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策略研究论文

多模态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策略研究论文

多模态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策略研究*

操凤玲,李诗云

(安庆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安庆 246000)

摘 要: 意义是不完全由语言本身体现的,可以由多种非语言模态来体现,声音、表情、手势等都可以体现意义。多模态教学模式就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意义表达形式。由于多模态教学提供多种形式的意义表达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策略较之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策略有所不同。学习策略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以及社交情感策略三个方面。研究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多模态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策略,并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策略作比较,发现多模态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策略的使用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策略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 多模态教学;传统教学;学习策略

一、概述

模态(Model)这一术语常见于物理工程界,工程师们为了取得较好的设计效果,通常对一定的结构输入不同的外力以测得该结构不同的固有频率和变形模态,通过分析不同模态的不同特点,加深对结构固有特性的认识,设计出优化结构,所以对物体结构不同模态的分析就成了优化设计的基础。语言学中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张德禄2009a)。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教学技术的革新及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发展,在教学中运用多模态组合,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系统参与学习。多渠道的信息刺激着学习者大脑皮层相应的机能区,比单一渠道的信息引起的反应更强烈,更有利于学习者对信息的加工和记忆,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I型裂纹测试装置如图3(a)所示,试验前在试样表面和加载销子上制备散斑(图3(b)),然后对试样进行拉伸加载,位移加载速率为2mm/min。采集记录轴向拉伸载荷,通过数字标记点方法[12]计算得到两个销子中心间的位移即施力点位移。如图4所示,对第一个紧凑拉伸I型裂纹试样(记为试样1)进行加载,得到典型的载荷位移曲线。此处需说明的是,本文共对如表2所示的6个试样进行了测试,除试样1外,其他试样按照加载力从小到大依次定义为试样2到试样6。

二、学习策略与教学

学习者的学习有一定的方法、步骤和技巧,这些方法、步骤和技巧长期积淀就形成了各人的学习策略。影响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因素有很多,从宏观上讲,学习策略主要受两类因素影响。一类与学习者本人有关,另一类与学习环境有关。前者称为学习者因素,后者称为环境因素。学习者因素因个体不同而不同,主要根据个人的能力、个性、经历、年龄等不同而不同。环境因素包括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媒介、学习工具以及学习气氛等。多模态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主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运用多种媒介手段,以多种模态的方式向学习者输出信息流。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在这种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下也就发生相应变化。传统教学法运用的媒介主要是:粉笔+黑板+文本。教师通过粉笔在黑板板书,列出讲解内容,结合教材文本,让学生通过语言的表情达意功能掌握意义。而意义的处理需要句法规则、工作记忆以及语音解码等能力因素,句法规则的处理又需要一定的语言分析能力和检索记忆等延时加工能力(秦琴,娄峰),这就使得学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才能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而在多模态教学中,多种模态同时呈现,粉笔+黑板+文本+PPT+视频+音频,呈现给学生的是多渠道的信息流。学生在视频上看到文本里相关人物的表情、神态、姿势,在音频上听到文本里有关人物的语音、语调,切实感受到文本人物的喜怒哀乐,而不仅仅单从语言的分析理解获得意义。这种多元化的获取意义,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更适合知识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三、学习策略的分类

目前,对学习策略的研究也是多元化的。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策略作出概括。Stem把学习策略看作是泛指学习者所用方法的一般趋势或总体特征;而Wenstein和Mayer认为,语言学习的策略是学习时的做法和想法,这些做法和想法旨在影响学习者的编码过程;O'Malley和Chamot则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采取的技巧,方法或者刻意的行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易于回忆语言的形式和内容。总之,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认识,以及由此所采取的步骤、规则、方法和技巧等(张森,段然)。根据这些对学习策略的认识,信息处理理论将语言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O'Malley&Chamot(1990))。并根据认知策略的具体展现模式又将其具体划分为十五个策略类别:(1)重复策略;(2)归类策略;(3)演绎策略;(4)翻译策略;(5)拓展策略;(6)迁移策略;(7)推测策略;(8)记笔记策略;(9)利用关键词策略;(10)重新组织策略;(11)利用身体动作策略;(12)利用视觉形象策略;(13)利用声音表象策略;(14)利用上下文情境策略;(15)利用目标语资源策略(O'MalleyJ.M&ChamotAU,1990)。而 FreemanD L.则认为除以上这十五个类别以外,认知策略还应包含第十六类,即“询问策略”(Freeman D L.,2000)。以上的十六个策略直观地展示了认知策略与学习材料之间直接又密切的联系。这十六个策略除了文本学习策略外,还包括了观看视频,聆听音频所采取的学习策略,相对比较全面。本文根据多模态教学的特点,从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三个方面对多模态教学环境下学习策略的使用进行研究,并与传统教学方法下学习策略的使用加以比照。

四、多模态教学模式下的元认知策略

心理学家Flavell提出了“元认知论”。元认知就是指学习者对自己所学知识的认识以及调解这一学习过程的能力。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学习策略,学习者通过元认知策略调解控制整个学习过程,它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解策略。这是一种层次较高的学习策略,高于其他两类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杨坚定(2003)则将元认知策略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元认知策略实际就是指有目的使用元认知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监控学习任务,并对学习任务进行适时调整和有效评价,统领学习过程。在多模态教学方法下,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安排调整可以多渠道的获得。由于多模态教学采用文本+PPT+视频+音频+字幕等多种方式教学,学习者可以根据获得的多渠道的信息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单一靠文本制定计划时有可能畏难而降低学习任务。因为视频+音频+字幕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情境,也就是说学习者可以通过具体的场景情境来了解文本内容。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即以学习者为参与主体,通过实际情景或模拟情景的体验来获取经验或感受并进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抽象形成理论,并最终将形成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学习过程就是从体验开始,又到体验中去验证。这符合多模态教学的学习,观看视频可以获得最初的关于文本内容的理解,随着视频内容的进展,学习者发现其内容没有按照自己最初的理解推进,进而明白自己最初的理解有误。因而再度研读文本内容,以获取准确语义。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选择合适的视频内容,既紧扣文本内容,又能让学习者看懂听懂,并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调整自己的学习进程。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以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策略的采用显然多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策略。至少要用到视觉形象策略和声音表象策略,情境中人物肢体语言的解读还要用到身体动作策略。学习者个人的经历经验对这些策略的使用大有裨益,可以有效解读视频画面,促进文本内容的理解。在单一的文本意义的解读时需要一定的语言知识、百科知识和认知能力,没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能力对有一定难度的文本是难以理解掌握。而配有视频+音频的教学,使学习者通过视频+音频,从肢体语言及情境实物中获取意义。字幕的添加又为视频画面的意义作文字注解,使得文字意义与动态的画面意义相结合,文字意义的解码不再单单靠语言知识及相应的认知能力,而是助以具体的情境和场景来获得。所以在制定学习计划时,除了参考文本,还可以参照视频+音频+字幕,多维度的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制定更切合自己的计划。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是否准确,有没有曲解或误解,单一的文本阅读未必能及时反馈出曲解或误解之处,即使通过课堂学习,通过语言的聆听理解,语言本身的多义性和歧义性,加上学习者个人的认知能力,产生曲解、误解或理解不确切,在所难免。通过观看视频,情境场景的实物展现,人物肢体语言的提示,与学习者的文本理解形成比照,及时提醒学习者的理解偏差。促使学习者再度研读文本,获取准确语义。所以视频+音频+字幕的呈现可以让学习者监控自己的学习效果,及时作出调整和评价。多模态的教学可以使学习者多维度的利用元认知策略,更好的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作出更切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多维度的运用学习策略,是高效学习的重要因素,也是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多模态的教学可以促使学习者充分合理的利用多种学习策略,而不局限于文本学习策略。

五、多模态教学模式下的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直接用于语言学习活动的策略。Gagne认为,认知策略是一种技能,是由学习者内部组建起来、用于指导自身一切学习能力的技能,主要表现在对概念的调控和对规则的使用上(Gagne R.M.,1980)。张宗庆则将“认知策略”定义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完成设定的学习任务,根据目标语言蕴含的独特信息而选择使用的学习策略,也就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信息加工时所采取的一切行为,包括外显的肢体行为,也包括内显的心理活动。所以认知策略就是学习者对信息的处理和调控能力,包括对所得信息的有效加工、处理和存储。认知策略是学习过程中具体的用于学习的策略。显然,在多模态教学环境下,认知策略的使用多于传统教学环境下。因为在多模态输入中,多渠道的信息源并存,信息的获取必须通过多种模态的解读,并且对模态间的协调和内联有较强的感知和辨别能力。虽然需要对多种模态的符号进行解码、整理归纳,但由于多模态符号间的协调和内联是基于学习者的经历经验,学习者无需付出太多的认知努力,只要提取长时记忆中符号意义,归并到新的学习情景中。这是一个新旧知识结构融合的过程,学习者在融合的过程中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从外界选择性地知觉信息,然后主动建构并生成意义的过程。所以学习不仅是外部知识信息简单地输入、存储和积累的过程,而主要是一个新旧经验之间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显然,新旧经验交互作用,是基于学习者个人经历为基础,启动认知策略中的演绎策略、拓展策略、迁移策略、推测策略和重新组织策略进行经验间的比照、补充和扩展,形成新的经验并抽象为一定的知识结构。这些策略贯穿于常态化的生活中,学习者会在无意识中将这些策略运用于对多模态提供的信息进行解读,获取自身的认知发展。所以,多模态符号的情景化输入,可以激发学习者潜意识的运用生活经验及生活中常用的认知策略,而不仅仅是从学习的角度,仅运用文本学习的认知策略:翻译策略、记笔记策略、利用关键词策略、利用上下文情境策略等,虽然这些策略的有意识使用,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但局限于文本意义的获得和语言形式规则的获取,对基于百科知识和实际物质世界的文本意义,仅仅语言形式表象所反映的意义远远无法传递其蕴育的真正含义。更多的含意通过表情神态、身体动作、语音语调得以表达。所以,多模态教学环境下,基于实际的多种认知策略的使用,远远高于仅基于文本学习的认知策略的使用效果,并且策略的使用是无意识或潜意识的,比有意识的使用更易于掌握操作,也更为灵活,策略间的协调配合更为融洽,效果也就更好。同时,新输入的多模态符号体系,由于多种符号传递意义,较之单一模态输入有更大、层次更多的意义网络;解读时对不同模态符号采用的不同认知策略的转换,使得不同模态新旧结构之间的激活与联系增加,从而有效地扩展和强化意义网络,促使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变,提高学习效率。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策略的使用反映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儿童在学习初期往往使用单一的学习策略,随着学习的发展,逐渐多种学习策略并用。并在学习过程中发展新的学习策略。多种模态符号的输入,促使多种认知策略并用或转换采用,不仅认知能力在策略的并用或转换中得到提高,学习者自身对策略的使用特性及效果的认识也在提高,由于策略具有过程性,即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宋东清)。所以学习者通过长期对策略并用或转换使用,认识的加深,会促使策略的发展,形成新的更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的策略。比单一策略的使用发展得更快。学习策略还具有程序性,由规则和技能构成(宋东清)。多种学习策略的并用或换用,增加了不同学习策略间的规则和技能的比照,有利于学习者对不同学习策略的规则和技能的认识,不仅促进新的学习策略的形成和发展,更加深了学习者对一定的规则和技能的认识,对学习者认知能力的提高也大有裨益。所以,一般来说,学习策略的发展也随着学习的发展而发展,学习能力越高,所运用的学习策略也更为广泛。多模态的教学环境促使了多种学习策略的运用,也促使了学习策略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研究组学生各项院前急救得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4分的人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六、多模态教学模式下的社会情感策略

学习者的学习大多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和助学者(教师、专家、教辅人员、家长等)共同构成,他们之间通过共同的学习任务联系起来,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通过相互交流对话共享学习资源,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成员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动参与式学习。学习者即使在课下通过纸质或电子媒介等介质独自进行学习,学习的文本内容也大多是他人经验知识的总结或描述。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了解他人知识经验,丰富、充实、发展、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同时,加强了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建构了自己的认知观和知识体系。因此学习过程不是一个孤立、独自、与外部世界没有任何联系的过程。而是一个时时刻刻都与外部世界相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学习过程的分享性,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与他人交流分享的愿望,探讨学习中的问题。所以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交互式、合作性体现在其中。交互合作就会有社会情感的产生,学习中表现为社会情感策略的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孙波教授团队提出了7种基本学习情感类型:高兴、惊讶、厌烦、困惑、疲劳、专注及自信。从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可以划分为三种: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中性情感。在交互合作学习中,情感状态决定着学习过程。当对学习内容感到困惑时,就没必要再学习讨论下去,越讨论,越迷惑,继而会产生厌烦情绪,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而对学习内容很自信时,学习讨论就可以继续下去,深化巩固学习成果,使得学习者有获得感和成就感,增强了进一步学习的信心。所以社交情感制约着学习进程,正确使用情感策略可以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知识的输入方式主要通过语言传输,如果对语言规则语义的解码发生障碍,学习者产生困惑厌烦情绪,积极情绪转变为消极情绪,对后续学习有着负面影响。而在多模态教学模式下,多渠道的知识输入,音频视频的声音画面的输入,为语言的解码提供形象肢体、语音语调信息。这些肢体语言、声音信息,补充着文本内容的理解。并且,随着动态画面声音的输入,情景中活灵活现的人物行动和话语,也激发了学习者的模拟想像能力,让学习者产生表现欲,积极想参与学习交流讨论,展示自我,获取知识。活跃了课堂共同体的学习气氛,也加深了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氛围。使共同体内的成员在积极的参与意识下投入学习,主动进行体验式学习。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者大多担心知识不够丰富,低自我效能感,担心负性评价造成的低主动行为倾向及回避行为倾向(芮燕萍,冀慧君)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共同体成员间互动少,教学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反馈少,体验建构少,主要是记忆存储,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不强。同时,学习者在未能领会老师讲授的内容或未能掌握教材内容时,往往会产生焦虑心理,不能以一种坦然的心态投入学习中,影响着知识的吸取和加工。而多模态提供的场景使得学习者投入到情境中,在情境中获取知识,活灵活现的情境吸引了学习者的注意力,不再为没有理解某个句法规则或某个语义而产生焦虑心理。视频内容的推进,PPT的要点展现,老师的详述,激活了学习者的长时记忆,提取句法加工的有效成分,构建句法规则,并通过视频得到反馈,这些有效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多模态教学法充分利用社会情感策略,让学习者利用多种有效的社交情感策略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七、结束语

“多模态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强调培养学习者的多元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模态的信息输入进行学习。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较之传统教学模式有所不同。传统教学模式的信息输入渠道较之多模态教学模式相对较少,学习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也相对较少,学习策略使用受信息获取方式影响,获取方式越多,采用的策略也就越多。获取方式少,采用的策略也就少。多种策略的使用,学习时相互补充,促进意义的理解。同时,学习策略的使用是高效学习的体现,策略使用的越多,学习能力也就越高。多策略的使用,还可以避免学习过程中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O'Malley J M,Chamot A 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Oxford R 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Teacher Should Know[M].Boston:Heinle&Heinle,1997.

[3]秦琴,娄峰.多模态输入条件下二语意义-形式习得机制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1).

[4]邱瑜毅.基于社交化教学平台的大学英语学习策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5]芮燕萍,冀慧君.多模态听说教学对口语焦虑与课堂沉默的影响[J].外语电化教学,2017(12).

[6]王臻.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应用型院校大学英语学习策略体系构建[J].高教学刊,2018(22).

[7]武琳.大学英语学习者元认知策略使用差异[J].黑河学院学报,2018(2).

[8]薛耀锋,杨金朋,郭威,等.面向在线学习的多模态情感计算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2).

[9]张森,段然.大学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Abstract: The meaning is not completely reflected by the language itself.It can be embodied by a variety of non-verbal modalities.Sound,expression,and gesture can all reflect meaning.The multimodal teaching model provides a variety of forms of meaning expression.Since multimodal teaching provides multiple forms of meaning expression,the learning strategy in this teaching mode is different from the learning strategy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earning strategies mainly include three aspects:metacognitive strategy,cognitive strategy and social emotional strategy.The study analyzes the learning strategies under the multimodal teaching mode from these three aspects,and compares it with the learning strategies unde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It is found that the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the multimodal teaching mode is superior to the learning strategies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The use of it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learner's learning ability and improving the learning effect.

Keywords: multimodal teaching model;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earning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00X(2019)19-0187-04

*基金项目: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项目“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编号:2017101901)

作者简介: 操凤玲(1968-),女,汉族,安徽安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标签:;  ;  ;  ;  

多模态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策略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