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论文_刘庆

“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论文_刘庆

刘庆 十堰外国语学校 442500

【摘要】“导研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导研式”教学的应用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相比于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导研式”教学模式更加的先进,教学效果非常的好。本文对“导研式”教学进行分析,阐述了“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中课堂;“导研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9-150-01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提出,给教育行业提高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高中学生,他们面临的人生最重要的考试,心理压力非常大,高中数学课程内容非常的复杂,对高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一味的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数学成绩提升非常困难,“导研式”教学方法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改变,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导研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的时候思路更加的明确。下文对“导研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几点浅见,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参考。

1 对当前的教学过程进行改进

“导研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老师如果想让“导研式”教学模式真正的发挥出作用,就需要对当前的教学过程进行改进,使当前的教学过程与“导研式”教学同步,并且,要充分的考虑高中学生的数学知识储量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也要认识到不同学生综合情况的不同,把这些综合的原因都整合在一起,才可以在高中数学课堂中使用“导研式”教学模式。“导研式”教学的重点工作是要合理的利用课堂的时间,把数学课堂分为几个阶段,各个阶段之间要有足够的联系,而且,在阶段学习中让学生们掌握本节课的重点数学知识,并且,把一些比较困难的数学知识向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在知识学习完成以后,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测试,在测试中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导研式”教学还要求学生要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但是理解数学知识的表明内容,还要挖掘数学知识的深层次内容,通过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使学生可以主动的学习高中数学,实现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的改进。“导研式”教学需要学生为课堂主体,这样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老师可以适当的进行引导,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 ,在学习三角函数的时候,老师只需要对三角函数进行一个简单的讲解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发掘,老师要引导学生的发掘思路,让学生把三角函数与三角形紧密的联系起来,把三角函数与几何图形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学习方式比老师单独的讲解要好很多,学生通过数学问题的研究,可以对数学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创立问题“导研式”模块

高中数学老师在 讲课之前,通常要对课堂有一个大致的规划,以便于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到知识。“导研式”教学的使用,可以使这个过程更加的合理,可以让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加的了解,可以及时的发现学生学习的缺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弥补。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时候,学生一般都对这种新解除的数学知识表现的非常陌生,这个时候,老师可以使用“导研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们先对等差数列的知识进行复习,让学生们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差别,学生们通过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让他们对两者进行讨论。老师在运用“导研式”教学的时候,可以这样来制定课堂计划,通过一个数学故事,来引导学生的思路,像等比数列的内容,老师可以讲述把一张纸进行反复的折叠,这些多数次以后,厚度可以到达太阳,通过这样的数学故事,可以让学生们对等比数列更加的了解,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把一张纸进行反复的折叠,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等比数列了解更加的深刻。“导研式”教学是通过问题,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研究,然后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导研式”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到数学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可以更好的发散。比如在学校基本初等函数的时候,这种知识点都比较难以理解,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故事让学生对函数可以更好的理解,比如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跑了一段时间就睡觉,而乌龟在一直奔跑,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函数图像有什么不同呢,通过这样的小故事,学生可以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刻。数学知识都是通过数学问题引发出来的,可以这样说,数学问题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所以,老师在使用“导研式”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提出巧妙的数学问题,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学生通过引导,可以更好的发散自己的思维,也要让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自主的对问题进行解决,在这个过程中,积累数学知识,提升自己解答问题的能力。现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已经不是高中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才是当前的教学目标,老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提出一些具有启示性的问题,老师不要过多的干涉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只是进行适当的引导,保证学生的思考方向不会偏离预定的目标,在问题提出以后,让学生对之前学过的类似只是进行回忆,然后,结合自己的数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是高中数学教学的正确方法,也是现阶教育领域所需要的教学方法。

3 结束语

高中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高中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应该使用“导研式”教学模式,通过适当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数学知识储备,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解答数学问题,不但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更加的深刻,还可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高中学生来说,“导研式”教学模式的使用,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莉莉.“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0):134.

[2]姬红芳.高中数学教学中导研式教学的实践运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127.

[3]陈国柱.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导研式”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152.

论文作者:刘庆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1

标签:;  ;  ;  ;  ;  ;  ;  ;  

“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论文_刘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