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幼儿教育的现状与特点_中葡论文

澳门幼儿教育的现状与特点_中葡论文

澳门幼儿教育的现状与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澳门论文,幼儿教育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本世纪中叶以前,澳门教育事业的发展一直缓慢,直到60年代初才靠民间的力量逐步普及初等教育,开始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70年代和80年代澳门经济迅速发展,引起了社会与家庭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妇女需要走出家门去工作;三代同堂的家庭减少,核心家庭增多,这些原因促使澳门的幼儿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80年代,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外来移民的增多,澳门政府决定设立中葡小学与中葡幼稚园。这样澳门的公立幼稚园就诞生了。本文即以中葡幼稚园为主,介绍澳门幼教的现状和特点。

一、澳门幼儿教育的现状

1.管理体制

在澳门有各种幼稚园近70所,其中只有7所(10 %)是官方设立的,归澳门教育暨青年司管理,其余均为私立幼稚园。私立园中有80%是中文幼稚园。教育暨青年司除了直接管理中葡幼稚园外,还负责给私立幼稚园提供各种支持,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进行儿童心理教育工作、提供学费津贴以及负责让儿童加入预防意外保险计划。 据1992 ~1993年的统计,澳门在园幼儿人数已达21,480名,教职工人数为633名, 师生比例约1∶14。

中葡幼稚园的经费来源主要靠政府拨款,拨款数量依据幼稚园的需要和政府财政状况而定。中葡幼稚园较一般私立园设备齐全,条件优越,免费为幼儿提供早餐、午餐、园服和书包等。中葡幼稚园每年向社会招收3~5岁的幼儿。这些幼稚园的规模一般属于中小型(6~9个班)。从90年代中期的统计数据看,最小的幼稚园招收幼儿127名, 最大的幼稚园招收378名。

2.课程及教学活动

根据政府幼儿教育课程计划的要求,中葡幼稚园一般开设品德教育、语文、数学、运动、美劳、音乐、环境等科目。政府鼓励教师使用活动教学法。在品德教育活动中,他们既注重幼儿的情感、社会爱心和道德发展,也重视表现能力和审美观念的培养;在语文教育活动中,注重锻炼幼儿双语的口头表达、书写和理解等能力。 中葡幼稚园的幼儿从4岁开始学习葡语,到6岁上小学时,幼儿能够掌握日常用语, 并能用葡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教学教育活动中,重视从识数开始让幼儿掌握空间、形状、大小、度量等概念;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注重唱歌、剪贴、图画、折纸、演剧、游戏以及其他教学活动;在环境教育活动中,注重开展“发现环境的活动”。此外,他们把散步和参观学习视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幼稚园每月都组织幼儿两次去花园、图书馆、博物馆、机场、泳池以及消防队等处散步和参观学习。1994年澳门政府颁布了课程组织法令,公立幼稚园一般都按照政府的课程组织框架进行教学,而私立幼稚园在教学上享有很大的自由度。他们可根据主办单位的教育理想、理念和价值取向设置课程。

3.师资情况

中葡幼稚园的教师一般由政府聘请和派遣。师资的学历一般为中等师范(幼师毕业),都是在学期终要接受教育暨青年司组织的各种课程的培训,包括电脑、教学方法等,以使教师及时掌握新的知识、方法和手段。

4.家园联系情况

幼稚园很重视与家长的联系。他们一般利用家长会介绍幼稚园的生活与学习情况,除了让家长直接参观幼稚园的生活和上课的情景外,他们还通过录相向家长展示幼儿以往在园的情况。此外,每逢圣诞节、春节、中秋节、生日会之际,幼稚园就邀请家长一起参加活动。

二、澳门幼儿教育的特点

澳门有着特殊的历史,400多年来,不断进行着中西文化的碰撞、 交流和融合。在这种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澳门教育也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机制。

1.幼儿教育的多元化

从基础教育的学制看,澳门有四种不同的学制,即中国内地学制、台湾学制、葡国学制和香港学制。不同学制在学习年限、教学语言、教材选择等方面都有差异。公立学校多采用葡国学制,以汉语和葡语为教学语言。作为基础教育组成部分的幼儿教育,同样存在多种类型,如中文幼稚园、葡文幼稚园、英文幼稚园、中葡幼稚园。不过大多数私立幼稚园都是中文幼稚园。澳门教育的这种特点是她遭受了长期的外族统治形成的,同时也反映出了作为炎黄子孙的情感纽带是割不断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依然在澳门的幼儿教育中倔强延伸。

2.私立幼稚园为主体

澳门的幼儿教育一直是私立园占多数,公立园不足10%,中小学也如此。这就是说,大多数的儿童在私立的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这主要是因为澳葡政府曾一度漠视占人口97%的华人的教育问题,没有负起兴办学校的责任。多亏了社会上的有志之士以及社会团体积极兴办学校和幼稚园,直到80年代,澳葡政府才设立公立的中葡幼稚园。公立幼稚园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由于其设备和师资条件较好,所以,对私立园起着示范作用。

3.中葡幼稚园的文化交融

这种幼稚园存在着中葡两种语言、两种文化及其精神。可以说幼稚园是一个小小的中葡文化的交汇点,有着浓厚的文化交融色彩。教师为了让幼儿同时学习两种语言文化,中文和葡文老师会在一起与幼儿对话和聊天;教师经常有意识地创设语言和文化环境,让幼儿感知,并借此激发他们的兴趣。

4.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由于澳门幼稚园多附设在小学里,不少场所和设备都与小学共用,许多节日活动都与小学一起进行,经费使用和教师的选聘都由小学校长批准等原因,使得幼稚园的管理深深打着小学的烙印,特别是幼稚园的课程科目也基本与小学相同,而且在中葡幼稚园的幼儿,必须每天上一个半小时的葡语课。严重的小学化倾向深层次反映出澳门幼儿教育的师资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私立幼稚园的经费不足、设备较差、师资质量较差的情况;也反映出了澳葡政府不够重视幼教的实质。政府足够的重视、充足的经费、良好的师资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最根本保证。

5.幼儿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

澳门教育制度法律第二章第五条规定“幼儿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并与其建立密切的合作”。可见,澳门的幼儿教育被摆在了家庭教育的附属地位,强调机构教育为家庭教育服务;强调幼稚园教育的补充作用而不是主导和指导作用。这与我们所倡导的家庭应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各方面的教育工作,发挥幼儿园正规教育的优势,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等观念和做法是不同的。

标签:;  ;  ;  ;  

澳门幼儿教育的现状与特点_中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