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观察论文_孙强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071000

【摘要】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治疗一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水肿及血肿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脑组织中血肿的吸收,在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尼莫地平;依达拉奉;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内科常见疾病,发病突然、进展快、预后差、死亡率较高。目前临床多认为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是脑出血后脑血肿四周的水肿。相关研究发现,患者发病后脑内的血肿对脑组织产生压迫和损害导致脑水肿形成;另外,脑水肿的形成与脑出血后氧自由基的产生具有密切关系[1]。尼莫地平可有效减轻患者脑水肿,依达拉奉是自由基清除剂的一种,可有效清除自由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减少患者死亡率,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探讨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我院对9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经颅脑CT证实。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分布为52-84岁,平均年龄为(63.5±2.1)岁;患者发病时间为1-28h,平均为(8.5±1.2)h。23例患者伴有意识障碍;其中24例左侧基底节出血,9例左侧丘脑出血,6例右侧基底节出血,6例右侧丘脑出血。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分布为51-85岁,平均年龄为(63.2±2.4)岁;患者发病时间为1-26h,平均为(8.4±1.4)h。22例患者伴有意识障碍;其中23例左侧基底节出血,8例左侧丘脑出血,8例右侧基底节出血,6例右侧丘脑出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脑出血治疗,包括吸氧、降低颅内压、降血压、卧床休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10mg尼莫地平10mg+500mL5%葡萄糖及30mg依达拉奉+100mL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每天2次,治疗一个月为一疗程,尼莫地平静滴10天后改为口服,每天3次。在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血压进行动态监测,是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2]。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肿体积及水肿带体积、神经功能进行评价,血肿及水肿带体积根据颅脑CT检查结果及影像医师计算得出;神经功能的评价应用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价。疗效判定:患者意识转为清醒,精神及语言表达恢复,瘫痪肢体肌力提高至I-II级,血肿量减少10mL以上且明显液化,水肿带减少一半以上为显效;患者意识转清醒,精神及与炎表达有所改善,瘫痪肌体肌力提高至I级,血肿量减少5mL以上且明显液化,水肿带减少20%以上为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变甚至恶化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6.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进行检验,P<0.0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水肿、血肿体积及NIHSS评分的比较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水肿及血肿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水肿、血肿体积及NIHSS评分的比较(x±s)

3.讨论

高血压性糖尿病发病较急,进展迅速,死亡率较高,抢救存活者也存在各种后遗症,对人类的健康及生命产生严重危害。临床研究认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是引起患者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3]。发病早期患者脑内血肿可对周围脑组织产生压迫和损害,从而出现水肿,水肿与自由基的产生息息相关。因此,消除自由基,减轻脑组织的损伤对治疗脑出血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常规治疗脑出血的措施主要包括吸氧、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降颅压等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治疗效果欠佳[5]。

作为总钙离子拮抗剂的一种,尼莫地平脂溶性较强,可有效通过血脑屏障,对神经元细胞及脑血管产生作用,可有效缓解脑血管痉挛,有利于脑血流的增加及脑循环的改善,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脑血肿的吸收。依达拉奉是自由基清除剂的一种,对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较高,可有效清除脑组织中的自由基,将神经元及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降至最低。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依达拉奉治疗脑水肿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改善[5]。本组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方式,在此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肿及血肿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该治疗方案可促进闹血肿的吸收并减轻水肿带,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显著,在有效减少患者脑组织血肿及周围水肿体积的同时促进了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广生,许家佳,徐俊,等.不同降压药物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03):278-281.

[2]王静,田西菊,张东素.尼莫地平联合立止血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226-3230.

[3]王占芬.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内科保守治疗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10):171-172.

[4]陈岩,郑境効,方向,等.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S-100蛋白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25(05):385-387.

[5]庄绪娟,李春华,江毅.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24(05):399.

论文作者:孙强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  ;  ;  ;  ;  ;  ;  ;  

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观察论文_孙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