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论文_柏叶青

探讨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论文_柏叶青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近几年,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最为迅速,而其中绝大多数的建筑行业都是钢筋混泥土结构,因此,钢筋混泥土施工质量的好坏是建筑工程质量最关键的因素,能有效的保证建筑物安全的使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砼浇筑;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一、混凝土浇筑施工概述

1、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浇筑混凝土的倾斜高度应该小于3M。大于3米的要用串筒、导管、溜槽等在侧面打开几个小洞。采用分段分层的方法实施混凝土的浇筑,根据建筑的结构特征、钢筋的密度来决定浇筑的高度。一般的混凝土分层浇筑等于插入式振动器的1.25倍为宜。振捣过程中应手握振捣棒的软轴胶管,同时迅速插人硷内部,在振捣施工过程中,振动棒将上下抽动,振捣时间大约为20一30s,保证浇筑硅面不产生气泡。不显著下沉,以及表面泛浆,形成水平面为准,在插人式振动器的使用过程中要快插慢拔,保持插点均匀,按顺序逐点移动,不遗漏均匀振捣"移动间距应小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上一层振捣施工中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约为50一100mm,从而减少层间缝隙。

2、混泥土质量控制

  混泥土原材料质量的控制。相应的采购人员,在进行采购的时候,必选保证材料都是具有三包凭证的,对其的外观,性质进行检查和实验,在进行相应的储藏时,也得对其进行相应的保护,在进行混泥土搅拌时,要先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进而保证混泥土的质量。

运输时候的质量控制。输是建筑施工的主要环节,所有材料都要经过运输到达施工现场,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均匀,避免分层、泌水,砂浆流失和塌落变化现象发生,最基本的运输条件是要保征在混凝土凝固定完成后再进行运输。运输混凝土的搅棒车,多采用自卸汽车或混凝土挽拌运输车.如果是将混凝土原材科运送到现场搅拌,则要采用小型机动翻斗车、双轮手接车等.混凝土垂直运输多采用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泵等.少量混凝土的地面运输工具一般是手推车。

3、浇筑的质量控制

  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不同是施工方法。比如在夏季施工可加人泵送剂,确保浇筑混凝土坍落度的基础之上,节约用水量。对材料的质量要严格控制。对骨料应该选择粒形、级配较好且含泥量、空隙率都较小的粗细骨料,控制含砂率。浇筑施工部不能出现过振、欠振、漏振的情况,应快插慢提振捣棒;严格浇筑流程,安排合理的施工工序。已浇筑并且接近初凝状态的混凝土进行反复抹压或者滚压,若是混凝土表面硬结无法抹动时,则可实施二次振动,从而排除混凝土由于泌水而在石子以及水平钢筋的下部构成空隙以及水分,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粘结能力和抗拉强度,同时减少了内部裂缝和混凝土中的气孔,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三、混凝土浇筑要注意的问题

  混凝土的浇筑是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施工前,要进行建筑工人的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将相关的工艺和施工要点详细的告诉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四个问题:首先是自由高度。在浇筑时为了防止混凝土的离析现象,要对翻斗车的料斗与基坑的高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得混凝土在落入基坑内的高度在 2m 以内,并且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密切的注意离析现象的出现,一旦出现要重新进行。其次是分层浇筑。由于建筑物的混凝土施工中板墙和梁柱比较大所以浇筑很难一次性完成,所以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要进行分层浇筑,来避免由于混凝土太厚而造成的蜂窝孔现象。第三是浇筑的间歇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正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浇筑是不允许间隔进行的,需要连续作业,但是实际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间歇浇筑,这样就要求人员做好记录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四、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1、浇筑工作的要求

  混凝土从吊斗口落下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大于3m,若是超过3m时应使用串筒、导管、溜槽在侧面进行开洞;混凝土浇筑要分段以及分层实施,每一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要根据建筑的结构特征和钢筋的疏密程度决定。一般混凝土分层浇筑的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长度的1.25倍,最大值不应超过500mm;振动棒启动,振捣过程中应手握振捣棒的软轴胶管,同时迅速插入砼内部,在振捣施工过程中,振动棒将上下抽动,振捣时间大约为20~30s,保证浇筑砼面不产生气泡、不显著下沉、以及表面泛浆,形成水平面为准。在插入式振动器的使用过程中要快插慢拔,保持插点均匀,按顺序逐点移动,不遗漏均匀振捣。移动间距应小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与模板距离不小于200mm。上一层振捣施工中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约为50~100mm,从而减少层间缝隙。

2、停止浇筑工作

  当浇筑的混凝土产生初凝同时浇筑超过了允许的施工面积时,应停止浇筑施工;当混凝土平均浇筑温度超过允许值,同时在一个小时内无法将温度调整至允许的温度范围时,应停止浇筑;浇筑过程中出现大雨或者暴雨天气要停止施工。

3、浇筑工程的质量控制

  在确保浇筑混凝土坍落度的基础之上,应尽量减少水的使用量。在夏季施工可加入泵送剂;选择粒形、级配较好且含泥量、空隙率都较小的粗细骨料,同时优选出最佳含砂率;实际施工中,不能过振、欠振、漏振,应快插慢提振捣棒;严格浇筑流程,安排合理的施工工序。已浇筑并且接近初凝状态的混凝土进行反复抹压或者滚压,若是混凝土表面硬结无法抹动时,则可实施二次振动,从而排除混凝土由于泌水而在石子以及水平钢筋的下部构成空隙以及水分,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粘结能力和抗拉强度,同时减少了内部裂缝和混凝土中的气孔,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通过反复抹压和搓压施工,同时还应明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工程过程检验严格按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对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进行一一检验。

4、浇筑工程的养护工作

  (1)养护技术措施:基础地梁以及承台混凝土的施工应按照插筋上套PVC管、测量放线、浇水湿润、入场检查以及浇筑、振捣、找平以及养护的顺序进行。而框架柱以及顶板的混凝土浇筑应按照模板清理、测量、搭设马道、处理施工缝处混凝土、入场检查、顶板混凝土浇筑、找平以及养护的顺序进行。在施工测量过程中,应从标高的控制点投射到作业面上,而后将顶板的50cm的标高线引入到预先焊接好的短钢筋上,间距为2000mm。浇筑混凝土之前,首先应浇筑与混凝土同样配合比的水泥砂浆,厚度为3~5cm。砂浆的浇筑应伴随着混凝土进行并提早10min浇筑。

  (2)养护时间安排:混凝土表面的养护要在塑性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的12h内进行洒水养护,而低塑性的混凝土则应在浇筑完成后喷雾养护,并尽早开始洒水养护;浇筑的混凝土要进行连续养护,并在养护期间内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养护时间不低于14d。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浇筑工作时混泥土做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工作,也是保证混泥土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保证混泥土浇筑施工中具有高效、高质的施工技术,这样就能有效的保证其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健康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盛雨祥;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与管理[J];建筑施工技术讯;2012(07)

[2]王石;浅谈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8)

论文作者:柏叶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2

标签:;  ;  ;  ;  ;  ;  ;  ;  

探讨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论文_柏叶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