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论文_刘强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论文_刘强

刘强 四川省犍为县大兴初级中学 四川 犍为 614400

【摘要】现阶段,我国教育行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新课改政策对多个教育机构形成一定的冲击,有关教育部门有必要对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改善,合理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将以学校为本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剖析,与课堂教学体系进行有效结合,提高以校为本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开发初中生多发性思维,注重在课堂表现,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调整,提高校本资源在教学资源中的占比率,继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人才培养过程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239-02

教育行业一直是社会关注重点,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体系,教职人员有必要合理运用校本课程资源进行教学,根据教职人员的教学体系以及初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相应教学计划,丰富课堂教学体系,继而为初中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使教学资源被有效运用,提高求学者对教学课程的认可程度,激发学习欲望,丰富课程教学内容,进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1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教育行业具有不可替代作用,为有效提升社会发展速度,有关教育部门有必要加大教育力度,加大教育力度,激发初中生的学习欲望,有效提升初中生在课堂的参与性。语文教学科目是初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对初中生进行语文科目教学,能有效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初中生课堂学习体验,为其构造一个不一样的学习环境。有效展开该门课程教学活动,能有效提高初中生语言沟通能力,丰富其文学素养,提升其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增加与教职人员沟通频率。

2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遇到的问题

2.1地方发展不一致

以课本为主要教学资源的开发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因为地方差异容易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在偏远山区中,教职人员反复运用课本内容完成教学,使初中生对课本知识产生厌倦感,降低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幸福感,开发校本资源遇到瓶颈期。在部分发达地区,课堂教学资源比较多,教学设备比较丰富,教职人员运用课本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时,能够使用多种教学设备进行课堂展示,为初中生带来不一样的课堂学习体验,提高其对课堂的好感度。为更好激发初中生的学习欲望,更好展开后续校本资源开发过程,有关教育机构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偏远山区教学现状,避免初中生陷入反复朗读背诵加深所学知识无限循环学习过程中,有效缩短发达地区与偏远山区的教学差距。

2.2传统考试的限制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育机构通常以考试成绩衡量初中生的学习效果,将课程内容默写以以及阅读理解、写作为主要考试项目,这种死板的考试方式无法对初中生进行多方面能力考量,考试内容不全面,无法考量其多方面能力。为有效进行校本资源考法工作,有关教育部门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教学需求对考试形式以及内容进行有效改编,优化考核体系,为初中生提供一个更合理、更全面的考核体系。

2.3缺乏专业化的指导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活动对教育机构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体系,为有效进行资源开发活动,有关教职人员有必要提升自身工作能力,有效提升自身在校本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参与性。现阶段,在校本资源开发过程中,缺少专业性人才,有关教职人员无法合理进行规划,对文章内容选取不够合理,忽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对本校课本资源没有有效运用,缺少一定知识深度,课本资源运用只是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次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对于校本初中语文课程的建议

3.1有针对性的在一些学校试点

由于地域的差异,每个学校的设施也不尽相同,可以优先有针对性选一些学校来试点,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再改进,直到有一个成熟的体系。初中的语文课基本都是学生提前预习,老师备课后,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一讲解,所有教学模式都是固定的。进行校本课程后,老师提前根据课文内容定一个主题,在讲解课程内容前进行一个讨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见解并利用当下的一些通信工具查找可证明自己观点的建议,让学生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提高他们的听说、表达能力。

3.2知识点解答方式多样

在部分偏远山区,部分教学人员不能继续运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完成教学过程,需要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完成教学资源开发工作。教职人员可以为初中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有效开发多种思维方式,活跃学习氛围。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教学内容,对该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时,教职人员有必要改变传统形式上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适当改变教学方式,使初中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中的美感。教职人员将古诗词中所相关的内容在网络上下载相关资源,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现相关资源,继而丰富教学资源,使初中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中的意境美。另外教职人员可以将教学内容相关元素为主题,在班级后墙黑板上制作黑板报,继而提升拓宽初中生的知识面,激发初中生的学习欲望。

3.3定制新颖的课程

为有效避免初中生在课程学习中产生枯燥感,有关教职人员有必要及时有效了解初中生所喜欢的事物,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融入课堂教学体系中,能有效活跃课堂,提高课堂体系的时代感。对校本资源进行开发时,有必要结合现代文学展开课程教学,适当结合道德与政治教学内容,在语文课程中结合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提高各个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将道德教育渗透到该学科教学体系中,进一步丰富课堂。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能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以学生为基础的课程资源开发,是一个积极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灵活运用知识、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答案的一种探索性学习”“是靠自己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获取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可靠。”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和资料,使学生初步掌握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人际交往等获取资料的方法与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呈现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可以是一幅剪贴画、一份报告、一块展板,也可以是一场主题演讲、一张相片、一份小报,还可以是一卷录音带。只要能够呈现学生的过程和结果,就不必拘泥于单一、固定的形式。这样的学习,学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其内在动机鲜明,独立研究和自学能力会在开发过程中自觉形成。

众所周知,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某种技能或某一门具体的知识,关键是对所学知识进行选择、批判、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搜集、综合、分析、运用信息,发现并解决问题,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比所要追求的结果更重要。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说:“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而不是偶然得到的知识,才具有逻辑的使用价值。”学生搜集整理好最能说明问题的资料,过滤掉一些不相关的杂乱东西,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这过程能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教育是教学环节中比较重要的部分,为有效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有关教育部门有必要合理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进行教学,提高初中生在课堂的参与性,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提升语文课程内容高度,进一步培养全能型人才。合理运用校本资源进行教学,能提高初中生的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以及价值观念。通过对该课程进行教学体系优化,能有效提升初中生的思想高度,使其对待事物有正确的观点,提高其为人处世能力。

参考文献:

[1]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问题及策略[J].安建中,吴学芳.宁夏教育科研 2015年02期

[2]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例说[J].朱家荣.西江教育论丛 2018年02期

[3]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J].安维武,王延军.教育革新 2017年09期

[4]浅谈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J].张鹏.教育革新 2015年04期

[5]谈如何有效地挖掘语文课程资源[J].马小凤.宁夏教育科研 2016年01期

论文作者:刘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论文_刘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