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聚合力,社建谱新篇论文_王海鹏

党建聚合力,社建谱新篇论文_王海鹏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民政局,山东省 潍坊市 261041)

社会组织是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与政府、企业共同构成现代社会的三大组织支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对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通过实地察看、听取工作情况汇报,以及实地观摩学习、查阅资料、协商座谈等形式进行了专题考察学习。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社会组织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积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举的方针,因势利导,依法管理,突出服务,社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质量稳步提高。截至目前,全区共登记注册社会组织300家,其中社团32家,民办非企业单位268家。达不到注册登记条件,实行备案管理的社会组织399 家。初步形成了层次不同、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特色明显的社会组织体系。

(一)扶持力度逐步加大。一是取消部分审批事项。取消了社团的筹备审批,取消了社团会费审批等一批审批事项,方便了社会组织运营。二是实行备案制度。对暂不符合登记要求的社区社会组织,明确以街道为备案机关,帮助逐步规范发展达到注册要求,备案制的实行有效促进了基层社会组织的生成和发展。三是探索直接登记。简化登记手续,对申请成立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四类社会组织,不再由业务主管部门前置审批,直接申请登记。

(二)监督管理逐步规范。一是登记监管更加规范。区级社会组织的登记注册、年度检查、考核评估等进一步规范,通过开展“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查,加强了事中事后监管。二是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双轨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在社区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上实行垂直管理与区域化管理相结合,登记管理与备案管理相结合。目前各社区平均登记和备案社区社会组织5个以上。孙家、工福街、东上虞、金都、中学街等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到十几个。

(三)社会组织党建有效加强。通过“五个同步”全面加强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做到推动成立社会组织时同步筹建党的组织;开展社会组织审批时同步审批党的组织;社会组织注册登记时同步建立党的组织;社会组织日常监管时同步检查党建工作;社会组织变更注销时同步调整组织关系,理顺了党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了党建工作责任,推动了工作开展,扩大了组织和工作覆盖。

(四)社会作用逐步彰显。社会组织涉及和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参与公共管理、开展公益活动等方面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是促进经济发展。奎文区信息产业协会、外贸企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积极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开展产业调研、行业自律活动,为奎文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二是提供公共服务。一些志愿服务队在社区开设4点半教室,由专业老师进行辅导或组织活动,较好地解决了辖区小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问题,深受孩子及家长们的欢迎。三是促进社会和谐。中和园社区维顺邻里调解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其在居民中的亲和力和影响力,调解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四是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孙家社区舞蹈队等文艺队伍,经常性开展文艺活动,丰富了居民文艺生活,在社区内形成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二、社会组织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区社会组织改革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仍处在起步阶段,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中心城区地位、社会事业需要以及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一)社会组织规模普遍较小,发展不平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受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水平影响,我区的社会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总量少、规模小、水平低,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

(二)缺乏社会组织发展总体规划。出台的一些支持、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举措较为碎片化,缺少宏观性、纲领性的政策指导意见,从全区层面上对社会组织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机制,影响和制约了我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

(三)社会组织自身力量不强,发展后劲不足。一是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二是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三是缺乏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

三、推动社会组织发展的意见建议

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发挥其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中央专门出台了《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形势发展需要,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紧密结合我区实际,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握方向、明确目标、科学谋划、整体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社会组织工作保障机制。一是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根据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结合社会组织的特点和实际,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活动方式和党员管理方式,确保社会组织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理顺社会组织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完善党建工作机制。二是完善社会组织的领导机制。把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研究社会组织工作重大事项制度,定期听取社会组织工作情况汇报。建立社会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信息沟通,掌握社会组织动态,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三是加强服务管理能力建设。积极适应社会组织发展改革要求,加强区级社会组织管理服务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工作力量,保障工作经费,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管理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确保服务到位、事有人管、责有人负。

(二)完善扶持政策,不断发展壮大社会组织。一是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应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积极学习先进地区成熟经验,尽快形成社会组织登记备案、资金扶持、政府购买服务、人员管理、评估奖励、监管退出等完整的政策体系。二是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制度。研究制定政府转移职能目录和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工作实施细则,逐步将政府部门不宜行使、适合市场和社会提供的事务性管理工作及公共服务,通过项目购买、项目补贴、项目奖励等方式,由社会组织承担,为其提供发展平台和空间,促进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三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立财政扶助、企业资助等多元化筹资机制,设立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社会组织建设发展,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三)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助力社会组织快速发展。根据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的需要,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打造集区、街、社区三级社会组织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培育孵化、公益创投、成果展示、信息交流、资源链接、项目督导、人才培养等方式对初创期区、街、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综合服务活动。同时通过抓好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等党务干部的培训,加强对党组织的孵化培育,实现“组织双孵化,工作双促进”。

(四)强化自身建设,提升社会组织发展活力。一是加强社会组织诚信自律建设。监督指导社会组织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依法依章程开展活动,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高社会公信力。二是强化社会组织人才保障。社会组织的发展关键靠人才,应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将社会组织人才纳入全区人才培养引进规划,“育”、“引”并举,为社会组织发展增强人才支撑。三是继续大力推进政社分开。以行业协会为重点,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在职能、机构、人员、财务等方面,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脱钩,推动社会组织真正成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社会法人主体。

论文作者:王海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党建聚合力,社建谱新篇论文_王海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