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论文_张瑶,武霖

35kV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论文_张瑶,武霖

(国网五寨县供电公司 山西忻州 036200)

摘要:电力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行业迅速发展。为了确保变电站能够有效运转,应该将35kV以下变电检修工作作为重点。目前,35kV以下变电检修工作依然存在问题。为了保障变电检修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应该采取合理措施解决检修问题,加快变电检修工作的规范化进程,有效促进35kV以下电网系统的可靠运行。

关键词:35kV;变电检修;问题;改进措施

一、35kV变电站的概念

35kV变电站指的是,承载着35千伏的高电压的场所。如果想要将电压输送到较为远的地区,就需要35kV变电站,来接收高电压,经过降低电压之后,再控制电力的走向,最后分配到各个用电场所。35kV变电站在一定的环境下,是将AC信号装换成DC信号,最后再转换成AC信号的过程。这个过程采用了高压直流输变电的形式,这样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一部分节能效应。最后通过变压器将各个层次上的电网连接起来的。

二、35kV以下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

(一)变电检修管理力度不足

在实际开展35kV以下变电检修工作期间,由于变电检修管理力度不足,导致检修工作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检修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因为操作水平问题,使得检修工作尚不完善,且未能对变电检修工作实施制度化管理,导致35kV以下变电检缺乏规范化,影响检修的整体质量。

(二)变电检修目标不够明确

变电检修工作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力企业加大了对变电检修工作的重视,相继增加了对变电检修的资金投入,以期提高变电检修的效率。但35kV以下的变电检修工作中,部分检修人员在工作中没有设定长期的检修目标。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只是采用简单的技术手段,或直接更换设备零部件,没有考虑变电设备的长期运行需要。

(三)电线与电缆问题

首先,如果电线与电缆的质量没有达到合格的标准,比如各个接头位置,电线和电缆末端如果有金属,就会产生高出原定的电压,绝缘部位会加速老化。检查电线和电缆内部是否含有其他杂质后者细小气泡,如果接触不好,就会导致电线和电缆的局部发热,然后产生的热量会融化外层的绝缘体,情况严重时,会直接造成短路,致使整个线路的崩坏。

其次,电线和电缆的安装问题,如果安装时,未能先铺好细软土和沙子,未能加一层盖板,则无法在日后使用中保护电线和电缆,甚至会被其他的重物压塌,造成线路断裂,致使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如果前期的准备做的不够充分,电线和电缆裸露在外或者没有足够软的底层,就会被外界的机械或者人为的破坏,35kV变电站将无法正常运行。

最后,电线和电缆超负荷的问题。当35kV变电站可以正常运行时,它所可以承受的外界温度大概在25摄氏度左右,此时的电流量是在电线和电缆的承受范围之内的。但是,在温度过高的夏季时,如果防护措施做的不到位,就会出现电线和电缆老化的现象,这样依旧会影响整个35kV变电站的使用。

(四)检修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35kV以下变电检修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检修人员心理素质较低。部分检修人员易受外界的影响,对日常的检修工作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制约了变电检修工作的正常运行。②缺乏较高的专业技能。部分检修人员非专业出身,随着大量高科技变电设备的投入使用,导致检修人员的专业技能与之不相匹配,严重威胁着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发展。此外,检修过程中相关的数据、信息记录不正确,更容易导致35kV以下变电检修出现安全隐患。③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意识是每一位变电检修人员应该具备的,当检修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对自身及他人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35kV以下变电检修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提高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一,对检修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充分意识到检修工作的重要性,加强技术的合理操作,在工作责任心上勇敢的承担,在工作态度上保持端正;第二,要加强团队作业,35kV以下变电检修工作是为了降低故障发生率,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团队作业能够将相关问题更好地解决,避免在未来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尤其是潜在性的隐患处理上,团队作业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建立健全的管理系统

目前,在开展35kV以下变电检修工作时,经常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检修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有效避免检修问题的产生,应该建立健全管理系统,在提高检修效率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变电检修的质量。针对比较完善的变电检修管理系统而言,其中涉及对变电设备的管理、对检修工作进程的管理、管理设备的缺陷以及对检修监督工作的实施管理。同时,管理工作票要管理检修的安全性和停电申请。总之,变电检修管理系统涵盖的内容比较全面,因而对优化35kV以下变电检修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当然,为了保证变电检修工作能够取得良好进展,应该根据检修的实际情况,结合检修的实际要求,不断健全变电检修管理系统,为35kV以下变电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基础,有效解决检修时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检修工作的规范化做出贡献。

(三)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

由于35kV以下的变电检修工作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检修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为减少问题的发生,应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在提高检修效率的同时不断提升变电检修质量,对35kV以下变电检修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先进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对变电设备、检修工作进程、管理设备的缺陷以及检修监督工作的实施管理。同时,管理工作要管理检修的安全性和停电申请,先进的管理模式为35kV以下变电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障,有效解决检修时存在的问题,实现检修工作的规范化。

(四)改进变电站检修方式

经过前几项工作的开展,35kV以下变电检修的很多内容,都能够得到改善,在工作的可靠性、可行性方面,能够获得大幅度提升。日后,为了进一步的改善固有的缺失和不足,必须加强变电站检修方式的合理改进。应该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将一些先进的技术理念、技术手段积极的应用,将35kV以下变电检修的不足进一步弥补。另一方面,在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对于地方工作的差异性要做出准确分析,减少过于统一操作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当前我国很多电力企业条件有限,采用状态检修还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应该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新建设的项目中可以先引进状态检修技术,让检测和诊断进入规划的设计中,当取得成功的经验后,再将状态维修推广到更多的地方。

(五)编定严密的工作计划日程报表,推动检修的先进性

35kV以下变电检修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失误,因此需要编定严密的工作计划日程表来规范变电检修工作,让检修人员做好变电检修的事前准备和事后维护工作,可以减少失误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检修成本。在此基础上,不断发现35kV以下变电检修工作中的问题并改进,科学地运用先进的检修技术,推动变电检修的先进性。

四、结论

对35kV以下变电检修展开讨论,现阶段的工作开展,在很多方面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未出现严重的不足。日后,应继续在35kV以下变电检修方面,不断地健全检修体系,要将检修的综合手段积极运用,提高检修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应加强新技术的融入,促使35kV以下变电检修工作更好地改善。

参考文献:

[1]李鹏程.35kV以下变电检修方案与实践要点的若干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8,(21):73.

[2]郭有祥.关于35kV变电站检修的探讨[J].工业,2018,(2):156.

[3]史小斌.35kV变电周期性检修技术发展及趋势探索[J].企业技术开发,2018,35(21):95-96.

论文作者:张瑶,武霖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35kV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论文_张瑶,武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