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沉阳体育学院成人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浅谈沉阳体育学院成人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沈阳体院成教工作发展趋向之浅见(论文文献综述)

刘旭明[1](2019)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异化”在学术研究中是一个古老又不断发展的概念,整体上具有脱离、转让、疏远等意。依据对其哲学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异化的要点有四:新事物出现并且与人的创造活动分离;实现目标需要的手段、过程或结果与初衷相背离;人的类特性丧失——被“新事物”所控制;群体的类特性丧失。普通高校体育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下,通过体育课、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等途径,以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培养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实现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对大学生开展的一系列身体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本文认为,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发生了异化。第一,它在教育中被严重边缘化,只留下一些形式化的公共体育课,大量逃避体育活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持续下降,仍有许多学生未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大量学生缺乏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第二,理论层面普通高校体育的边界模糊,迄今缺乏独立、清晰、科学的概念理论体系,相关政策规定或学术研究大多以学校体育为参照。第三,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更像是教学、体育活动、运动竞赛、学科科研、社会服务、体育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的集合体,且那些工作遵循不同的管理归属和发展逻辑。第四,大学的生态环境日益迫使高校体育任务的执行主体——体育院系的工作重心向维系自身生存发展转移,而不是完成“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高等教育阶段对于人才培养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过程和本质两个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进行研究。本文将普通高校体育视为一种开放系统视角下的“组织”,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异化的现象、过程进行解读和解释。金观涛认为,应该从最普遍的可证实的概念开始,作为整体哲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在对“Physical Education”和“Sport”作历史追溯和概念辨析后发现,源自于西方的近现代“体育”最初即“Physical Education”,是学校中的身体教育。汉字“体育”是一个舶来品,且它自晚清时期进入中国后,指称对象不断泛化,导致社会大众各有其“体育观”。泛化后的汉字“体育”是以西方Sport运动项目为核心开展的系列活动总和,而不是学校的身体教育。核心概念的不准确,是异化的根源,且贯穿于整个异化过程。由于作为“身体的教育”的本质属性被遮蔽,学校体育在中国缺乏明确科学的理论指引,而是在政策任务的要求下,模仿一些国外学校体育的活动开展手段、方式。学校体育关于“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的任务迄今难以完成,甚至那些手段反而会取代、背离目标本身。并且,基于二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讨论需要以“学校体育异化”为基础。异化的完整判定需要将异化要点与过程解析相结合。历史考察发现,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可以分为发端、发展以及复杂化三个阶段,且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并受制于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理论依据和解析模式也不完全相同。纵向来看,中国古代体育、清末民初体育以及建国后中国体育的外部政治、经济等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相继产生作用。最初,制度环境在强意义上主导了学校体育异化的发端和发展。清末民初“体育救国”催生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但从一开始西方“Physical Education”只是形式、内容进入了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的活动场域,并没有从根本上进入中国的“教育”。西方Sports和“Physical Education”的体系、内容和外延功能被混杂着引进中国的学校体育(China school tiyu)外衣之内。中国的学校体育在本质内核和功能上都不同于西方的学校体育。本质上,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相当于系列身体活动项目、内容、组织方式的集合;功能上,政治功能取代了“健全人性”成为根本功能,目的在于强体救国。文革之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逐渐体现在中国体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大学与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之中。此时需要采取“组织-结构”的分析模式进行考察。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体育直接主导了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内容,模糊了其本质属性、目标。与此同时,教育系统中的应试教育和政策干预迟滞不仅没有扭转学校体育的与其本质的“偏离”;反而在围绕“应试”展开的诸种机会主义、功利主义行为的推动下,进一步模糊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和边界。再加上中国大学特殊的生态环境,普通高校体育被迫遵循“合法性”机制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总之,中国体育、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的系列发展变化一环又一环的作用于高校体育院系,最终使其在今日之大学的场域内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困境。当体育院系自己开始逐渐将其传统“三大工作”推向边缘的时候,很可能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职能转移的前兆。如此一来,看似高校体育院系在不断地进入向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但是实质上他们的行为与学校体育的根本功能渐行渐远。本文还从中微观行动者的角度,结合法国组织社会学派的观点,考察普通高校体育院系遵从“合法性”背后采取的系列“反抗”之举。即各个层面的行动者在履行学校体育任务时存在大量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大多数行为具有强同化性。同时,正式制度的约束无形中向“权力关系”转移,即关键行动者和资源反而成为制约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要素。此外,有些异化源自于相关行动者在资源制约下的无奈之举或意外后果。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发生于行动者的认知、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循环互动之中,其本质在于组织功能的异化。对于组织系统而言,异化表现为组织运行过程中开展活动的手段对于目的、任务的背离,最初设定的那些应然性目标沦为象征或者口号。对普通高校体育而言,异化则体现为“完人”发展目标被工具理性导向下的“组织工作”所取代,甚至“维系体育院系生存发展”变成了新的组织目标。其根本功能是政治性的,教育属性和本质功能几乎被完全遮蔽,与身体的教育活动越来越远。另外,从组织演化的角度看,系统内目前并没有产生新的结构。我们所看到的诸多“有问题”的现象,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中许多子系统的功能异化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组织力量汇集交织的结果。

王楚楚[2](2017)在《宁波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就业形式也越来越紧张,大学生就业问题倍受人们关注,社会各界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力量,如何培养成为主要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宁波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路径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宁波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包括教学能力、训练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三个方面;体育教学能力包括教材重难点分析、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反思能力等10个因子,训练能力包括:专项技战术运用、战术教学设计、比赛临场指挥等7个因子,活动组织能力包括活动方式设计、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7个因子。宁波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教学能力培养中存在着教材分析的准确性不足、教学控制的调整滞后、教学组织的体系化不够完整等问题;训练计划等文案的科学性不够、训练能力培养方式与实践脱节、培养过程的组织实施针对性欠缺是训练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组织活动的能力培养中存在策划能力不足、对活动方式的执行缺乏实践平台等问题。就业能力培养的路径设计包括培养内容、培养时序、培养的组织举措三个方面。在培养内容注重用实践的方式进行培养,在时序的安排上按照学年依次、有序地进行,组织举措主要从组织管理、搭建平台和激励机制。

张跃敏[3](2017)在《基于案例分析的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体育运动席卷全球。我国也掀起了全民运动的高潮。当下的中国社会,全民参与体育的热情日益高涨,体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尤其在2016年“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对体育的重视和支持将更加有力,为体育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在如此浓厚的体育健身社会背景下,高校体育发展受到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因此,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问题必然成为当前学者关注焦点。理工为主高校作为我国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以专业能力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重视不够,呈现出近20多年来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态势。然而,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肩负的主要职责。要扭转目前的状况,归根结底离不开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状况主要取决于高校的管理水平。如何改进管理工作,进而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工作效率,是高校管理者不能回避的问题。高校体育师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管理过程,涉及到高校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行政管理。随着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环境、管理对象的显着改变,对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手段、管理的内容、管理的方法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亟待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导致高校体育师资队伍被“边缘化”与“空心化”的局面。破解高校体育教师管理中的诸多现实困境,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研究。为此,必须进行理性的反思,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进而优化培训高校的体育师资,不断提高管理实效。这也是本研究的学术价值及应用价值所在。本研究选取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为研究对象,围绕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高校体育师资管理系统的管理活动,探索体育师资管理背后的理性、观念等如何对体育师资队伍管理产生影响及体育师资队伍管理的主体、客体的认知和管理制度的制定等问题,对丰富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方法具有理论意义,对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管理的效果、效率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问卷调研、深入访谈和文献等方法,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将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的现状分析作为逻辑起点,依据“哈佛模型”构建了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管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主要探究了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结构问题、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评价机制问题、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激励机制问题。这一分析框架为本研究确定了研究的边界和主要的观测点。首先对体育师资队伍、理工为主高校、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及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的概念进行界定;而后又对体育师资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为分析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管理问题做好铺垫。继而通过个案调研法、问卷、访谈及个案素材的收集、实证调研等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对调研资料归纳、提炼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并针对问题进行成因分析。找出影响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改进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管理对策。通过分析发现,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中存在如下突出问题:体育师资队伍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师资总量不足及学缘结构单一、体育师资队伍中高层次人才缺乏、体育教师科研能力薄弱、体育教师的专业优势得不到发挥;体育教师个体认识存在差异;体育师资队伍的评价机制不完善;体育师资队伍激励机制不健全;理工为主高校对体育师资重引进轻培养及高校领导决策影响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发展等。针对上述问题,运用案例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就会发现造成体育师资队伍管理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高层决策不利造成体育师资队伍结构失衡;其次,由于职能部门定位不准确造成体育师资队伍的评价考核机制不科学;再次,由于大学体育部的本身发展策略目标脱离实际导致体育师资队伍的激励机制不健全。为了验证调研数据的真实性,本研究又专门对Y大学体育部进行了个案调研,通过对Y大学的师资状况及Y大学体育部的师资发展及管理制度建设的调研分析,发现Y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同样存在结构失衡和管理制度不完善和脱离体育师资队伍实际的考核评价机制问题。最后,本研究对高校决策部门、高校职能部门及大学体育部三个职能单位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管理对策,一是要充分挖掘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的资源;二是科学配置体育师资队伍资源结构;三是科学制定体育师资考核评价体系;四是有效运用激励机制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上述研究集中反映了本研究的创新性。总之,本研究通过对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实然描述和理论透析,旨在揭示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的现存问题,通过剖析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管理问题的成因,试图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提出富于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管理对策,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理工为主高校对体育师资队伍管理的效能,进而增进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工作效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蒋向勇[4](2014)在《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认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省力原则,又称经济原则,是驱动和指导人类语言行为的一条基本法则。经济原则在语言中最主要的表现之一是缩略语的大量使用。现代汉语缩略语的研究经历了从修辞学到词汇学的转变。即便在词汇学领域,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学者们在其界定和分类上徘徊不前。后来虽然有学者从经济省力的角度对现代汉语缩略语的生成理据进行了研究,但他们主要从言者角度去讨论省力,而且基本上忽视了缩略语经济性所导致的理据性的磨蚀。另有一些学者对缩略语的构造理据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一些较为合理的构造原则,但构造汉语缩略语最为明显的取首原则却被忽视,并且遗憾的是,这些构造原则均是以描述为主,缺乏合理的解释。此外,一些学者还对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语法功能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但他们只关注缩略语生成前后词性的转变,而完全忽视其意义上的变化,现代汉语缩略语生成之后的语义拓展更是少有学者探讨。尽管学者们承认现代汉语缩略语的意义并非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但并无学者专门就汉语缩略语的语义建构进行过研究。至于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认知研究,更是仅有部分学者零星地进行过探讨。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研究语言不能脱离人类认知这一重要决定因素的影响,将缩略语视作独立于人类认知之外的纯粹语言现象进行研究,注定难以深入。鉴于过往研究的不足,我们认为有必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系统深入地研究现代汉语缩略语的生成理据、语义建构以及生成之后的语义拓展。我们主要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转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以及概念隐喻理论,采取定性分析为主,辅之以数据分析论证的方法来对现代汉语缩略语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的语料主要来源于《实用缩略语词典》、《现代汉语缩略语词典》,以及以《人民日报》、《光明日服》为代表的主流报纸。通过对现代汉语缩略语语料进行观察、统计和分析,确立现代汉语缩略语的构造原则,并挖掘各种构造原则背后的认知理据;分析不同类型汉语缩略语的意义建构过程,并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和概念转喻理论的认知参照活动模式加以验证;探讨现代汉语缩略语生成之后的语义拓展方式,发掘其语义拓展背后的认知机制。我们的研究问题主要包括现代汉语缩略语的生成理据、语义建构及生成之后的语义拓展。在现代汉语缩略语生成的认知理据部分,我们主要从宏观的语用和认知两个层面分别探讨了缩略语生成的经济理据和认知转喻理据。缩略语生成的经济理据部分主要揭示其生成的简缩法则、借形缩略语的经济理据以及缩略语经济性和理据性的竞争。在现代汉语缩略语生成的认知转喻理据部分,我们进一步探讨了缩略语是基于什么样的认知机制来实现经济省力的。此外,我们还从微观层面研究了现代汉语缩略语生成的构造原则及其认知理据。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语义建构部分则揭示了缩合式缩略语、拼缀式缩略语和节略式缩略语基本意义的不同建构方式,并进一步探讨了现代汉语缩略语转喻意义和隐喻意义的建构过程及其认知机制。在现代汉语缩略语生成之后的语义拓展部分,我们基于对缩略语语料的分析,详细研究了汉语缩略语生成之后语义拓展的方式及影响其语义拓展的认知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汉语缩略语在转喻认知和隐喻认知交互作用下的复杂语义的拓展过程。通过对汉语缩略语生成的认知理据、语义建构以及生成之后语义拓展的研究,我们主要有以下发现:1.现代汉语缩略语的生成是基于转喻认知的有理据性行为从语用的角度来看,汉语缩略语生成的理据是经济省力。但经济性不能单方面从缩略语创造者的角度去考虑,而是要兼顾理解者的方便,实现双方共同的经济性。此外,经济性必然会带来理据性的磨蚀,因此缩略语生成时在满足经济性条件的前提下,要尽可能使其语义透明,理据性强。从宏观的认知角度来看,汉语缩略语的生成理据是“部分的语言形式代替完整的语言形式”的概念转喻。正是部分代整体的转喻认知才使得我们可以用缩略语来代替原式,实现表达上的经济。从微观的认知角度来看,汉语缩略语的构造理据同样是概念转喻。汉语缩略语构造时的取首原则其实是一种位置突显。从认知的角度看,首先,居首的位置常常是最为重要、最容易引起注意和最容易记忆的;其次,首字处于突显位置,在还原时易于联想记忆、扩展激活,具有更好的启动效应。缩略语构造时的语义显豁原则其实是一种语义突显,保留意义显豁的成分可以增强语义透明度,方便解读者理解。避歧原则可以被视为一种词形突显,按避歧原则生成的缩略语相对容易激活,还原时所付出的认知努力相对较少。缩略语构造的取首原则、语义显豁原则和避歧原则,其实质都是一种突显,都是将最为突显的部分保留,以这一突显的“部分”去代替“整体”。2.现代汉语缩略语基于概念整合和概念转喻来完成语义建构汉语缩合式缩略语和拼缀式缩略语诞生之初对于人们而言往往是新词语,因此它们的语义建构是由缩略语解构的语素充当认知参照点,激活相关词汇概念进行概念整合的结果。整合的结果还可能发生进一步的整合,从而实现缩略语隐喻意义的建构,也可能充当认知参照点实现缩略语转喻意义的建构。节略式缩略语因其保留下来的往往是一个意义相对完整的单位或者是单音节的语素,无法进行概念整合,因此其语义建构是一个以高度突显的缩略语为参照点,引导通达其原式的推理还原过程。语境在缩略语的语义建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提示和限制作用。3.现代汉语缩略语生成之后还会通过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来实现其语义拓展对认知经济性的追求促使人们基于现有的缩略语,不断拓展其语义。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是汉语缩略语语义拓展背后的认知机制。相对于隐喻拓展而言,汉语缩略语语义的转喻拓展更多,这印证了认知语言学派关于转喻是更为基本的意义拓展方式的主张。此外,在缩略语的语义拓展过程中转喻和隐喻常常交织在一起,既有基于转喻的隐喻拓展,也有基于隐喻的转喻拓展,体现了转喻和隐喻的连续体关系。从认知的角度对现代汉语缩略语进行研究,有助于发现隐藏于其生成、语义建构和语义拓展背后的认知规律,拓宽了其研究范围;我们的研究还丰富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内涵;并可以为今后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也可以为现代汉语缩略语的翻译、对外汉语教学,以及相关词典的编撰提供参考。现代汉语缩略语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语言现象,尽管我们努力做到系统的研究,但难免挂一漏万。此外,我们采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现代汉语缩略语进行定性分析研究,也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性,我们的结论有待今后进一步的验证。

樊婷[5](2013)在《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以体育教学领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有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通过这两种培养模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高层次的体育科研人才和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备力量。然而,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是同步发展的。我国学术型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已经有较长的历史,其培养模式较为成熟。专业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2005年设置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直到2009年才开始施行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因此,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尚处于初步形成阶段,还存在较多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和管理体系,提高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包括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四个研究领域,由于研究时间和精力有限,本文以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体育教学领域为例进行研究。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16所院校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培养年限、课程设置、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四个方面进行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总体上看,我国自2009年设置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取得了较快发展,并逐步走向正轨。第二,培养院校基本上以学位办[2009]23号文中《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为依据,院校制定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基本上大同小异,未体现各校办学特色。第三,各院校在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未针对体育教学领域进行具体定位,没有突出各领域培养特点。第四,部分院校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年限设置未能考虑生源背景,区别对待。第五,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公共课与培养目标吻合度低;各校设置的专业领域核心课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比例相对较大,未能突出专业型硕士实践性的特点;教学实践课的内容和形式未作明确的说明。第六,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在实际操作上趋向理论性,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韩成春[6](2013)在《优秀男子长拳运动员难度动作技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竞技武术套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促进了难度动作技术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武术套路难度动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对竞技武术套路长拳难度动作技术发展历程的回顾,结合2012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男子长拳运动员难度动作完成的质量以及对运动员最后总成绩的统计分析,探寻优秀武术套路长拳项目男子运动员在难度动作结构方面和完成难度动作质量上存在的优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寻竞技武术套路长拳难度动作发展存在的不利因素及难度动作技术的训练和发展趋势。提出有利于竞技武术套路长拳难度动作技术发展的相关建议,有利于竞技武术套路长拳难度动作技术的发展并为难度动作技术的训练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12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男子长拳难度动作技术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武术竞赛规则》,从武术套路长拳难度动作的编排结构,技术内容,技术难度和演练要求等方面,研究竞技套路长拳难度动作技术发展态势以及难度动作创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对2012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男子长拳前八名运动员难度动作选择统计分析得出:(1)前八名运动员在难度动作结构选择上跳跃类难度较多,都选择了旋子转体360度4步内接旋风脚720度接跌竖叉,选择腾空外摆莲720度接马步的较少,选择旋子转体720度接跌竖叉的运动员较多;平衡类的扣腿平衡和腿法类的后扫腿360度,前八名运动员基本上都选择了,但难度级别却是平衡类和腿法类中最低级别的。(2)前八名运动员在C、D级别难度动作完成的质量较高,而其他参赛运动员在C、D级别难度动作完成的质量上与前八名运动员还是存在着差距,说明我国优秀男子长拳运动员难度动作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3)现阶段我国优秀男子长拳运动员在难度动作选择上缺乏创新,并且难度动作的编排有雷同。平衡类和腿法类难度动作难度级别较低,运动员基本上都是选择的A级别的平衡类和腿法类难度动作。(4)通过相关性分析2012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男子长拳运动员难度动作的得分与最终成绩存在相关性,可见难度动作的得分对运动员的最终成绩是有一定影响的。

丁永亮[7](2012)在《徐镳体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徐镳教授是我国着名的体育教育家,在中国近现代体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为中国体育事业工作、奉献了67年,在体育的多个方面都颇有建树,为我国体育事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均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体育界与马约翰并称为“北马南徐”。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逻辑分析、历史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对有关徐镳的各方面历史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徐镳的体育思想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的总结归纳,阐述了徐镳体育思想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即:“振兴中华,体育有责”的体育爱国思想;“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自我发展与校际交流相促进”的学校体育思想;“竞技体育多重价值论”和“竞技体育应重视运动员职业道德”的竞技体育思想;“体育智力开发动力论”的体育事业发展思想;“竞技性与特色化兼备”的体育院校办学思想;“生命不止、运动不息”的终身体育思想。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徐镳体育思想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以历史唯物主义等理论为指导,通过历史研究,从社会历史背景、个人经历背景、中国近现代主流体育思想的变迁、国家关于体育方针政策的变化等方面比较深入地探析了徐镳体育思想形成的原因。文章还对徐镳及其体育思想进行了评价:简要比较了徐镳体育思想与中国近现代体育发展史上其他几位体育教育家、大学校长体育思想的异同,指出了徐镳体育思想对当代学校体育、优秀运动队发展、高等体育院校发展等领域所具有的重要启发意义,并对徐镳关于旧中国体育观点进行了评析。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将使人们对徐镳的体育思想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人们铭记徐镳在中国近现代体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突出贡献,为学界相关课题的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我国当前体育事业有关方面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借鉴。

雷艳云[8](2012)在《社会转型期中国体育职业教育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核心是人的转型,是人的现代化,只有先化“人”才能化“物”,而教育是人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说,教育转型是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而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的宏观背景下,不管是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还是就业结构的改变,以及教育公平、以人为本等方面都要求职业教育的价值回归,都要求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而发展体育职业教育不仅是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全民健身计划》顺利实施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而现阶段体育职业教育质量困境呼唤体育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和完善。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入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职业教育如何根据自身的规律创新和完善有特色的体育职业教育体系,这不仅是体育理论工作者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也具有较重要的理论创新和较现实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在教育哲学、职业教育学、管理学等有关理论的指导下,在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进而采用比较分析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获取的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认为:1、目前中国的职业教育基本形成了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并且体系结构基本完整,但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两翼失衡,整个体系表现出一定的封闭性,流通渠道不够通畅。2、体育职业是指从事与体育领域有关的、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工作。可分为:体育相关职业和体育行业特有职业两大类,而体育特有职业是由体育行业的特有工种或岗位构成。体育职业同样具有:社会性、目的性、规范性、稳定性、群体性等特征。3、目前的体育职业教育体系与体育普通教育体系边界模糊,中、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层次不清晰,并与体育职业培训脱节;体育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质和量与市场需求的吻合度和社会适应性存在差距,体育职业教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应大力发展体育职业教育,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职业教育体系还需创新和完善。4、现阶段中国的体育职业教育呈现出教育理念模糊、办学主体与生源结构特殊、法律法规文件保障力度欠佳、体育职业教育体系失衡的主要特征。5、在社会转型期中国体育职业教育将从单一走向多元、供给与需求进一步走向市场化、教育形式从独立走向融合、人才培养走向人文化与高移化、师资队伍进一步“双师”化、法制保障走向系统化方向发展。6、在大的宏观背景下,应依据终身教育理论、能力本位论和需求决定论对体育职业教育体系进行创新和完善,同时应体现高移和融合、两翼平衡的明显特征。新的体育职业教育体系应以高等体育职业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等体育职业教育,与中等体育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职前与职后并举,学历层次齐全,办学主体多样,突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体育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强化高等职业学校的培训功能,进一步推动体育普通教育与体育职业教育的融合和协调发展,以市场办学为导向,以社会需求和人的需求为最终目的。7、新的体育职业教育体系在类型的构成上不能脱离母体系而存在,依然由学校体育职业教育和体育职业培训两翼组成;在纵向层次结构上以中等体育职业教育作为起点,在原有的高等体育职业教育专科层次后,构架一个应用型本科层次,并加强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学位的建设力度。建立一个“中等体育运动学校——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的现代化体育职业教育体系。新的体育职业教育体系为实现终极目标需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作为支持保障才能得以良性运行。

杨勇[9](2011)在《天道礼法文化哲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本文致思于贞定和证成的命题是,儒家文化的本体之法(meta-rule)是天道礼法;天道礼法与自然法的关系;天道礼法与王道合法性的内在必然性。首先,以体相用为分析框架,阐释了儒家文化哲学中,关于天道、礼、礼法的渊源流变。其一,天道是体,易、元、诚,是源于超验之天和宇宙自然的秩序法则;其二,礼是相,作为敬奉人神的规范,具有普遍性;礼起源于人类的自然情感,又对情与理作出调适与人文安顿,是以家庭社群的认同分工为支柱的自发生成秩序。其三,礼法是差别性和同一性的行为规范的统一;是积极徙善教化引导与消极禁恶社会控制的结合;是社会制裁和官方组织制裁的纠纷解决机制。因此,在儒家文化中,天道礼法是宇宙自然的秩序法则,是生命存在和社会秩序生成的元规则,是实在法的价值基准。其次,对儒家文化中的天道礼法,和托马斯学派马里旦的自然法学说,作了比较与会通。诚然,二者在儒家文化和耶教文化中,各有其特质和自性。但是,天道礼法和自然法的共同之处,均是关于宇宙自然的正当理性命令,是生命存在的实践理性原则,是制定实在法的客观事实和价值判准。因此,实在法应具有尊重自然差异性的自发生成秩序,并关注普遍永恒正义和平等规范的正当理性品格。最后,天道礼法的必然要求是,对儒家的制度外王之道,有王道政治的三重合法性,及相关的治道建构和和社群法治观。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问题意识和批判理性为导向,引入文化哲学中的体相用分析框架,以儒家文化为立场,以经典阐释学和创造性转化为方法,深层次探讨了儒家本体之法,即天道礼法。对天道礼法和自然法的常见误识作了中西法律文化比较和会通;并系统论证了王道合法性。因此,本文对儒家之法本体论的初步建构,和制度外王等核心命题有所推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蒲鸿春[10](2010)在《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的关键是专业建设。当前我国高等体育专业教育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研究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对加强体育专业建设,提升体育本科办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做为学科、教育、社会三维结构中的一个中心要素,从体育专业形成发展的历史角度出发,采用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思路,以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历史与现实分析为基础,对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进行研究,力图促进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不断规范和特色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访谈、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用四个部分分别论述我国体育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程、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新时期体育本科专业设置调整的原则与思路。本文认为,我国体育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程可分为酝酿与萌芽、移植与初创、探索与扩充、停滞与混乱、恢复与重建、规范与改革、拓宽与优化等七个阶段,呈现出专业培养目标从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专业课程结构从简单僵化向多元灵活转变;专业设置管理从计划设置、统一管理向院校自主、规范审批转变;专业布局从体育院校、师范院校向多种类型院校扩散;专业种数先简单分化,再规范合并,后探索拓宽等特点。体育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受办学内外层面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办学内在层面因素包括高等院校、政府、办学理念,是影响专业设置的关键因素。政府作为办学监管者对专业设置具有显着直接的影响;高等院校作为办学主体对专业设置的影响越来越大;办学理念是专业设置的学科逻辑基础。办学外在层面因素有宏观环境和市场环境因素,其中宏观环境因素对专业设置有长效间接影响;市场环境因素对专业设置有短效直接影响。新时期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调整应遵循合理布局、前瞻性、按需设置、效益性、特色性和可行性的原则,朝学科综合化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化、院校自主设置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以及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方向调整。为此应设置“体育学”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建立体育本科专业多样化发展的学科群基础;适应社会需求,改造现有体育专业;优先培育与发展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新兴体育专业。同时还要建立体育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管理机制、市场适应机制、课程适应性机制和评估机制等相关保障机制。

二、沈阳体院成教工作发展趋向之浅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沈阳体院成教工作发展趋向之浅见(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理论基础
    1.6 研究思路
    1.7 研究方法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判定
    2.1 什么是普通高校体育
    2.2 异化及其判定方式
    2.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问题表征
    2.4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判定
3 历史考察: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影响
    3.1 中国古代体育的独特属性和学校体育的式微
    3.2 中国近代体育发端于“内容嫁接式”体育课
    3.3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曲折发展
    3.4 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作用方式
4 互动关系:中国体育、教育、大学系统对普通高校体育的影响
    4.1 中国体育模糊了学校体育的边界
    4.2 教育系统内的应试同化与干预迟滞导致良性学校体育重塑艰难
    4.3 中国大学内部生态迫使普通高校体育遵循多重工作逻辑
5 行动者分析:行动者的策略选择、行为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呈现
    5.1 被迫趋同与主动模仿:普通高校体育组织遵从“合法性机制”
    5.2 “反抗”与“权力”转移:行动者自由行动的多种表现
    5.3 无奈之举与“意外”后果
6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综合分析
    6.1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形成过程的特点
    6.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6.3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本质在于组织功能异化
    6.4 异化消解的可能性
7 研究结论
    7.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7.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本质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主要访谈对象统计表

(2)宁波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选题依据
        1.1.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压力大,就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迫切
        1.1.2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人才培养规格与就业需求存在矛盾
        1.1.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存在不足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文章中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
        1.3.3 国外大学生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情况研究
        1.3.4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情况研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宁波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结构
        3.1.1 就业能力结构要素筛选
        3.1.2 就业能力结构要素因子分析及因子的确定
    3.2 宁波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3.2.1 教学能力现状
        3.2.2 训练能力现状
        3.2.3 活动组织能力现状
    3.3 宁波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路径
        3.3.1 教学能力的培养路径
        3.3.2 训练能力的培养路径
        3.3.3 活动组织能力的培养路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B 宁波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结构重要程度调查问卷
附录C 宁波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案例分析的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依据及选题背景
        1.2.1 理工为主高校的快速发展急需对体育师资队伍管理做出战略性的研究
        1.2.2 增补我国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方面的不足
        1.2.3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加强高校体育师资管理
    1.3 研究目的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综合评价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1.6.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2 基本框架
    1.7 研究的创新点
        1.7.1 选题视角的创新
        1.7.2 研究方法创新
        1.7.3 研究内容创新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体育师资队伍
        2.1.2 理工为主高校
        2.1.3 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
        2.1.4 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管理
    2.2 相关的理论基础及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2.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内涵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2.2 人事行政管理理论内涵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2.3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及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2.4 系统管理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第3章 我国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发展历程
    3.1 我国高校体育师资队伍起步阶段(1949—1965)
        3.1.1 高校体育师资队伍规模较小
        3.1.2 高校重视体育教师进修培训
        3.1.3 高校体育教育管理迈入新阶段
        3.1.4 高校体育教学初步建成
        3.1.5 高校体育教师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
    3.2 我国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停滞与后退阶段(1966-1976)
        3.2.1 高校体育师资质量下降及人才流失
        3.2.2 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无序并停滞
        3.2.3 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发展受阻
    3.3 我国高校体育师资队伍调整深化发展阶段(1977至今)
        3.3.1 高校体育师资人才培养全面恢复
        3.3.2 高校体育师资队伍重新发展壮大
        3.3.3 高校创新体育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模式
        3.3.4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高体育师资队伍质量
        3.3.5 高校体育教育管理促进体育师资队伍发展
第4章 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的实证调研
    4.1 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的案例调研设计
        4.1.1 调查目的
        4.1.2 调查对象选取
        4.1.3 问卷设计及实施
        4.1.4 访谈方案及开展
    4.2 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调研结果呈现
        4.2.1 问卷调研结果呈现
        4.2.2 访谈调研结果呈现
第5章 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5.1 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现存问题
        5.1.1 体育师资队伍结构失衡
        5.1.2 体育教师个体认知与高校发展存在差异
        5.1.3 体育师资队伍评价机制不完善
        5.1.4 体育师资队伍激励机制不健全
        5.1.5 理工为主高校对体育师资重引进轻培养
        5.1.6 高校领导决策影响体育师资队伍整体发展
        5.1.7 高校存在很大的资源浪费问题
        5.1.8 体育教师科研能力薄弱
    5.2 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现存问题成因分析
        5.2.1 由于高层决策不利导致体育师资队伍结构失衡
        5.2.2 由于职能部门定位不准导致体育师资队伍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
        5.2.3 由于二级学院本身发展策略目标脱离实际
    5.3 以Y大学为个案研究
        5.3.1 Y大学基本情况简介
        5.3.2 Y大学体育部基本情况
        5.3.3 Y大学体育部体育师资队伍发展状况
        5.3.4 Y大学体育部体育师资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5.3.5 Y大学体育部的师资队伍存在问题
第6章 改进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管理对策
    6.1 挖掘理工为主高校体育顶尖人才及体育教师专业特长资源
        6.1.1 充分发挥体育顶尖人才的资源优势
        6.1.2 充分挖掘体育教师的专业特长资源
    6.2 创新性的构建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结构
        6.2.1 高度重视体育师资队伍发展
        6.2.2 创新体育教师人才引进机制
        6.2.3 通过培训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质
    6.3 科学实施体育教师考核评价
        6.3.1 体育教师评价指标应具有导向性
        6.3.2 建立科学的体育教师评价机制
        6.3.3 体育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应分类指导
        6.3.4 对体育教师的考核内容要教学与科研并举
    6.4 有效运用激励机制
        6.4.1 体育教师的激励要与时俱进
        6.4.2 体育教师的激励要适度与公平
        6.4.3 体育教师的激励要分层
        6.4.4 体育教师的激励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第7章 结论
    7.1 高校体育师资管理研究正在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热点
    7.2 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但仍存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7.3 建立基于高校发展战略的体育师资管理理念
    7.4 建立战略人才竞争激励机制
    7.5 强化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4)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现代汉语缩略语的界定及分类研究
        2.1.1 现代汉语缩略语的界定研究
        2.1.2 现代汉语缩略语的分类研究
        2.1.3 本研究对现代汉语缩略语的界定
        2.1.3.1 汉语缩略语和简称是部分重合关系
        2.1.3.2 汉语缩略语不包含数字统括语
        2.1.3.3 汉语缩略语不包括字母词
        2.1.3.4 汉语缩略语不包括合音词
        2.1.4 本研究对现代汉语缩略语的分类
        2.1.4.1 缩合式缩略语
        2.1.4.2 拼缀式缩略语
        2.1.4.3 节略式缩略语
    2.2 现代汉语缩略语的生成理据研究
        2.2.1 汉语缩略语生成的经济理据研究
        2.2.2 汉语缩略语生成的构造原则研究
    2.3 现代汉语缩略语的属性和语法功能研究
        2.3.1 汉语缩略语的属性研究
        2.3.2 汉语缩略语的语法功能研究
    2.4 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语义建构研究
    2.5 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认知研究
    2.6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概念隐喻理论
        3.1.1 概念隐喻的运作方式
        3.1.2 隐喻作为意义拓展的重要手段
    3.2 概念转喻理论
        3.2.1 概念转喻的运作方式
        3.2.1.1 整体ICM和部分之间的互相转指
        3.2.1.2 整体ICM内部分之间的互相转指
        3.2.2 转喻作为一种认知参照现象
        3.2.3 转喻作为词义拓展的重要机制
    3.3 概念整合理论
        3.3.1 概念整合理论的运作方式
        3.3.2 概念整合作为语义建构的认知机制
    3.4 本研究中的理论框架
第四章 现代汉语缩略语生成的认知理据
    4.1 缩略语生成的经济理据
        4.1.1 缩略语生成的简缩法则
        4.1.2 借形缩略语生成的经济理据
        4.1.3 缩略语的经济性导致理据性的磨蚀
    4.2 缩略语生成的认知转喻理据
        4.2.1 语言本身基于形式转指概念
        4.2.2 语言形式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机制
    4.3 缩略语的构造理据
        4.3.1 取首原则及其认知理据
        4.3.1.1 缩略语构造的取首原则
        4.3.1.2 取首原则的认知理据
        4.3.2 语义显豁原则及其认知理据
        4.3.2.1 缩略语构造的语义显豁原则
        4.3.2.2 语义显豁原则的认知转喻理据
        4.3.3 避歧原则及其认知理据
        4.3.3.1 缩略语构造的避歧原则
        4.3.3.2 避歧原则的认知理据
    4.4 小结
第五章 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语义建构
    5.1 缩合式缩略语的语义建构
        5.1.1 截搭型概念整合
        5.1.1.1 “一对一”式概念整合
        5.1.1.2 “一对多”式概念整合
        5.1.2 截搭型概念整合基础上的糅合型整合
        5.1.3 截搭型概念整合基础上的认知参照模式
    5.2 拼缀式缩略语的语义建构
        5.2.1 截搭型整合
        5.2.2 截搭型概念整合基础上的糅合型整合
    5.3 节略式缩略语的语义建构
        5.3.1 简单认知参照模式下的语义建构
        5.3.2 复杂认知参照模式下的语义建构
    5.4 汉语缩略语语义建构的本质
        5.4.1 认知参照模式和概念整合互为基础
        5.4.2 整合与分解的辩证统一
    5.5 小结
第六章 现代汉语缩略语生成后的语义拓展
    6.1 基于概念转喻的语义拓展
        6.1.1 范畴典型成员转指范畴
        6.1.2 范畴转指范畴成员
        6.1.3 同一ICM内相邻概念之间的转指
        6.1.4 动作与语义角色之问的互相转指
        6.1.4.1 语义角色转指动作
        6.1.4.2 动作转指语义角色
        6.1.5 范畴属性转指范畴
        6.1.6 范畴转指范畴属性
    6.2 基于概念隐喻的汉语缩略语语义拓展
        6.2.1 基于相似性隐喻的缩略语语义拓展
        6.2.2 基于创造相似性隐喻的缩略语语义拓展
    6.3 转喻和隐喻共同作用下的缩略语语义拓展
        6.3.1 转喻义基础上的隐喻拓展
        6.3.2 隐喻义基础上的转喻拓展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7.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以体育教学领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培养模式
        1.3.2 专业学位
2 研究现状综述
    2.1 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现状
    2.2 国内专业学位研究现状
        2.2.1 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2.2.2 关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2.1 问卷的设计
        3.2.2.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2.2.3 问卷的效度与信度检验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比较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
        4.1.1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
        4.1.2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年限
        4.1.3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总体情况
        4.1.4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4.2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存在问题分析
        4.2.1 培养目标缺乏具体定位
        4.2.2 培养年限不合理
        4.2.3 课程设置不合理
        4.2.4 学位论文趋向理论性
    4.3 关于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建议
        4.3.1 公共课设置
        4.3.2 专业领域核心课设置
        4.3.3 选修课设置
        4.3.4 教学实践课设置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及研究课题
致谢

(6)优秀男子长拳运动员难度动作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竞技武术套路长拳技术发展的相关研究
    2.2 竞技武术套路长拳难度动作发展的相关研究
    2.3 关于竞技武术套路长拳难度动作创新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分析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比较分析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竞技武术套路长拳难度动作技术的发展历程
        4.1.1 竞技武术套路长拳难度动作技术的产生背景
        4.1.2 竞技武术套路长拳难度动作技术的发展
    4.2 竞技武术套路自选长拳难度动作的结构分类
    4.3 2012 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男子自选长拳难度动作统计与分析
        4.3.1 男子自选长拳项目难度动作的统计分析
        4.3.2 男子自选长拳前八名运动员难度动作特点与分析
    4.4 男子自选长拳项目难度动作完成情况分析
        4.4.1 男子自选长拳 58 名运动员难度动作完成情况统计分析
        4.4.2 男子自选长拳项目难度动作成功率的分析与研究
        4.4.3 武术套路长拳项目难度动作得分与比赛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4.5 优秀男子自选长拳难度动作技术发展态势的探讨分析
        4.5.1 我国优秀男子自选长拳运动员难度动作技术制胜因素的探讨
        4.5.2 优秀男子自选长拳难度动作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参考文献
致谢

(7)徐镳体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现状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2 徐镳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振兴中华,体育有责”的体育爱国思想
    2.2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自我发展与校际交流相促进”的学校体育思想
    2.3 “竞技体育多重价值论”和“竞技体育应重视运动员职业道德”的竞技体育思想
    2.4 “智力开发动力论”的体育事业发展思想
    2.5 “竞技性与特色化兼备”的体育院校办学思想
    2.6 “生命不止、运动不息”的终身体育思想
3 徐镳体育思想的特点
    3.1 爱国性
    3.2 实践性
    3.3 多元性
    3.4 先进性
    3.5 人本性
4 徐镳体育思想形成的原因
    4.1 社会历史背景
    4.2 个人经历背景
    4.3 主流体育思想变迁背景
    4.4 国家体育方针政策变化的背景
5 徐镳体育思想的评价
    5.1 徐镳体育思想与近现代其他体育名家思想的比较
    5.2 徐镳体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5.3 徐镳关于旧中国体育观点的评析
6 结论
    6.1 徐镳及其体育思想在中国近现代体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6.2 徐镳体育思想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6.3 徐镳体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
    6.4 徐镳体育思想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促发形成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8)社会转型期中国体育职业教育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社会转型是教育转型的宏观背景,教育转型是社会转型的必要内容和重要条件
        1.1.2 中国教育的缺失呼唤职业教育的价值回归
        1.1.3 发展体育职业教育是中国特色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1.2 文献综述
        1.2.1 有关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
        1.2.2 有关职业教育体系方面的研究
        1.2.3 有关体育职业教育方面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假设
        1.3.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2 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历史演进与特征
    2.1 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产生与发展
    2.2 职业教育思想的演进
    2.3 中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
        2.3.1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分析
        2.3.2 职业教育体系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
    2.4 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特征
        2.4.1 职业教育体系的整体结构特征
        2.4.2 职业教育体系的两翼特征
        2.4.3 职业教育体系的畅通性特征
    2.5 小结
3 职业与体育职业
    3.1 职业与职业教育
        3.1.1 职业的内涵及特征
        3.1.2 职业分类
        3.1.3 职业、工种、岗位三者的关系
        3.1.4 职业教育
    3.2 体育职业与体育职业技能鉴定
        3.2.1 体育职业
        3.2.2 体育行业与体育职业技能鉴定
    3.3 小结
4 国内外职业教育体系的比较与分析
    4.1 国外的职业教育体系及特征
        4.1.1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及特征
        4.1.2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体系及特征
        4.1.3 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及特征
    4.2 国内的职业教育体系及特征
        4.2.1 中国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体系及特征
        4.2.2 中国香港地区的职业教育体系及特征
    4.3 对中国体育职业教育体系创新的借鉴与启示
        4.3.1 人才培养类型和规格方面的启示
        4.3.2 职业教育体系贯通方式的启示
        4.3.3 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启示
        4.3.4 职业教育宏观政策的完整性和前瞻性的启示
    4.4 小结
5 中国体育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与现实特征
    5.1 中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历程
    5.2 体育职业培训及体育职业技能鉴定产生的背景与社会动因
        5.2.1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产生
        5.2.2 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5.3 中国现行体育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成及现实状况
        5.3.1 学校体育教育体系的构成现状
        5.3.2 体育职业培训现状
        5.3.3 中国体育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状况综述
    5.4 中国体育职业教育体系的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5.4.1 中国体育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5.4.2 中国体育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
    5.5 小结
6 社会转型期体育职业教育的重新审视
    6.1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主要特征
    6.2 社会转型期中国体育职业教育的现实特征
        6.2.1 教育理念特征
        6.2.2 办学主体与生源结构特征
        6.2.3 法律法规文件特征
        6.2.4 体育职业教育体系特征
    6.3 社会转型期体育职业教育的内涵
    6.4 社会转型期中国体育职业教育的走向分析
        6.4.1 教育体系从单一走向多元
        6.4.2 供给与需求进一步走向市场化
        6.4.3 教育形式从独立走向融合
        6.4.4 人才培养走向人文化与高移化
        6.4.5 师资队伍进一步“双师”化
        6.4.6 法制保障走向系统化
    6.5 小结
7 社会转型期体育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
    7.1 中国体育职业教育体系创新的理论依据
        7.1.1 终身教育理论
        7.1.2 能力本位论
        7.1.3 需求决定论
    7.2 体育职业教育体系创新的原则
        7.2.1 适应性与前瞻性原则
        7.2.2 规范性与开放性原则
        7.2.3 多样性与高延性原则
    7.3 体育职业教育体系的功能分析
    7.4 体育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分析
        7.4.1 体育职业教育体系的类型结构
        7.4.2 体育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
        7.4.3 体育职业教育体系的组织形式结构
    7.6 体育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构架
    7.7 小结
8 体育职业教育体系良性运行的支持条件研究
    8.1 政治支持保障
    8.2 经济支持保障
    8.3 文化支持保障
    8.4 小结
9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9)天道礼法文化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天道礼法分析框架
    (一) 体相用论
    (二) 认识论
二、天道礼法的逻辑证成
    (一) 天道为体
        1、天与天道
        2、天道之特征
    (二) 礼为相,法为用
        1、礼法演变
        2、礼即相
        3、荀子论礼
        4、法为用
        5、礼法观:儒家与法家
        6、天道礼法
三、天道礼法与自然之法
    (一) 儒家之法与耶教之法
        1、马里旦论自然法
        2、自然法的现代传统
    (二) 天道礼法与自然法的异同
        1、自然法的特质
        2、天道礼法与自然法的比较会通
三、天道礼法与王道合法性
    (一) 王道政治三重合法性
        1、权力秩序合法化
        2、政道与合法性
        3、王道政治的形态
        4、王道合法性的内涵
        5、王道合法性之推展
    (二) 治道与三院制
        1、治道及体制三院论
        2、三院制之合法性判准
        3、三院制之批判
        4、社群法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0)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
    2.2 关于高校体育专业设置研究
        2.2.1 国内的研究
        2.2.2 国外的研究
    2.3 已有研究的不足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3.1.1 研究对象
        3.1.2 概念界定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逻辑分析法
        3.2.5 历史研究法
    3.3 研究思路
4 分析与讨论
    4.1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轨迹
        4.1.1 酝酿与萌芽:中国近代时期(1840—1949年)的体育专门化教育
        4.1.2 移植与初创: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
        4.1.3 探索与扩充:"大跃进"时期(1957-1965年)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
        4.1.4 停滞与混乱:"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7年)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
        4.1.5 恢复与调整: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1)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
        4.1.6 规范与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922001)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
        4.1.7 拓宽与优化:迈向全面小康社会时期(2002——至今)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
    4.2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特点
        4.2.1 专业培养目标:从单一能力的职业型人才向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转变
        4.2.2 专业课程结构:从单一僵化技能型课程向多元灵活复合型课程结构转变
        4.2.3 专业设置管理:体育专业设置由计划设置,统一管理向院校自主,规范审批转变
        4.2.4 专业设置种数:体育专业设置呈现出先简单分化,再规范合并,后探索拓宽的发展趋势
        4.2.5 专业布局:体育专业设置有从体育院校、师范院校向普通综合性高校扩散的趋势
    4.3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历程中的影响因素
        4.3.1 专业办学的内在层面
        4.3.2 专业办学的外在层面
        4.3.3 历史进程中,各层面因素对体育本科专业设置发展的不同影响
        4.3.4 多因素制约下,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面临的问题与调整的突破口
    4.4 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
        4.4.1 我国高等体育本科专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4.2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调整的原则
        4.4.3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思路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沈阳体院成教工作发展趋向之浅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D]. 刘旭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2]宁波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D]. 王楚楚. 宁波大学, 2017(02)
  • [3]基于案例分析的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跃敏. 东北大学, 2017(06)
  • [4]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认知研究[D]. 蒋向勇.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5]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以体育教学领域为例[D]. 樊婷. 广州大学, 2013(04)
  • [6]优秀男子长拳运动员难度动作技术发展研究[D]. 韩成春. 成都体育学院, 2013(03)
  • [7]徐镳体育思想研究[D]. 丁永亮. 南京体育学院, 2012(06)
  • [8]社会转型期中国体育职业教育体系研究[D]. 雷艳云.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3)
  • [9]天道礼法文化哲学研究[D]. 杨勇. 西南政法大学, 2011(04)
  • [10]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D]. 蒲鸿春. 北京体育大学, 2010(05)

标签:;  ;  ;  ;  ;  

浅谈沉阳体育学院成人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