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应该加以重视,在进行项目管理时,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采取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管理的控制等措施,实现项目管理的有效应用,进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健康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项目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1项目管理的内涵
项目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在项目有限的条件下,高效率的完成工程项目的目标,项目管理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对项目进行合理的组织和策划,并且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体制,以此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可以顺利实施,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使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得到正常的发挥。一般项目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项目管理分为不同的阶段:①要对建筑工程的项目进行前期的调查,制定详细的研究报告,确定项目的可行性,之后要将报告提交给决策层,审核通过之后,要进行分析和策划,进而制定相应的项目计划与项目进度,在制定项目计划时,要对工程的建设成本、风险等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②组建相应的项目团队,并且要对项目管理的具体职责进行划分;③要对项目以及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查看项目管理的总体效果。通过项目管理可以保证施工过程井然有序,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发挥项目管理的最大价值。
2 必要性
项目管理理念是一个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式管理模式,包含的方面有很多,例如:生产、技术、质量管理,安全、合同管理等方面,只有对各个方面节能综合的考虑,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性,建筑工程各项施工环节可以有序的展开。另外,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逐渐面临着大规模、高风险、低成本、短工期的建筑工程特征,这样施工单位在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方面,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建筑工程管理的要求也会相对较高。因此,在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现代化、先进的管理理念,然而项目管理理念作为现代化、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筑行业将其运用到其中,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保证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使建筑行业与现代社会的的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
3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有效应用
3.1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是提升项目管理效率的首要因素,现在许多工作人员都抱着拿固定工资的传统观念,在实际的施工中并不具有管理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散漫、懒惰、偷工减料等行为,在工作中不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管理的正常实施,另外,一些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普遍较低,管理形式过于形式化,在实际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现状,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要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理论知识为目标,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施工单位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以此来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并且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对表现优异的员工要给予薪资福利、额外假期等奖励,而对于一些表现不好的员工要给予批评教育,以此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保证项目管理可以顺利实施。
3.2组织建设
项目管理法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以及综合性,需要建筑单位的各部门做好组织建设,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涉及的各个部门都可以正常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建筑单位需要构建组织机构,在施工之前,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各部门通过协调沟通实现组织管理;然后,确保组织正常运行,在组织机构构建成功之后,组织机构需要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建议,比如,在施工图纸中存在一些不符合实际状况的内容,组织机构需要及时辨别出这些内容,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和调整措施。总的来说,组织建设是将监督建筑工程施工和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作为目的,解决实际施工存在的问题,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3.3明确建筑工程的项目负责人
一定意义来说,项目管理法能否得到有效的使用取决于该项目的有关负责人。一般来讲,对该项目具有相当指导作用的人员就是该项目的负责人,一般采用经理负责制度。因此,对该项目具有首要责任的人员就是其第一负责人———经理。从这方面来说,一个合格的负责人必须要具备相应的特质。①应具有一定相关经验以便在应对突然的问题时能够给与具有一定价值的建议。②应具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这才有条件保障其能在合乎法律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相关的活动。③应具有一定的积极学习知识的上进心,以便及时了解当前社会需求并及时更新其本身具有的知识库,与不断发展的社会大背景相适应。
3.4强化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查
建筑工程质量检查的环节应该包含施工前期、施工过程以及交付前的准备。施工前应当对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原材料的质量是否达标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施工单位要成立专门的材料采购部门,确立主材管理人员。对每一次工程的供货商资质进行严格审查,保所选材料的质检合格。在材料进场时,必须要安排技术人员和质检员在场验收,对材料的出厂证明、合格证书、批次、检验报告等一一检查,保证所有程序一个不被落下,检查合格的材料才能投入到后续的项目建设中;同时,根据建筑法中的相关要求,对于达到一定批次、一定量的材料要进行必要的复检,在监理或者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取样检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核对进度,对变更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交付前的准备,在每一个分布分项工程开始之前,要进行工序交底检查,交底检查无误并形成书面性材料留底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序,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没有安全质量隐患。
3.5规章制度
基于项目管理法制定的规章制度,需要包含建筑工程的规划、成本控制、质量监督以及责任落实这四个方面,从而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而言,建筑单位需要制定如下规章制度:(1)安全管理制度。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安全是项目的首要任务,建筑单位只有在安全施工的基础上,才会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经理需要和技术人员、施工图纸的设计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全面且深入地了解施工现场的状况,明确施工技术的重点和难点,结合以往的施工和管理经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2)文明施工制度。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建筑单位需要在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文明施工制度,明确规范性和效率化的施工流程,避免施工过程的原料损耗,减少施工成本。与此同时,文明施工制度能够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与企业认同感。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现阶段建筑工程已经成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不断提高,建筑工程为了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建筑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项目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进而使工程的质量和水平满足人们的需求。以上内容就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荣涛.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居业,2016(11):122-123.
[2]彭梅.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20):247.
[3]于德军.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化建设,2016(06):170.
[4]廖健涵.基于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J].江西建材,2016(08):272-273.
[5]黄利卿.浅议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16):157-158.
论文作者:吕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项目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