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父母在儿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_亲社会行为论文

论父母在儿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_亲社会行为论文

论父母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性论文,父母论文,作用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个体一生社会化的重要基础。现代科学研究的许多成果和个体发展的大量事实证明,儿童期个体社会性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今后各阶段社会化的成效。在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家庭、幼儿园、社会是三大影响因素。家庭是儿童的主要生活环境,儿童最初的基本生活技能和基本的生活规范主要通过家庭获得。早在80年代初,帕森斯等人关于家庭关系系统的研究就指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分系统……家庭既在整个社会系统里起重要作用,又是促进儿童社会化的首要系统。”(注:Darling,N.and Steinberg,L.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An integrative model.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3,113:487-496)大量的研究表明,家庭教育与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的心理健康、认知发展、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关系密切。(注:Maccoby,E.E.Social Development:Psychological Growth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s,1980)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社会性情感的发展、社会性认知的发展与社会性交往行为、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发展等。(注:庞丽娟等:论教师指导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原则,《学前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父母在这些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父母是儿童依恋的主要对象,是儿童社会性情感的激发者和培养者。

依恋是个体生命早期对特定个体形成的情感联系,它构成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组成部分,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社会性情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婴儿自出生那天起,就开始了与父母的社会交往。新生儿的哭泣、吮吸、探寻、抓握等本能反射手段客观上构成交往信号,母亲则以哺乳、抚摸、拥抱等照看性行为对婴儿作出应答性反应。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不仅使婴儿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而且母婴身体接触也给予婴儿安全感。随着与母亲交往活动的增加,婴儿的注视、微笑和哭泣逐渐获得社会意义,变得与他人的出现相关联。大约在6个月以后,婴儿与父母建立了一种稳定的亲子关系,婴儿形成了依恋。

M.艾思沃斯认为,依恋是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感情上逐渐形成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关系。(注:王振宇:《儿童社会化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58页)艾思沃斯设计的“陌生情境”的实验方法将儿童依恋模式分为回避型依恋、安全型依恋和抗拒型依恋三种。其中安全型依恋儿童的情感和人际关系表现出舒适、安全的总体特征。在陌生情景中,这类儿童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自信地探索周围环境,并表现出中等强度的寻求亲近的愿望,母亲离开时产生分离焦虑但并不强烈,易于被陌生人安慰。母亲返回时,以积极的情感表达依恋并主动寻求亲近和安慰,但能很快平静下来,继续探究或游戏。回避型儿童的情感关系倾向于冷淡、回避、疏远。抗拒型儿童则表现出相互矛盾的依恋行为。虽然心理学家们对不同类型的依恋是否预示着儿童不同的发展前景的问题尚未达成完全一致的看法,但大量的研究表明,早期依恋对儿童心理尤其是社会性的发展确实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陌生情境”的实验研究显示出不同的儿童依恋类型与不同的人际互动相关联。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人际交往中主动、敏感,表现出积极的心理品质与个性特征,如自信、适应性强、自我独立等。这种社会性品质的发展与积极进取的探索行为进一步促进了儿童的认知尤其是智力的发展,改善了其整体素质,增强了身心发展的和谐性。回避型和抗拒型儿童则为强烈的不安全感和内心冲突所困扰,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探究活动,阻碍了社会能力的发展和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导致了社会经济的匮乏及社会性发展的相对滞后。(注: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页)

艾思沃斯和克拉克-斯图尔特的研究还发现,在儿童依恋的发展中,母亲对婴儿所表现的行为特性如反应性、敏感性等品质对儿童自身认知模式的建构具有重要影响,制约着儿童个性发展的趋向。(注:Clarke-Stewart,A.Interactions between mothers and their young chidren:Characteristics and consquences.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1973,38:6-7)敏感的和极富有爱心的母亲对婴儿需要的及时反应和满足,促进婴儿学习使用情绪作为适应工具与成人进行社会交往。母婴之间敏锐而频繁的情绪交流在家庭中营造出欢愉的感情环境,提供给婴儿身体健康、智能和社会性发展的心理前提。而有关母亲缺失或母性剥夺的研究表明,早期的母性缺失会对儿童的社会能力、认知、语言的发展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乃至到了成年,他们往往还表现出人格失调、人际关系破裂、犯罪、父母角色意识与能力较差等倾向或特征。(注: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5页)由于母婴之间的感情联系具有先天基础,早期的亲子依恋主要在母婴之间建立。心理学者、社会生态学者的研究发现,对参与抚育婴儿或哺养早期婴儿负主要责任的父亲来说,父婴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可以形成与母婴之间同样的依恋联结。父婴交往情景在婴儿多方面的发展中有重要影响。尤其是,父亲是诱导婴儿积极情绪的重要来源,给予婴儿极大的快乐和满足。儿童的快乐是自我满意或满足的潜在力量的一种正性情感体验。快乐对儿童的生活有着巨大的意义:它使儿童从中得到对世界、对社会和人的信心和自信,得到对人宽容和忍耐的力量,很少紧张和得到应付环境的能力,帮助儿童成为心理功能完备的人。(注:孟昭兰:《婴儿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33页)父母的情绪信息丰富婴儿的感情生活,促进儿童社会性情感的发展。亲子之间分享快乐能强化婴儿的愉快情感,使他们经常处于正性情绪状态中;分享痛苦强化婴儿的移情与同情;分享愿望增长婴儿的热情和积极状态。与父母的感情交融,使婴儿的情感丰盈而活跃。

二、父母是儿童认知发展的源泉,促进儿童社会性认知的发展

参见拙文“论父母在儿童社会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四川心理科学》2000年第2期)

三、父母是儿童社会性交往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影响力量

(一)儿童与母亲的交往 在儿童早期的社会性交往中,与母亲的交往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母亲是婴儿社会性行为和社会交往发展的重要基础。母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婴儿以后人际关系的形成。许多研究表明,在母婴交往中,母亲对儿童的行为、交往方面的要求最多,母亲提供最多的言语教导、具体示范,给以最多的观察模仿的行为榜样,提供最多的反馈、评价,为其创造最多练习、实践的机会,并在具体实践中给以最多的具体帮助、鼓励、纠正和指导。正是在母亲的指导下,儿童学得了大量的社会行为规范,形成许多良好的社会行为,如与人分享、谦让、团结、友爱地相处,关心、帮助他人,与小朋友轮流、合作、协商、尊敬长辈,讲礼貌等;也正是在母亲的要求、指导下,儿童学会了参与交往,主动发起、邀请交往,维持交往,解决交往中的矛盾、冲突,使交往顺利进行,习得了最初的交往技能,积累了初步的交往经验。(注:庞丽娟:《婴儿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29页)

(二)儿童与父亲的交往 研究表明,父婴交往与母婴交往具有不同的特殊特点,在婴儿的心理发展中具有母婴交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父亲是婴儿社会需要满足、社会技能提高的重要源泉。随着儿童的成长,学会说话、走路,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与外界交往需要也日益增强。父亲成为儿童重要的游戏伙伴,有助于扩大儿童的社会活动范围,丰富儿童的社交内容,极大地满足儿童的社交需要。同时,父婴交往也有助于儿童积累社交经验,掌握更多、更成熟的社交技能。父亲积极参与、引导婴儿的游戏,激起婴儿的积极反应和兴趣,使婴儿在交往中更加积极、主动、自信、活跃。在这类交往中,父婴更多以平行、平等的形式进行,父亲给予较多的鼓励而较少的自上而下的直接教导,给婴儿更多的操纵、掌握交往过程的机会,有助于婴儿学会更多的交往技能,同时有助于儿童注意、识别、正确理解他人的情感、社会信号,学会运用、调整自己的行为反应,并且以此影响他人的行为。在此期间,儿童不但学习了行为准则,而且懂得了许多交往技巧。(注:庞丽娟:《婴儿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45页)

(三)儿童与同伴的交往 儿童与同伴交往形成同伴关系是个体社会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是与亲子关系相互平行的、不可替代的儿童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心理价值: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熟练成功的社会技巧,使儿童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情绪的社会化,有利于培养儿童对环境进行积极探索的精神。儿童的同伴经验有助于确立他们的自我,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研究表明,亲子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预告着和决定着日后的同伴关系,而同伴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又反映亲子关系的某些特点。父母对儿童的同伴关系发展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的作用。直接的影响表现在:第一,父母的社会化策略影响到儿童在同伴关系中的地位。在同伴关系中,儿童会将这种特征在社会交互作用中体现出来。第二,父母对于儿童在同伴关系中如何交往有明显的指导。父母指导孩子以适当的方式与他人游戏、玩耍,并且支持和维护着儿童与其他同伴已形成的人际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与同伴的交往质量;第三,作为孩子社会生活管理者的父母为孩子和其他儿童提供接触机会,而且在孩子如何和其他儿童交往、交往的深度以及和什么人交往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主动的作用。值得指出的是,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有时是消极的,如父母可能因为搬迁或给孩子转学而破坏孩子的友谊,专断的父母还可能简单粗暴地阻碍孩子与家庭以外的其他儿童交往。间接影响表现在:第一,儿童在家庭中的抚养经历将间接影响着儿童同伴关系的性质。一些研究发现,母婴关系的质量在某些程度上预示着儿童以后的同伴关系,一定的母亲行为或个性特征与儿童日后形成的同伴关系性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第二,父母的抚养技巧与儿童处理同伴关系的能力之间也具有一定的联系。父母抚养技巧包括父母风格,如权威、父母对儿童使用的管教方式、父母对儿童行为指导的次数、父母是否积极地影响儿童以及他们在支持儿童游戏活动方面等表现出来的能力等等。父母温暖、中等程度的父母控制、父母参与、家庭民主有助于培养儿童与同伴交往的能力;第三,父母的人格也会间接地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父母采用的抚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人格特征,这种方法会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儿童与同伴如何交往以及他们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

四、父母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创造动力环境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及趋向,包括分享、合作、谦让、助人、安慰、捐赠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对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赖于社会化了的个体去推动。成功的社会化可以使个体与所属的群体协调一致,内化社会规范,维持社会秩序,服从国家法规,恪守道德标准,承担公民义务,发挥社会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利益不惜作出自我牺牲,于是产生了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既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指标,又是社会化的结果。研究表明,儿童各种形式的亲社会行为在生命的第一、二年即已出现。儿童在1岁前对他人的伤心以哭反应;1岁开始有安慰他人的行为,如轻拍、拥抱、给物;1.5-2岁已能主动提供帮助,如拿物品、提建议,用语言表达同情,请成人帮助,力图引起他人情绪变化,用替代性活动安慰对方等。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认知的发展和榜样学习的作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不断发展。弗洛伊德认为,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亲子关系,认同起着重要作用。(注: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56页)邓恩认为,家庭是儿童接受早期道德教育的最初环境,只有把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看作是在家庭关系的动力网络环境中形成的,才能充分理解亲社会行为的发生起源。(注:Dunn,J.Studying 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understanding.In:P.Barnes(Ed.),Pesonal,Social,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Oxford:Basil Blackwell,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1995.)研究发现,在儿童利他行为发展过程中,父母与儿童的关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霍夫曼指出,有利他倾向的儿童,其父母至少有一方(通常是同性)对其进行过利他价值观的教育并做出榜样示范,另外,父母对儿童的爱对于他们情感上的安全是必要的,而情感安全则有助于儿童利他倾向的发展。(注: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8页)如果父母以热情、支持和爱护的方式对待儿童,就会使儿童建立起一种利他和助人的心理倾向。斯陶布的研究还表明,同成人尤其是父母良好的情感联系以及父母的榜样行为会增加儿童的助人行为,而且,父母的榜样行为可以增加儿童对于规范和正确行为的认知理解。(注: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9页)

综上所述,在影响儿童成长的诸多社会因素中,家庭是儿童的社会联系中出现最早和持续最久的一种,而亲子关系又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一种主要的家庭关系,儿童早期唯一的社会联系可能就是与父母的关系。因此,作为儿童生活中的“最重要他人”,父母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指出的是,家庭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父母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儿童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水平也反作用于父母对儿童的抚养行为。但是,综合来看,父母对儿童特别是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要大于儿童反作用的效果,父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水平。

标签:;  ;  ;  ;  ;  

论父母在儿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_亲社会行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