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床边摄片的带教体会论文_高伟,刘浩,丁力,周啸虎,张子齐(通讯作者),卢铃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 医学影像科 江苏 南京 210006)

【摘要】 目的:针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使用移动式数字化X线摄影(DR)进行床边摄片检查时所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并制定解决方案。方法:带教放射科实习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在重症医学监护室(ICU)使用移动式DR对病人进行仰卧前后位胸部摄片。结果:在带教过程中发现实习生存在以下问题:(1)对移动式X线机的无线平板探测器及操作流程不熟悉。(2)对ICU病人监护设备的导线或治疗用导管、导丝认知不足。(3)无菌观念不强。(4)X射线防护意识较差。结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是从学生到影像科技术人员的过渡阶段,实习生在实习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具有共性,作为带教老师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确保实习质量,保证实习计划圆满完成。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移动式DR;实习带教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350-02

Teaching Experience of bedside radiography for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interns

Gao Wei, Liu Hao, Ding Li, Zhou Xiaohu, Zhang Ziqi, Lu Lingquan.

Department of Radiaology, NanJing Hospital Affiliated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 Nanjing, Jiansu 210006,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for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interns’ common problems of bedside radiography by mobile digital X-ray radiography (DR) and develop solutions. Methods The interns were taught to examine patients with supine and anteroposterior chest radiography by mobile DR in Intensive medical Care Unit (ICU). Result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of interns were found in teaching process: unfamiliar with the wireless flat panel detector of mobile X-ray machine and the operating procedures, lack of the knowledge about monitoring equipment wires and the catheter and guidewire in therapy in ICU, not strong in aseptic conception, weak awareness of X-ray protection. Conclusion Teachers should be able to detect problems, common in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practice as a transitional phase from students to radiology technicians, develop solutions to ensure the practice quality and complete the internship program.

【Key words】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Mobile Digital X-ray Radiography; Intern Teaching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三甲医院X线检查已基本实现数字化。移动式数字化X线摄影(DR)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立刻能获得所需影像等优势,已成为临床对危重病人进行胸部X线检查不可替代的一项方法。移动式DR检查与原有的CR在成像原理、影像设备以及操作方法上有很大的区别。先进的影像设备和技术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素质也相应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在使用移动式DR进行床边摄片检查时出现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制定解决方案。使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在医院实习阶段能够更全面的掌握此项影像检查技术以及相关的临床知识。

1.材料与方法

1.1 实习人员

对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依次进入我院放射科实习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共22人(男生6人,女生14人)进行带教.其中南京医科大学6人,徐州医学院2人,苏州卫生技术学院2人,南京卫生学校6人,安徽省铜陵卫生学校6人。每个学校实习生均在普通放射科实习三个月,然后进入CT、MRI实习点。

1.2 设备

西门子Mobilett移动式X光机或岛津R-20CA 100MA移动式X线机,美国CARESTREAM DRX-1(14X17inch)平板,图像显示与储存为THINKPAD笔记本电脑,床边DR摄片操作系统由北京柯欧锐医疗器械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 检查方法

所有病人均为ICU的重症监护病人,常规取仰卧前后位胸部摄片,焦片距为100cm,中心线以胸骨体中点为中心垂直入射,摄片条件为60~65KV 5~6.5mAs,必要时加拍侧位片或斜位片。

1.4 移动式DR工作流程

在笔记本电脑内录入病人信息,打开DRX-1 DROC中的工作列表,选择并确定所要检查的病人,将移动式X线机设定摄影条件,曝光,并获取有效图像。摄片结束后打开DRX-1 DROC中的图像卡,根据临床的需要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将处理好的图像,通过节点上传至PACS

2.结果

22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在ICU进行床边DR摄片检查时存在以下问题:(1)对移动式X线机的无线平板探测器及操作流程不熟悉。(2)对ICU患者监护、治疗设备的导管和导丝认知不足(3)无菌观念不强。(4)X射线防护意识较差。

表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进行床边DR检查出现的问题

3.讨论

医学影像技术学是一门理、工和医学相结合的专业学科。近年来医学影像技术发展迅速,各种高精尖的医学影像设备不断应用于临床[1]。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实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单纯验证在校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将课堂上所学的医学影像技术知识灵活应用在临床工作中,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更快、更好的掌握新设备,新技术,以适应未来就业的需求。

通过带教本组实习同学进行床边DR检查工作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发现:(1)对移动式X线机的无线平板探测器及操作流程不熟悉。本组有18位学生对我院CARESTREAM DRX-1暗盒式无线平板探测器(2008年法国巴黎JFR展览会首次亮相,我院于2012年购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熟悉,在对病人进行床边检查过程中不会使用无线平板以及如何连接主控电脑进行摄片,通过了解得知学生在校学习《医学影像技术学》这门专业课时,课本内容里只阐述了固定式平板探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未提及无线平板探测器,因此对这种新型平板探测器较陌生。同时也发现部分学生不了解移动DR摄影的工作流程。解决方法:查阅相关CARESTREAM DRX-1暗盒式无线平板探测器的资料与文献,结合我院床边摄片的工作流程制作移动DR摄影的PPT课件,在实习同学进行床边DR工作前通过多媒体进行小讲课(每次授课30分钟,实习同学讨论提问10分钟)在讲课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图文并茂。通过图像的形象思维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增加感性认识。做到先讲授后实践,这样不但提高床边检查成功率,而且还保持了学生对影像新技术、新设备的浓厚兴趣。(2)对ICU患者监护设备的导线或治疗用导管、导丝认知不足和无菌观念不强 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的病情较重或者是重大手术后入ICU监护,病人常需要一些监护设备来辅助诊断与治疗,而且此类病人基本都需进行体内置管。这些监护设备及体内置入的管、线位置是否正常,对ICU病人的救治至关重要。ICU常用的管、线主要有:鼻饲管、中心静脉导管、PICC管、气管插管以及气管切开插管、胸腔引流管、心脏起搏器、心电监护仪、血透机等[2]。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实习生在校理论学习和见习期间几乎没接触过ICU病人,对病人所用设备及体内置管不了解,常误以为是病人身上的异物或不能通过X线图像帮助临床医生对导管、导丝的类型以及位置是否正确进行判断。由于我院心胸外科已开展心脏移植手术,对术后病人进行床边摄片要实行无菌操作,对预防术后医源性感染非常重要。在带教过程中发现实习生不会正确穿无菌隔离衣和戴无菌手套,对无线平板和移动床边机的球管头不知道需要无菌隔离。由于我科实习生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对临床知识学习较少,未系统学习过无菌操作,因此本组此类问题发生率较高。解决方法:(1) 在ICU进行床边摄片带教时,与ICU医生配合,通过病人体外的监护设备和胸部X光片里含有导管、导丝的图像对实习生进行教学,以达到其认知的地步并能够明确其功能和作用。(2)在进入无菌病房前,请ICU护士对实习生进行无菌操作的规范化培训(一般20分钟),并进行穿隔离衣和戴无菌手套的实际演练,做到人人过关。3.X射线防护意识较差 放射线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使人体细胞分子发生反应,引起机体组织损伤、代谢紊乱等生物效应。其危害特点(1)确定性效应:直接杀死细胞,与剂量大小有关.(2)随机效应:具有潜伏性,与剂量大小无关,导致细胞改变,但并未杀死。主要出现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3]。ICU病人病情危重且变化较快,有时经过治疗或抢救后,一天内要进行多次摄片观察病情变化,对此类病人的防护尤为重要。在带教过程中发现实习生在对病人进行床边胸部摄片时,多数考虑到的是自身的辐射防护,而对病人摄片部位以外的敏感区域(主要是甲状腺、晶状体和性腺)并未采取防护措施,同时也没有考虑到周围不能离开的重症病人以及在病房里工作的医生和护士(由于ICU的病人病情多较危重,医护人员随时会对病人进行治疗和抢救,有时进行床边摄片时医护人员不能撤离摄片区域)。解决方法:(1)床边摄片前对实习生结合课本进行放射线对人体危害的知识培训。(2)对病人进行床边摄片时,要遵循放射实践的正当化、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制的原则[4]。在制定摄片条件时要采用合理的曝光量,缩小照射野,适当增加焦片距。(3)进入ICU后告知要使用铅护具对被检查的病人敏感部位进行防护,使用移动屏风对周围不能转移的病人进行屏蔽防护,如有医护人员正在对同病房其他病人进行抢救和治疗而不能离开摄片区域的,要告知其穿铅衣进行防护以免造成辐射伤害。

通过对本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在ICU进行床边检查带教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我们认为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发展较快,对影像技术专业的带教老师也提出了新要求,带教老师不能固守原有的临床经验和工作方式,也应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并且多与临床交流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既要求学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传授学生在校学习不到的临床知识和经验,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方案,为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尽力培养满足各级医疗机构所需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燕凌,张瑞平,张进.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年3月,12(3)306.

[2]高鹏,周全,刘晖等.床边CR胸片对ICU患者监护治疗设备位置的评价[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年10月,24(10)1354-1356.

[3]燕树林,王鸣鹏,余建明等.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上岗考试指南[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96-97.

[4]燕树林,王鸣鹏,余建明等.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上岗考试指南[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102-103.

论文作者:高伟,刘浩,丁力,周啸虎,张子齐(通讯作者),卢铃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1

标签:;  ;  ;  ;  ;  ;  ;  ;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床边摄片的带教体会论文_高伟,刘浩,丁力,周啸虎,张子齐(通讯作者),卢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