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论文_李亚梅,付婧,冯荣建,田金艳,黄林,余茜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四川 成都 610072)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2人。常规组:实施神经内科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共治疗2周。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有效率98.08%比常规组80.77%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功能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功能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临床价值高,即可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还可提高肢体运动能力。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4-0028-02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o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Li Yamei, Fu Jing, Feng Rongjian, Tian Jinyan, Huang Lin, Yu Qian.

Sichu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Chengdu,Sichuan 61007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o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104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recrui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2 patients respectively. Routine group: basic treatment of neurology department: observation group: along with early comprehensive d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lasted two weeks. Resul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routine group(98.08% & 80.77%)(P < 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life function score and motor function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two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 (P < 0.05).

【Key words】Acute ischemic stroke;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clinical effect

诱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因素为血栓阻塞脑血管,中老年是此疾病高发人群,因为老龄化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呈递增趋势。对此病早期治疗单纯应用神经内科治疗方法并不理想,越早进行康复治疗对患者预后更好。所以,对其应用正确、合理的综合治疗措施有着重要意义[1]。因此,本研究中对我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共10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组52例。

常规组,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58至85岁,平均年龄(72.65±2.54)岁。

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59至86岁,平均年龄(72.70.5±2.60)岁;一般资料两组患者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剔除标准

纳入标准:(1)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3)可积极配合医护人员。

剔除标准:(1)肝肾功能异常;(2)精神系统疾病;(3)血液传染性疾病;(4)进展性脑卒中。

1.3 方法

入院后,常规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例如抗凝、营养神经、改善循环以及溶栓治疗等。治疗时间为两周。

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病史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制定合理康复计划,辅助患者活动关节,每次活动关节6~8次,指导患者握手锻炼频率,早晚1次。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从而促进患者机体血液循环,增强免疫能力。对长时间卧床患者,指导其上肢体训练与坐位训练,合理实施肌肉锻炼,特别是伸舌头、鼓腮以及对口型等动作,每次锻炼8~10次。根据患者以往饮食习惯,对其进行调整,制定合理饮食计划。应用图片或者卡片对患者进行记忆训练。每天治疗1次,一周5天,治疗两周。

1.4 观察指标

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为治愈:患者肌肉恢复理想,没有出现肌肉收缩的情况,可抵抗阻力和重力;显效:患者肌肉有所恢复,肌肉轻度收缩,可抵抗较小的阻力和重力;无效:患者肌肉功能无改善,肌肉收缩的情况比较严重,不可抵抗阻力和重力。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与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8.08%高于常规组的8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n(%)]

3.讨论

中老年人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率非常高,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偏瘫、肢体障碍等情况,降低患者生存质量[2]。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开展治疗主要是以神经内科治疗为主,但是对患者整体治疗想效果并不理想,无法得到患者与医师的认可与满意。而对患者及时开展综合康复训练,将主动训练与被动训练相结合,促进受伤的中枢神经系统重建与恢复,刺激大脑皮层[3]。而且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肌腱痉挛与肌腱挛缩情况,从而提升肢体运动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的康复[4]。

通过此次研究中得知: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功能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单纯实施神经内科基础治疗[5]。

综上所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临床价值高,即可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还可提高肢体运动能力,提高脑卒中的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杰,金玉萍,许鑫,等.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脑梗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J].康复与保健,2018,12(194):39-40.

[2]李浅峰,王玉龙.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脑梗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173-174.

[3]王帅,衣永尚,任书亭.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运动能力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8):161-162.

[4]宋东庆,李淑景,王玉春,等.早期康复治疗在ICU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2):171-173.

[5]卫芳芳.观察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6(20):4191.

论文作者:李亚梅,付婧,冯荣建,田金艳,黄林,余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7

标签:;  ;  ;  ;  ;  ;  ;  ;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论文_李亚梅,付婧,冯荣建,田金艳,黄林,余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