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主题”:道德与法治研训活动的一个支点论文_谢旭霞

“研修主题”:道德与法治研训活动的一个支点论文_谢旭霞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多变性,兼职化,让教师专业培训变得难上加难。为了让参训教师能享受较高层次的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笔者经多次调研,发现要让研训达到实效,关键点是主题的确立。近2年的研训活动,从新教材理念的学习,到新教材文本的梳理,再到教师对教本插图的解读,一直紧跟教师的需求而设定主题进行培训活动。

关键词:研修主题 研训活动 专业化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一个地球。”随着课改的深入,区域教研的工作领域不断拓展,教师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的要求逐渐提高,研训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研部对区域教研的规划力度不够,教研活动设计的目的性不强,教师的实际收获不大,教师参与激情不高……这些矛盾点迫使教研员不断思考,不断改进,积极提升区域研训实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坚信“研修主题”是有效开展区域研训活动的一个重要支点。

在实践活动中,笔者发现主题的确定还存在着不少的误区,主要是以下两点:

一是将研究主题“泛泛”化。具体表现在主题的确立 “大”而“空”。道德与法治团队研修活动的展开以“一个主题四个阶段”这一模式来进行。对于“定主题”却比较随意,都是期初在教研室的大主题下各组定一个小主题。那么这主题是教学实际中真真切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吗?是存在于教学中困扰着教师,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吗?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的共性的问题吗?更多是为定主题而定主题,跟着教研室的大主题定一个小一点的主题。而研训是扎扎实实的教学研究,解决教师日常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任何紧跟时髦、硬性拔高,脱离学校实际、过早求“专”求“深”的主题都是不现实的。

二是将研究主题“课堂”化。研训活动是一种基于学校、基于教师、基于课堂,以研究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主旨的教学研究方式,往往课为载体。在研训活动中多数采用同课异构、多课展示等形式呈现,这样研究主题课堂化严重,为一节课而研究,为一单元而研训。而真正有效的研究是来源于学生、来源于教师、来源于课堂的共性问题,是对研究主题的“聚集化”“层面化”。

为了解决确定主题时所遇到的困惑,真正夯实这一个步骤,笔者协同法治团队老师分三个流程来确定主题:

一、大处着眼,学习研讨,明确主题方向

在研训活动主题的确定过程中,我们往往以螺旋递进的形式从教学困惑中寻求研究点,研究的范围不能太宽泛,应有一个大致的选题方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研修团队根据教研室的主课题,结合教改动态和团队实际,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或热点问题,或是课改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入手,按计划、分步骤、有针对性地展开研讨。如《道德与法治》课程改版以来,笔者发现老师面对新教材创设活动情境,积极运用文本素材,但更多的是上成看图说话的绘本课,就是完全没有目标的活动课。面对这一系列没有目标的活动,35分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让学生学之无味,让教师教之心累。例如2019年市教研室小学道德与法治研训主题是“新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要求各区立足实际,从“新教材解读”和“教学策略”着手确定相应的研修主题。我区在组织学习有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决定从“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文本使用策略研究”入手展开一系列研修活动。通过对整个研修活动的系列化探索,使每个研究小组的展示交流活动显得更加“深”、“厚”,有效扎实地推进道德与法治研修活动的开展。

二、小处入手,充分讨论,聚焦主题精髓

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并不等于就拥有了一个明确的主题,还必须依据“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结合教研组实际进行主题的提炼。教研组长有目的、针对性地收集筛选有关“新教材文本使用策略”的资料,召开组内会议,作相关专题讲座。接着,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深入的学习讨论,聚焦相关概念问题。在交流碰撞中擦出火花,把各组的思路凝聚起来,提炼出两大协作组的主题:《低段道德与法治副版绘本的开发与研究》、《低段道德与法治儿歌使用策略的探究》,使研修主题明确化。

三、处处留心,即时交流,深化主题内涵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的一个教师的成长公式。一个研训主题的确定同样也需要一次次的推敲、完善。在研训过程中聚焦法治课的教学重点“新教材文本的使用”,教师就这个主题搜集相关资料,在集体学习实践的思维碰撞中展开问题的思考与系列研讨,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撰写了相关的学习体会文章,并及时上传到网络研修平台上。通过多次反思与研究逐步积累与提升。用教师集体的智慧在区域研训活动中解读问题,经反复实践与总结,提炼了“小学低段新教材文本使用策略研究”,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铺垫了基石。

从明确方向走向问题的聚焦,再到思考的深化。由此,较扎实有效地完成了研修主题的确定,为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后续的几个研修阶段中,始终围绕研修主题来开展活动,从理论的层面来引领教师反思自己的实践,审视同伴的教学,以实现理念与实践的整合,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1]俞晓梅.小学德育课程变革的区域视角[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2]许伟等.校本培训创新:青年教师的视角[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论文作者:谢旭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研修主题”:道德与法治研训活动的一个支点论文_谢旭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