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成长”与“顿悟”主题探析论文_尹来莹

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成长”与“顿悟”主题探析论文_尹来莹

(哈尔滨金融学院商务英语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基金项目: 2018年度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犹太人的困境与自救——论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人物与多重母题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WY2018080—C

摘要:美国犹太文学是美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二战后,犹太裔的美国作家更是异军突起,佳作不断。在这些作品中,“个人成长”与“精神顿悟”是被反复书写的主题,本文就将通过对《麦田里的守望者》和《雨王汉德森》两部作品的主题分析,解读犹太作家对于民族发展与未来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犹太文学;成长;顿悟

导语

二战后,犹太裔作家异军突起,雄霸美国文坛。他们的成就令人瞩目,受到了广大读者和文学评论家的广泛关注。在二战后的犹太作家作品中,“个人成长”与“精神顿悟”是被反复书写的主题,这两个主题不仅触及了战后犹太民族面临的困境,而且反映了犹太作家对于民族发展与未来的哲学思考。作为移民民族,犹太人在美国的生存与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犹太人就遭受到了美国主流社会的第一次反犹高潮,之后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又爆发了第二次反犹高潮。即使二战后,“排犹”现象也未消除。面临危机,作为普通民众代言人的犹太作家认识到,只有通过自身成长与精神顿悟,才能实现本民族的长远发展,构建犹太民族在美国更好的未来。本文就将通过对《麦田里的守望者》和《雨王汉德森》两部作品的分析来解读“个人成长”与“精神顿悟”这两个主题。

一、“个人成长”主题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籍犹太作家J·D·塞林格于1951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作为二战战胜国的美国,在战后其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的精神生活是一片荒原。随着商业化的发展,利益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的首要关系,思想关系与情感关系退居其后,虚伪的作风愈演愈烈,而“纽约”作为美国实利主义社会的一个典型代表,它象征着最“假模假式”的一切。《麦田里的守望者》就是在这个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小说主人公霍尔顿是一名16岁的青年,出生于美国一家富裕的中产家庭,父母老师都希望他能努力读书出人头地,而他却不愿读书并厌烦学校里的一切,在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后,为了避免父母的责问,他独自一人在纽约游荡了三天。在这三天时间里,霍尔顿放任自我,选择随波逐流放荡地生活,去夜总会,泡酒吧,甚至招妓,但这些活动都没能排遣他的寂寞,反而让他觉得更加不快乐。最后他决定离家出走去西部谋生,又因为妹妹的执意跟随而放弃了自己的计划,和妹妹一起回到了家中。

这部小说着重刻画了青少年在成长中经历的迷茫与烦恼,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一个青少年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反映了二战后美国青少年矛盾混乱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和处境。二战结束后的美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同时,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家长只注重为孩子提供富足的物质生活,却忽略了孩子的精神世界。虽然霍尔顿生活在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中,但家长提供的物质条件并不能让他感到幸福和满足,他需要与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让父母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进而破解他成长过程中的迷茫与彷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孤寂、痛苦的内心世界无人倾诉,他在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后决定独自去认识、探索成人世界,但在纽约流浪的经历只是让他更加清晰地认清了社会的虚伪与丑恶,感到了更加的压抑与失望。因此,他无比向往纯洁的童真世界,同妹妹说到“要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保护在麦田中奔跑的孩子,”以免孩子们不慎跌落悬崖。这里,与其说是保护孩子,不如说是保护纯真者不受商业社会的腐蚀而迷失自我,这是霍尔顿不满社会道德堕落的内心写照。在霍尔顿对现实失望之后,他决定去西部流浪,并把这个决定告诉了他的妹妹菲比,出乎意料的是,菲比一定要与他同行,他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出于爱护妹妹的责任感,只能放弃了自己伟大的计划,与妹妹一起回到了家中。成长是一个孤独且艰巨、痛苦而无助的历程,霍尔顿经过了最初的失望与反叛,最后在责任感的召唤下开始正视现实、回归现实,经过这一系列的变化,他终于突破了自我,实现了个人的成长。

二、“精神顿悟”主题

《雨王汉德森》是二战后美国犹太作家中的杰出代表索尔·贝娄的代表作之一,作品描述了主人公汉德森为了摆脱精神生活的空虚深入非洲腹地去寻找答案,经过一系列的历险实现了精神的顿悟的故事。美国犹太作家发现,犹太个体在现代美国面临诸多困惑,如社会道德的堕落、无处不在的异化以及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这些困惑使人们陷入了严重的精神危机,小说主人公汉德森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汉德森出身名门,拥有大笔财富,但精神生活比较空虚,看不到生活的意义,因而导致了他内心极其的焦虑。在焦虑中,汉德森不时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来发泄自己内心的苦闷和烦恼,如在海滩上用弹弓打玻璃瓶引起旅客的极大不满;蔑视犹太人的宗教禁忌,在祖先高贵的庄园里养满了猪;还当着妻子朋友的面,像陌生人一样和她打招呼,装出自己对前妻一片忠心等。然而这些叛逆行为并没有缓解他内心的不满,焦虑甚至加速蔓延,其“心里有一个声音在不停地呼喊: 我要,我要,我要!啊,我要! ”在这种内心的渴求下,他踏上了去理想中的净地——非洲大陆的旅程。这不是一次普通意义的旅行,而是一次寻找生命真谛、重获新生的精神顿悟之旅。在非洲两个部落的经历让汉德森逐渐认情了生存的本质,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尤其是在瓦利利部落,他因在祈雨仪式中独自搬起了雨神门玛像而获得了雨王的称号,并且和达孚国王相识、相知。达孚国王可以说是汉德森的精神导师,正是在达孚国王的言行感染下,汉德森才实现了精神的顿悟,明白了生命的真谛,能够勇敢的面对困境,不再逃避,最后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关爱重返家园。

结语

上述两部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在当代资本主义物质富有表象之下个体精神世界的空虚与贫乏,充分地体现了两位作家的人文关怀——只有通过“个人成长”与“精神顿悟”才能提升民族的精神境界,实现民族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进而弘扬民族文化、构建民族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M].孙仲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2]索尔·贝娄.雨王亨德森[M].蓝仁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杨霞.走向成熟——霍尔顿·考尔菲德的人物特点分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01).

[4]尤广杰.人生价值的探寻——析《雨王汉德森》中汉德森的心路历程[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2).

作者简介:尹来莹(198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翻译研究及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论文作者:尹来莹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成长”与“顿悟”主题探析论文_尹来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