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林区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萌出、患龋情况及防治的调查与统计论文_项剑虹,杨清岭

项剑虹 杨清岭

(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佳木斯 157011)

【摘要】目的:本调查是对牡丹江市林区 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齿 )的萌出、患龋、窝沟封闭、龋齿治疗等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方法:本调查采用整群、等比、分层抽样等统计学方法,对牡丹江市林区中的8所小学,选取其中1578 例儿童(7~9 岁)作为样本,对其六龄齿进行龋病调查。结果:总患龋率为 18.25%,其中女生为22.07%男生为15.01%(χ2=13.10,P<0.005),女生的第一恒磨牙萌出率为96.41%,男生为94.14%,充填率则非常低,只有5.97%,窝沟封闭率更低,仅仅1.58%。结论:儿童六龄齿龋坏率较高。建议各校重视儿童六龄齿的早期防治,增加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类课程,实施窝沟封闭及龋坏填充。

【关键词】六龄齿;第一恒磨牙;萌出;龋病;窝沟封闭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3-0226-02

人类在六岁时萌出的第一颗恒磨牙称为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齿”,其对后期牙合建立及颌骨的发育至关重要。本调查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调查分析了牡丹江林区7~9岁儿童六龄齿萌出、龋齿及窝沟封闭情况。随机选取了牡丹江林区中8所小学的1578名儿童作为观察统计对象,现做如下报告。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样本来自牡丹江林区8所小学(大海林林业局一小二小,东京城林业局一小二小,海林林业局一小,柴河林业局一小,穆棱林业局一小,林口林业局一小)7~9周岁的1578名儿童,其中男823例,女725例。

1.2方法

本调查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龋齿调查的统一诊断标准, 检查第一恒磨牙(六龄齿)的萌出、龋齿、龋坏填充及窝沟封闭情况。

1.2.1质量控制 本次调查人员均为牡丹江市林业中心医院的口腔科医生,通过一次性试验、Kappa值大于0.6者。统一使用一次性器械盒。

1.2.2检查标准 牙齿的颜色、形状、质地的改变,在第一恒磨牙的窝沟和光滑面颊侧有无壁部软化及釉质脱矿等现象,使用一次性探针检查时是否有迟滞感,包括曾有龋病史并已填充的牙齿。 未萌牙包括未完全萌出牙。

1.2.3评价标准 患龋率=患龋人数/受检人数×100%;龋均=龋齿、失牙、补牙之和(DMF)/受检人数;龋齿充填率 =龋齿充填牙数/患龋牙数×100%,窝沟封闭率=窝沟封闭牙数/(受检牙数-未萌牙数)×100%,萌出率=萌出牙数/受检牙数×100%,受检牙数=受检人数×4。

1.3统计方法

本调查采用EPI-6统计软件录入数据,SPSS 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 该地区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

如下表1所示,总患龋率18.25%,男患龋率为15.01%,女患龋率为2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0,P<0.005)

2.3 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及萌出情况

调查中7~9岁儿童的第一恒磨牙总萌出率为97.51%,男生为97.10%,女生为98.00%,经检验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25,P<0.05)。儿童的第一恒磨牙萌出率均较高,为97.51%,但窝沟封闭率很低,总计仅为1.33%,由此可以得出孩子家长对“六龄齿”缺乏了解,绝大多数家长没有保护“六龄齿”的意识。

3.讨论

第一恒磨牙对儿童颌骨的生长发育和牙咬合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家长对儿童牙齿知识严重缺乏,他们并不清楚第一恒磨牙萌出后即是终生使用不再更换的牙齿,而是误认为是乳牙,导致重视程度严重不足[1]。且儿童喜欢吃黏性食物和甜食更加剧了第一恒磨牙的龋坏,其中甚至有部分导致第一恒磨牙的早失[2]。

本调查以牡丹江市林区8所小学1578例7~9岁儿童为样本,其中男生853例,女生725例。样本中第一恒磨牙患龋病例总计288例,患龋率18.25%,龋均0.37.其中经检验,女生患龋率明显高于同龄男生(χ2=13.10,P<0.005),因此合理推测,该结果与女生更喜食用甜食有关。

在本调查中,发现牡丹江市林区第一恒磨牙的龋齿充填率低至5.97%(男女生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由此合理推测,家长对“六龄齿”了解较少,很大可能误将第一恒磨牙认为“乳牙”,可以更换。因此忽视了对“六龄齿”的保护,导致龋齿的发生和发展。另外本次调查中发现了2例由于龋齿导致第一恒磨牙早失的病例。

由于第一恒磨牙窝沟较深,牙刷难以通过裂隙深入到牙齿窝沟底部,导致各种食物残渣和各种菌斑阻塞沟口,进而发展为龋齿[3]。因此窝沟封闭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预防第一恒磨牙龋齿发生的方法。

本研究结果表明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率高,并且充填率和窝沟封闭率都非常低,因此应大力加强儿童及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及预防龋齿教育,积极普及窝沟封闭的必要性,有效降低儿童的龋齿率。

【参考文献】

[1]梁立,李潇,萧锐等.北京市海淀区2880例6~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萌出及患龋情况调查[J].北京医学,2008,30(7):421-423.

[2]续美如,贾利,王德伟.北京市海淀区1009例6~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龋患及防治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405-406.

[3]吴迪,李文艳.青岛某区小学生第一恒磨牙龋患率及防治现状[J].现代 预防医学,2004,31(4):585-586.

论文作者:项剑虹,杨清岭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

标签:;  ;  ;  ;  ;  ;  ;  ;  

牡丹江市林区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萌出、患龋情况及防治的调查与统计论文_项剑虹,杨清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