1 42.1 21.1

5、少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后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参见表7)

表7 下岗职工下岗前后收入水平 单位:%

1000—1500元/月的下岗职工在下岗前仅占样本总数的0.1%。而下岗后上升到了1.3%。尤其是1500元以上/月的由下岗前的0.1%上升到2.1%。这部分收入增加的下岗职工多为自愿下岗,且多为有才华、素质较高、社会适应能力较强的职工。下岗原因有的是同企业领导关系不好;有的是看到企业的前景暗淡,迟下不如早下。下岗后,通过个人的努力而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湖南韶山市棉织厂何志东,大专毕业,97年下岗就是想“试一试自己的才能”,抱着这种想法,通过从新闻媒体获得的信息,南下广东打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被广东一公司老板提拔重用,现存款已达数万元。陕西汉中市陶瓷厂下岗职工张建清,大专毕业,91年下岗后,应聘为咸阳明空公司的供销员,南下长沙搞推销,95—96年为公司净赚壹佰多万元,个人也得到了相应的提成。

(二)大部分下岗职工的就业观念有所转变,准备不再依靠国家来分配,打算自谋职业,而且有许多人认为通过自谋职业对自己的帮助很大。在调查中,愿意自谋职业的占75.4%,不愿自谋职业的占24.4%。

表8 下岗职工对自谋职业作用大小的评价 单位:%

很大较大 一般 较小很小

31.922.3 18.0 8.7 19.0

下岗职工观念的转变是由以下几个因素促成的:(1)当前、当地的经济形势所迫。因为整体经济滑坡,企业亏损,无业可就。“现在到处都亏损,没有地方要人”。(2)生活的逼迫,使下岗职工不能坐吃山空。“不能在家干等,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3)国家的宣传引导,使下岗职工逐渐转变了观念。

(三)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期望值趋于实际。

1、下岗后,在艰辛的奋斗中,大部分下岗职工对自己的条件及社会的形势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他们力求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把工作轻松、离家近看 得很轻。追求高报酬也是正常的,因为他们缺少生活来源,迫切需要提高收入。

表9 下岗职工再就业时考虑因素单位:%

考虑因素 职业稳定 报酬高能发挥自己专长 轻松离家近

首先考虑 49.3 33.310.7 4.22.3

其次考虑 20.1 37.816.6 12.5 13.0

2、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在考虑再就业时,所首选的因素也不同,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职业稳定、报酬高;少数学历高的人则更多地考虑能否发挥自己的专长。

表10 不同文化程度的下岗职工再就业时考虑因素所占比例单位:%

3、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再就业时的职业选择也不尽相同,年轻人更倾向于热门职业,中老年人更追求实际,追求同原职业相同或相关,因为自身技术单一,短期内很难改变。

16—20岁的年轻下岗职工中有70.0%的人再就业时选择热门职业,而41—45岁的下岗职工才占14.7%。选择同原来职业相同或相关的年轻下岗职工才占10.0%,而41—45岁的下岗职工占到了37.3%,55—60岁的下岗职工占33.3%。下岗职工选择只要有职业就行,16—20岁的年轻人占20.0%,而51—55岁的占56.8%。

表11 不同年龄段的下岗职工再就业时选择职业所占比例 单位:%

(四)下岗职工再就业中的困难及问题。

1、年龄偏大,下岗职工中中年人居多。

表12 下岗职工按年龄段9等份的比例 单位:%

2、年龄越大,再就业时就越困难。

表13 下岗职工按年龄段9等份与对再就业难易程度评价所占比例 单位:%

3、下岗职工文化程度偏低,初中、高中学历的居多。

表14 下岗职工按学历划分所占比例单位:%

文盲小学 初中 高中、中专 技校、职高 大专大学

2.1 10.9 45.5 35.8 4.7 1.0

4、学历越高、再就业就容易。

表15 不同文化程度的下岗职工对再就业很困难的评价单位:%

文盲小学初中 高中、中专 技校、职高 大专大学

2.4 9.1 49.0 36.0 3.0 0.4

5、观念仍须转变。

大部分下岗职工长期在国有企业工作,大锅饭余风未尽,工作轻松,工作稳定,对企业有较大的依赖性,自身优越感比较强,对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性的工作存在鄙视的态度(尤其是女同志),所以在部分下岗职工宁可在家里闲呆,相夫教子,也不愿做这种“降低身份”的工作,但那种职业稳定,报酬高,轻松的工作又找不到,所以这部分职工需转变观念,正视现实。

二、“再就业工程”在全国进展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一)现状。

“再就业工程”自1995年4月正式启动以来,在全国各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各地的进展状况不尽相同。其中,在再就业工程的四个支柱即:失业保险、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劳服企业之中,职业培训评价较高,失业保险最低,劳服企业因本次调查未过多地涉及,故不做分析。

1、对劳动部门职业培训的评价较高。

表16 下岗职工对各种职业培训机构作用最大的评价 单位:%

劳动部门 教育部门

民间培训原在企业

其他

47.9 9.9 5.7 15.8

20.5

表17 对劳动部门培训作用、劳动部门职业介绍帮助作用及再就业很难的评价 单位:%

从表16中可看出,全国1234个样本户有47.9%的人认为:劳动部门的培训对其再就业帮助作用很大,这充分说明了劳动部门在培训方面已经在下岗职工心中树立起了良好形象。同时认为,民间培训机构的帮助作用最大的仅占1234样本户的5.7%,表明民间培训机构工作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大多数职工不愿去参加民间培训。

从表17可看出劳动部门培训作用很大的有辽宁、四川、黑龙江等省。这表明这三个省份的劳动部门确实在培训方面开展了较扎实有效的工作。

2、亲友介绍帮助很大。

表18 对再就业工程、劳动部门、亲友、新闻媒体、民间机构、原在企业的职业介绍帮助作用的评价

单位:%

表18表明,认为亲友介绍帮助作用很大的占25.7%,而认为民间职业介绍机构作用很大的才占3.1%。这说明在中国亲情关系很重要,很有用,也说明了为什么这么多下岗职工,为什么形势目前仍比较稳定的原因,因为亲友之间“互相帮助、共渡难关”,毕竟“血浓于水”。

3、失业救济仍未发挥很大作用。

表19 下岗职工主要收入来源比例 单位:%

表20 下岗职工是否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及是否正在从事有收入的社会经济活动

单位:%

关系是 否

是否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28.971.1

是否在从事有收入的社会经济活动 62.136.9

全国目前再就业工程开展的状况不是很好。因为,全国只有4.5%的人认为再就业工程帮助很大。17个省区中,山东、河北省的再就业工程的作用较大,分别有28.9%和13.3%的下岗职工认为当地开展的再就业工程帮助很大。而辽宁、四川的再就业工程作用影响较小,因为分别有20.0%和11.5%的下岗职工认为当地开展的再就业工程帮助很小。这同表18最下一栏中的对再就业很难的评价也大体相符。

(二)“再就业工程”进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下岗职工人数日益增多。

中央提出了针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抓大放小”的政策以后,地方的中小型国有企业亏损、破产的就开始日益增多。而今后仍要坚持这一方针,势必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再加上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推行两个“根本转变”,加速推进“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等一系列为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政策,势必要将企业内原有的富余人员释放到社会中来,这对于“再就业工程”无疑是雪上加霜。

表21 下岗职工原在企业的规模比例

单位:%

特大型

大型 中型小型

3.0 18.7 46.0 32.2

表22 下岗职工88—96年期间下岗人数比例 单位:%

从表22可看出,自88年以后,职工下岗人数呈直线上升趋势。

2、部分地区经济整体滑坡、尤其是一些地处偏远的小城市无业可就。据目前的材料看,东北三省的经济整体不景气,工人在当地无处可去。

3、个别地区的政府领导不重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使劳动部门无钱、无人开展工作,方案也迟迟出不了台。吉林省榆树市在开展再就业工程中,“三费”不到位。没有钱,再就业工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劳动就业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且“从全市看,各级干部对实施再就业工程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从讲政治的高度,没有从坚持党的宗旨的高度去认识这项工作,因此,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没有纳入工作日程,没有落实领导责任制,出现了“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倾向”。“榆树市政府虽然准备了方案,也制订了一些政策,但是缺乏实施条件,始终没有正式出台”。

4、个别地区的不同部门之间协调不够,出现了劳动部门搭台、工商税务部门拆台的“怪事”。四川万县的一名下岗女工反映:“现在就怕穿制服的,有时满街赶小商小贩,一乱乱条街”。

5、整个社会新闻媒体、影视传媒中宣传大款挥金如土,歌舞升平等脱离大多数平民百姓的情节太多,对人们产生了误导,尤其是对一些年轻人。“大款毕竟是少数,但他们的纵情享乐的形象被传媒聚焦成了几乎所有人的梦想,而大部分平凡的普通老百姓,他们的生活是平凡的,有时甚至是艰难的。但今天的电影、电视、录像对此的反映是微乎其微的。生活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的城市青年,往往就会理想脱离现实,想过豪华生活,却没有吃苦的精神。而这样的青年一旦面对无情的现实,心理是很容易失衡的”。

本次调查还反映出一些其他问题,都是或多或少同再就业相关的,我们也将其反映出来,以供参考:

1、个别劳动部门的工作中存在不正之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一名下岗女工愤愤不平地说:“就算要人也要不到咱们,你不送钱谁要你呀!”。

2、个别劳动部门对老年职工考虑不够,招聘时只愿意招年轻的,都没考虑到老年人除体力不如年轻人外,责任心、经验、技术并不差,他们愿意发挥余热。

3、下岗职工的权益受到严重侵犯。山西省太原市造纸厂的几十名下岗女工下岗后,给一个私人老板加工书包,一个才几分钱,就这样一个月几十元还存在拖欠现象。

4、部分下岗职工的子女教育受到影响,因为许多家庭夫妇双双下岗后,起早贪黑地出去打工挣钱,接送孩子上学就根本无力顾及,更不用谈孩子的午饭了。

5、部分下岗工人人穷志也短,道德滑坡、甚至有个别女工堕落。

6、部分家庭因下岗后发生危机,甚至解体。

7、社会上对个体户的看法仍然存在偏见,使许多个体户一心想找个“正式工作”。

8、下岗职工反映最强烈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领导的腐败问题。

9、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引发人们心理不平衡,微词颇多。

10、部分职工感叹自己多年的技术白白丢掉,实在可惜。

北京师范大学

标签:;  

下岗职工状况调查_文化程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