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消防安全管理论文_谢勋

地铁车站消防安全管理论文_谢勋

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大、中型城市相继规划了轨道交通网络。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大中城市交通拥挤的最佳途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地铁疏散出口小、环境相对比较密闭,电气系统复杂、人员密集等原因,各国地铁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地铁火灾的发生会造成较为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情况,所以,地铁部门要不断完善消防管理体系,注重对地铁消防安全的管理工作质量。鉴于此,文章研究了地铁车站消防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车站;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1 地铁火灾特点

1.1起火源多,隐蔽性强

地铁存在电气、用火不慎、放火、自燃、吸烟等起火源。为了保证环境舒适度以及运营的安全,地铁布置了大量的电气系统、设备以及电缆。如果终端电气设备由于某种原因发生短路,引燃可燃物,就很容易引发火灾。

1.2易产生有毒烟气

地铁乘客随身携带的包裹,站台的便利店出售的期刊杂志以及站厅、站台、轨行区的广告牌,大都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属可燃、易燃物品。这些物品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有毒、高温烟气。烟气在火灾时会迅速扩散,易造成人员吸入有毒烟气死亡。

1.3疏散困难

一般车站的安全出口设置为 3 ~ 6 个,数量有限,而地铁内部的乘客密度则非常大,加上人员年龄、心理素质层次不齐,火灾时易出现混乱,造成拥挤踩踏伤亡。另一方面,地铁属于地下空间,火灾烟气一部分通过排烟口排出,一部分顺着疏散通道向地面蔓延。由于烟气的运动速度远比人员疏散速度快,在烟气运动方向和人员疏散方向一致的情况下,疏散人员易吸入烟气,造成不可逆的人身伤亡。

1.4高温高热,扑救困难

地铁属于地下建筑,相对室外建筑,缺少直通室外的门窗,比较密闭。火灾产生的烟气不易排除,热量容易积聚,温度上升快,高温可达 800℃ 以上,不但不利于对火势的控制,同时对人体也会造成较大损伤。

2地铁车站消防安全管理策略

2.1地铁车站要对消防责任和相应的责任区进行划分

由于地铁车站内设置了很多的消防设备,不同设备往往是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因此在操作和技术标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很多新型的消防器材也在不断的投入使用,要求操作人员要及时掌握新设备的操作。所以为了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需要合理划分消防区域,并配置相应的器材,对消防责任也要明确的划分和界定,并落实到人,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对火灾进行控制管理。地铁运营单位应动员全体人员加入到消防管理工作中来,并对各自划分的范围进行相应的消防管理。运营单位可以以部门为基础,对消防区域进行划分,由各部门组织对责任区域进行巡查,并对区域内的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各专业部门要设置专门的巡查人员,并对其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消防基础知识,能够有效识别消防隐患。此外还要组织其他站内工作人员每隔两小时对地铁车站进行以此检查,以防止发生火灾事故。在划分消防责任区域时要对地铁车站内的建筑结构有充分的了解。特别是有些地铁车站内包括了站厅、展台、列车轨道区域、设备控制室以及商业区域。因此在划分时要注意合理性,对人员比较集中的区域要加强巡查。在巡视时要重点检查站内是否存在违章用电用户的问题,消防安全出口和通道是否畅通;消防设施是否完好就位;防火门等设施是否正常关闭以及其他的突发情况。另外还要对负有消防责任的人员到岗的情况进行检查。在巡视中,应由站务人员重点检查消防通道等区域的情况,而有专门的巡查责任人负责检查电气设备以及其他系统控制房间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的检查制度

在消防安全的管理措施中,消防检查以及巡查对于消除消防隐患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消防检查中可以通过日常检查、定期检查、消防巡查、专项检查以及夜间的巡查活动等来有序的开展。检查活动应以一般日常的检查结合定期检查,以普通检查结合重点检查的综合形式来进行。

2.2.1以班组为单位开展消防巡查

每周各班组都应组织一次防火检查活动。地铁车站内的专业站务人员的防火巡查应应每隔 2 小时检查一次。在检查中要对责任区域内的消防隐患逐一进行排查。同时检查各类具有危险因素的电气设备,保证其处于稳定安全的状态下,没有火灾源发生。还要对消防报警装置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对地铁站内的商业设施以及商铺要重点进行消防安全的检查。对于站内各出入口以及风亭周围要检查其畅通性。此外还应对消防值班人员进行抽查,检查其对于消防器材的操作以及应急处置方法的掌握情况。

2.2.2对地铁车站内的消防器材以及相关设施进行检查

在检查工作中要每隔半个月对车站内位于公共区域的消防栓以及灭火器等设施进行一次检查,检查后要贴好封条。位于其他责任取的消防设施应没约进行一次检查,完成检查后要签字并加封。在日常巡查工作中要注意检查封条的完好性,并核对其有效期限。一旦发现封条存在脱落或破损的情况应对设备进行开箱检查,确认其完好性。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处置措施。未发现异常的应重新封好,并填写相应的检查卡。

2.3对消防设施要加强日常的管理

消防安全的值班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对消防设施进行日常的监控管理。消防安全的管理人员应根据责任分工对值班员的到岗情况进行检查。值班人员要对消防警报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日常的实时监控,一旦有故障报警火灾警报发出时应立即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在日常监控工作中还要对消防联动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消防设备的故障以及隔离等关键性信息要做好记录以及交接工作。在消防工作控制室内应保证 24 小时有人值守,且值班人员具备职业资格。

2.4加强应急处置的预案管理

2.4.1地铁运营单位应组建消防志愿者团队

根据消防工作要求,地铁运营单位应组织一定数量的员工建立消防志愿者队伍,同时对于志愿人员的名单要进行实时更新,保证人员的配备。消防志愿队伍可以根据不同的职责分为灭火行动、通讯联络、引导疏散以及安全救护等专门性的小组,并各自分别开展相应的工作。2.4.2在地铁车站的报警装置发出警报后的应急处置

在警报发出后,消防值班人员应立即向车控室上报,同时对报警位置进行查看检测,确认警报的正确性。如果现场确实有火情发生应立即进行扑救,同时向 OCC 进行汇报。车站站长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分工,由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对乘客进行疏散引导。消防值班员应同时进行消防广播,如果广播设备发生故障,则应立即启用备用转念告知,通过广播对乘客进行安抚和疏散指导。另外还要通过专业的电梯联络设备对电梯内的人员情况进行检查。此外车站应派遣工作人员配置照明设备在车站的出入口以及站台和站厅等区域对乘客进行引导。车站内的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 119、110 以及 120 缝单位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地铁消防安全工作作为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协作。社会相关单位和个人要在“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指导下,吸取历史火灾事故的教训,各司其职,共同构建一个完善合理的地铁消防安全社会化的管理体系,让地铁真正成为安全、快捷、绿色、舒适的出行方式。

参考文献:

[1]邓艳丽,谭志光.地铁消防安全的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8,29(3):80-82.

[2]于春华.火灾事故致因机理研究[J].火灾调查与分析,2013,32(2):221-224.

论文作者:谢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  ;  ;  ;  ;  ;  ;  ;  

地铁车站消防安全管理论文_谢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