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临床诊治研究论文_梁亚群

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临床诊治研究论文_梁亚群

(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12)

【摘要】目的:整理我院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资料,探讨伏立康唑序贯治疗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患者,对患者采取伏立康唑序贯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不良反应。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5.34±3.94)天,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5例,其中死亡2例,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呼吸衰竭死亡1例,治疗有效率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23.33%。结论: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属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采用伏立康唑序贯治疗的效果显著,现已成为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主要治疗手段。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伏立康唑;序贯疗法;效果探究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1-0153-02

曲霉菌广泛的在人们生活中存在,能够通过腐烂的物品生存,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传染人体,属于条件致病菌之一.由于曲霉菌的致病条件较为特殊,该症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低,但随着临床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的广泛应用,曲霉菌感染的发病率逐步上升[1]。尤其是具有慢性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发病率更高,糖尿病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临床发病率较高,且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的病情特点,治疗较为复杂,通过伏立康唑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对所选30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30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48~85岁,平均年龄(68.73±8.46)岁。所有患者均在我院确诊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患者中均为空腹血糖>7.5mmol/L,且肺曲霉菌感染检验呈阳性,对所选患者进行肝肾功能的检查未见肝肾高危合并症。

1.2 方法

1.2.1临床症状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相同的空腹血糖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的空腹血糖检验结果为(13.46±5.31)mmol/L,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采用传统抗生素药物治疗未见明显效果,患者中发热10例,咳血8例,胸闷、咳喘12例。采用胸部影响学检查发现患者均出现实变影,其中出现晕轮征患者13例,出现空洞10例,出现楔形结节影6例,空气新月征1例。

1.2.2治疗方法 采用伏立康唑序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药物选择伏立康唑,伏立康唑用量分为首日、2周内、5个月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次用药剂量为6mg/kg,2次/日,将伏立康唑稀释后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注,输注时间控制在1~2小时内,第2日至2周内,用药剂量为4mg/kg,bid,用药时间亦间隔12小时,第3周至5个月,可将静脉输注伏立康唑转变为口服伏立康唑片,伏立康唑片剂量为200mg/次,2次/日,如患者需要继续采用序贯疗法,则继续按照静脉注射200mg/次的剂量进行治疗。

1.3 疗效判定

1.3.1诊断方法 采用CT检查方法进行影像学检查,并通过肺部穿刺活检进行组织细胞学检验,通过痰液真菌培养、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查。患者的宿主发病危险因素包含1项以上,肺组织病理学检验呈阳性或患者具有1项以上主要临床特征、2项以上次要临床特征联合1项以上微生物检查结果,则可以确诊为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

1.3.2疗效判定 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咳痰、咳血、发热症状消失,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均为阴性,血糖控制良好;有效:患者的咳痰、咳血、发热症状明显改善,且检查结果呈阴性;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改善,且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或死亡。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分析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5.34±3.94)天,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5例,其中死亡2例,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呼吸衰竭死亡1例,死亡率6.67%,治疗有效率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23.33%。

3.讨论

肺曲霉菌感染的临床发病率较低,其主要发病原因是患者在特定条件下出现曲霉菌吸入感染,患者发病后初期临床症状特异性不强,临床上主要以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发病率最高,患者的病死率也居首位[3]。在肺曲霉菌感染的致病因素中,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抗癌药物等药物使用史的致病率较高。尤其在糖尿病患者当中,患者的身体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免疫功能、抵抗能力均明显弱于非糖尿病患者,患者肺部呼吸系统免疫方面的缺陷尤为突出,该临床表现使得糖尿病患者感染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临床发病率更高,且治疗更加困难。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采用普通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与患者的临床症状更加严重外,与患者的血糖影响有直接的关联,因此在进行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时,首先应保证治疗过程中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在此基础上进行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治疗[3]。

目前治疗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主要手段是进行伏立康唑序贯治疗,该方法的治疗效果高,能够有效挽救患者生命,减少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造成的死亡率。本次研究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5.34±3.94)天,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5例,其中死亡2例,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呼吸衰竭死亡1例,治疗有效率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23.33%。

综上所述,采用伏立康唑序贯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死亡率低,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来孺牛,金国萍,王亚南,周建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感染的临床特点[J].中华全科医学,2015,02(02):181-183.

论文作者:梁亚群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7

标签:;  ;  ;  ;  ;  ;  ;  ;  

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临床诊治研究论文_梁亚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