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与实践课程教学方法设计探究论文

综合与实践课程教学方法设计探究论文

综合与实践课程教学方法设计探究

张艺凡,汤强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摘 要: 综合与实践课程是以问题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新领域。综合实践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因此如何设计针对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 教学方法;综合实践;实践课程

教学方法是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统一,是教师为了完成相关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科学文化知识而使其获得相关身心发展的共同活动方法。教学方法可以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而综合与实践课程作为一个新领域课程,具有其独特的功能、价值和相对独立性,不附属于任何一门课程。因此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关注课程的实质,这样才能实现综合实践课程开设的真正目的。

矿用超声波物位传感器设计要求:(1)硬件物理结构电路设计。(2)软件编写以及流程程序的编辑、运行。(3)仿真调试完成的硬件电路,软、硬件联调联试实现既定功能。

一 教学方法设计原则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跟新,教学不再是教师的单边的活动,也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讲授,而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也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现今教学理念都是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方法设计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在经过自主探究后可以掌握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因材施教原则

在教学方法设计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让学生各方面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发展。

(三)主体性原则

(3)学生根据假设制定相应的计划,验证自己的假设;

(4) 纯利用级别的用户。指所有能进校园网的用户。系统给予他们的权限一般包括查询、参与讨论、利用增值服务等。所有用户,在问题交互平台,都允许参与会话。但查询范围、利用增值服务的范畴是有限定的,这个具体权限范围一般由个人所在部门及其身份信息确定,是在系统整体规划与设计初就由专任管理员统一管理分配确定。

(四)双边性原则

项目教学法可以说是一种训练与实践式教法,比较适合应用于社会实践性的综合实践课程。项目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特定的学习集体(项目小组中),根据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或活动的愿望(项目创意),对活动的可行性作出决策,并围绕既定的目标决定学习内容方式,自行计划、实施和评价学习活动。项目教学法直接来说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个体或者团体自行计划,并把得到的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一般是从社会中选择的研究主题,是集研究性和探究性为一体的方法。该方法注重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体,围绕任务展开教学活动,更能够促进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法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而项目教学法恰恰是由学生、项目、课堂与社会活动结合为中心。可见相对传统教法而言,项目教学法更加适用于社会实践类课程。但运用项目教学法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2)以任务完成为驱动,体现学科知识的工具作用;(3)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4)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创设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的环境;(5)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二 综合实践的教学方法设计

综合实践就目前来说还是一个可操作性非常大的课程领域,在实施该课程中需要学生调动各方面知识来解决问题,比传统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因此从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以及课标对教学方法进行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据诗歌表述意思,“陈庄句”即针对包括黄瑜在内的时人评论而发。至此,我们不禁要问“陈庄体”的提出缘由及内在逻辑是什么?

图书馆创出品牌之后,如果不思进取、缺乏创新,就会逐步失去品牌的价值,因而我们需要不断地分析读者需求,对品牌进行维护。

从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结果看,超高速动能武器对地打击效应与已有常规钻地弹差异很大,集中体现在侵彻深度趋近极限、成坑效应和地冲击效应显著等方面。目前对超高速动能武器的防护尚缺乏成熟的设计规范,文献[20]提出了一种“硬-软-硬分层配置”的遮弹防护结构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计算,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本文在该遮弹防护结构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4种靶体分层设计优化方案,称为“软硬结合、分层配置”。

(一)研究型教法设计

1.发现教学法

发现教学法亦称假设法和探究法,是指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和事实积极思考、自行探索研究,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掌握相关的原理的学习方式。发现教学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而后由布鲁姆进行积极提倡,发现教学法被各国教师广泛采用。发现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各项潜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教学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是旅游提质升级的根本。首先需要保护山体,尤其对景区周边和旅游公路沿线的山体进行保护,严防山体遭到破坏;其次是林相改造,对景区周边和旅游公路沿线的林相进行改造,做到四季有景、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最后需要全面治污,对城区、景区、河道、水系进行治理整顿,通过治理逐步实现城镇、景区污水零排放。

(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白需要解决的问题;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提出假设;

传统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强调的是教师为主体,而现今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要做为引导者、组织者身份为学生服务。

(4)学生结合学习材料和实验所得结果得出相应结论。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一种联系人与社会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个人所处社会及社会环境,了解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探索自己的情感,观察其对人处世的态度,了解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角色扮演法是一种更为生动的实例教学,学生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利,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内在心理,是一种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教学法。

2.情境教学法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课程,因此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场景中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材料,培养学生在综合实践课程中的自主思考、提问质疑以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情景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综合实践课程设置的目的之一。创设情境可以有四个方面:(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2)创设设疑式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由学生好奇心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活跃状态;(3)创设操作式情境,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感受来自主探究相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创新力。除此之外,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一定要注意情境的合理性,不能为了达到教学任务而设置偏离实际的情境,这样才能显示综合实践课程的意义。

在不同 α 和T处以 ln ( 1 - α ) [ - l n ( 1- α )]、1 T对ln( dα dT)作二元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可得:n = 2/5、A = 806 129 s-1。

(二)社会实践型教法设计

1.项目教学法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个双边活动,所以教学方法的设计一定要给予教师和学生之间足够的交流合作空间。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形成一个全方位的信息交流网络,让学生们在这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共同进步。

2.角色扮演教学法

发现教学法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高度一定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探究性,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掌握相应的技能。

观察组38例中,治愈25例,显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38例中,治愈13例,显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8.9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现场教学法

现场教学法是指在生产现场直接进行教学的方法,通过对现实的调查分析感受,总结出可供借鉴的经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方法。现场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吸收新知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现场即课堂、事实即教材、实践者即教师、学生即主体,但要注意的是,现场教学一定要及时总结,不能让学生把现场教学当成一场娱乐游戏,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学到知识和有所领悟,这才是现场教学的真谛。

(三)信息技术型教法设计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在此过程中拓宽学生的思维范畴,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的方法。讲授法又可以分为讲读、讲述、讲解和讲演。对于综合实践课程可以采用讲述和讲解相结合。以往大部分教师只注重讲授与分析,忽视了在讲授中学生对此的思考领悟,教师完全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丧失了自主思考领悟能力。结合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以及从避免讲授法弊端出发,综合实践运用讲授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讲授策略与方式: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从他们现有的认知基础出发,并结合综合实践教学任务,预设合适的讲授内容、方式与活动;然后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积极动手操作能力。但同时不能太过强调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忽视教师在讲授中的引导地位,讲授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定要达到思想上的交流、互动和共享。

(2)讲授语言:综合实践课程需要学生调动各个方面的能力,不再只是简单的知识讲解,因此在讲授过程教师一定注意语言的艺术性,语言要精确、简练、形象生动、通俗易懂,通过语言来感染学生。

2.范例教学法

范例教学法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是指教师通过对范例的分析讲解,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解决该类问题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小学来说,信息技术的学习如果仅通过理论讲解可能具有一定难度,通过范例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操作,在操作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范例教学法只需选取最具代表性、最基本的例子,学生在学习这些例子的过程中就可以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范例教学要遵循三个原则:(1)基础性原则:基础即学习者的基础,是指要以学习者现有的知识水平为基准进行教学;(2)基本性原则:基本是指通过范例所教内容是该章节或者单元最基本的概念、原理、规律、技能等等;(3)范例性原则:选取的例子一定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并且学生可以通过范例的学习举一反三完成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道俊,郭文安. 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12-235.

[2] 芮叶晨,基于活动理论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设计[D],江苏:扬州大学,2017.

本文引用格式: 张艺凡,等.综合与实践课程教学方法设计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5):204-205,214.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65.091

作者简介: 张艺凡,女,汉族,四川德阳人,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汤强,男,汉族,四川南充人,副教授,硕导。

标签:;  ;  ;  ;  

综合与实践课程教学方法设计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