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例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点分析论文_陈旭

(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四川 西昌 615000)

【摘要】 目的:分析305例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1月来我院的尿路感染住院患者30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尿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其主要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结果:305例患者共检出31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12株(66.88%),革兰阳性球菌105株(33.12%),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43.85%);大肠埃希菌主要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氨曲南及氨苄西林表现出较高耐药率(>5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分别为48.20%、46.15%;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占52.00%、54.55%。结论: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部分病原菌表现为多重耐药性,临床应重视对病原菌的检测及药敏试验的应用,根据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合理选择抗生素。

【关键词】 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特点

【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8-0242-02

随着介入诊断及治疗的广泛普及,尿路感染发病率不断增长,而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使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逐渐增强,对尿路感染患者的治疗造成不良影响[1]。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305例尿路感染住院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旨在为尿路感染临床用药提供一定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1月来我院的尿路感染住院患者305例,男性患者117例,女性患者188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0.51±8.98)岁;单纯性尿路感染192例,复杂性尿路感染113例。

1.2 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32)。

1.3 方法

遵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2]相关规定,采集所有患者清洁中段尿或导尿标本,35℃条件下使用琼脂培养基培养18~24h,革兰阳性菌菌落≥104cfu/ml,革兰阴性菌菌落≥105cfu/ml,且两次及以上培养出同细菌诊断为阳性。通过MicroScan—WalKAwaY 96 Plus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测试系统、深圳迈瑞TDR—300B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药敏判断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文件标准[3]。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WHO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提供的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分离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

在305例尿路感染患者中检出31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12株,构成比为66.88%,革兰阳性球菌105株,构成比为33.12%;革兰阴性杆菌主要由大肠埃希菌(43.85%)、肺炎克雷伯菌(8.20%)、铜绿假单胞菌(5.99%);革兰阳性球菌主要由屎肠球菌(10.73%)、粪肠球菌(10.09%)构成,病原菌具体分布见表1。

2.2 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率、ESBLs阳性菌及MRSA/MRCNS占比

2.2.1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 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氨曲南及氨苄西林表现出较高耐药率(>5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高度耐药(76.92%),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100%;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均超过70%;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美罗培南及氨苄西林耐药率均较高(>50%);嗜麦芽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7.14%和71.43%;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分别为48.20%、46.15%、41.18%,具体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1月我院的尿路感染患者305例,共分离菌株317株,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6.88%,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球菌的33.12%,此结果与近年文献[4]对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的分析类似。具体病原菌分布以大肠埃希菌构成比最高,为43.85%,其次为屎肠球菌及粪肠球菌,分别为10.73%、10.09%,肺炎克雷伯菌为8.20%。该结果与王宏儒等[5]进行的尿路感染住院患者病原菌分布的分析比较,大肠埃希菌比例接近,而肠球菌比例明显增高,肺炎克雷伯菌比例降低。

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是最易产生ESBLs的细菌,此酶可通过水解头孢菌素、青霉素类及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其失活,形成对此类抗生素的耐药作用[6]。本次研究结果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等抗生素耐药率高,多重耐药的特点极大的增加了抗感染治疗的难度,故临床应将ESBLs检测作为常规检测指标,对ESBLs阳性表现的病原菌不推荐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使用而采取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更合理抗生素治疗[7]。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78.95%和84.21%,故不推荐使用此类抗生素进行抗铜绿假单胞菌治疗。嗜麦芽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高度敏感,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高耐药性与洪莺等[8]分析结果相似。

肠球菌属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革兰阳性球菌之一,包括屎肠球菌及粪肠球菌。该菌属具多重耐药性,而对万古霉素及呋喃妥因高度敏感,但万古霉素属于广谱抗菌药,且价格昂贵,不宜作为抗肠球菌常规用药,因此,呋喃妥因更适合作为首选药物治疗此类型的尿路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此蛋白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极低,使葡萄球菌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存在条件下仍能生长[9],染色体上甲氧西林耐药基因可调节PBP2a的形成过程,诱发MRSA及MRCNS的生成[10]。本研究检测出MRSA及MRCNS分别为52.00%、54.55%,针对这两种病原菌,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几乎均表现为高耐药性,而万古霉素及呋喃妥因对其敏感性较高。

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种类较多,虽然大肠埃希菌仍为主要致病因素,但是在致病菌中的构成比并不是固定的,同时其他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也因环境、地区、时间等因素在不断变化,各种致病菌的耐药性变异更是复杂。因此,临床上应重视尿路感染病原菌检测及药敏实验的应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参考文献】

[1]李湘燕,杨阳,王玉芳.导尿管相关菌尿的病例特点及病原学耐药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4):1299-1303.

[2]尚红,王毓三,申子瑜,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J].第四版,南京:华南大学出版社.

[3]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S].Twenty-sixth informational supplement,2016,M100S,26th Edition.

[4]李美红,王峰,李春仙.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11):1122-1124.

[5]王宏儒,鲍晓荣,袁轶群.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8):1859-1861.

[6]陈中举,汪玥,刘彩林,等.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5,10(3):198-200.

[7]乔庐东,陈山,杨勇,等.国内不同类型下尿路感染患者尿路病原菌构成及药敏分析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5,36(9):690-693.

[8]洪莺,张媛媛,张珍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分布和耐药性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11):1153-1154.

[9]于农,张伟,陈建魁,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异质性耐药株检测方法探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5):74-76.

[10]侯利剑,梁毅,闵长艳.葡萄球菌属在各种临床标本中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5):3767-3769.

论文作者:陈旭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6

标签:;  ;  ;  ;  ;  ;  ;  ;  

305例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点分析论文_陈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