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论文_李丰

汽车构造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论文_李丰

(聊城大学后备军官学院 252059)

摘要:在现代课程体系当中,汽车构造课程已经成为了一门重要课程。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我国的教育时代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当中,为教学改革带来了更多的契机。汽车构造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学生在对理论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掌握后,能将其作为指导方法进行实践活动。本文就汽车构造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

关键词:汽车构造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前言:

汽车构造这门课程是汽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学生对汽车构造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汽车构造课程所包含的零散知识点有很多,并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现代科学以及制造行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汽车的构造也得到了更大程度的优化。这样的发展形势为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对汽车构造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

一、理论教学改革路径

(一)教学内容改革

在汽车构造这门课程当中,会设计到很多关于发动机和底盘结构的知识点,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依据教学目标对知识点的讲解有所侧重,而不是以一味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合理分配知识点讲解的时间。教师讲解发动机和底盘的构造类型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对基本构造的讲解以及国内保有量较大的发动机和底盘的介绍上。当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形成了基本了解后,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拓展一些关于汽车工业在近几年所产生的新技术以及应用于汽车制造的新材料等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并能帮助学生归纳学习侧重点。另外,教师在为学生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具有实际意义的知识点展开详细讲解,而不是浪费过多的时间在理论和设计原理方面。另外,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对一些与汽车构造相关的课程内容进行归纳,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避免重复授课的问题。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教材中的理论体现了一定的落后性,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中查找相关内容为学生进行补充。

(二)教学方法改革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大多数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时,经常使用的辅助教学工具是板书、挂图以及幻灯片。这样的教学方法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无法从直观的角度使学生对汽车构造的相关知识形成透彻的理解。学生只能在一种相对被动的状态当中接受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1]。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程度也在逐渐加深。各种针对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方法不断被应用在实际的教学环节,比如,微课、MOOC等。这些以多媒体技术作为支撑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对理论知识进行详细阐述,还能在课件中直观展示汽车各个部分的结构和运动状态,便于学生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互联网中包含很多相关课件,但是并不是完全符合所有学校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根据本校的教学特点进行删减或者加入一些内容。

二、实践教学改革路径

(一)实验室实践教学

汽车构造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通过对实物进行拆装和分析能使其对汽车构造的相关原理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所以,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不同的实验环节进行拆分和整合,使其能形成教学单元。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使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2]。教师需要将课堂教学和实验室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同时,教师需要对实验项目中一些涉及拆装的内容进修改,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节省更多的时间使教师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另外,拆装实践教学项目经常会在课堂理论讲解之前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面临着较大的教学困难。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教师可以将发动机和底盘的拆装实验进行分解,从而更好的解决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颠倒的教学问题。

(二)提高实验室教学的开放程度

要想更好的达到汽车构造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对实践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实践的机会。很多学校都已经建立了车辆构造实验室和交通实践中心。在这样的条件下,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程度有利于为学生自主进行发动机的和变速器等汽车部件进行拆装训练提供条件,学生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根据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汽车部件进行检修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能为学生巩固汽车构造的理论知识提供平台[3]。在这样的训练模式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实践指导,逐渐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的难度,丰富实践教学的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为学生学习难度更大的实践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论:

综上所述,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效果对选择汽车类专业的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已经无法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对其进行改革具有关键性教育意义。因此,汽车构造课程教师应该在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重要性的基础上,对理论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实验室实践教学和实验室教学开放程度进行改革。通过本文对汽车构造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展开的一系列探索,希望能为提高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效率提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侯占峰,刘海洋,佟鑫,闫建国.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汽车构造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3):45-48.

[2]廖新锋.基于翻转课堂的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中国培训,2017(22):45-47.

[3]宁佐归,张彬.应用型地方院校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思路的探讨[J].时代农机,2017,44(07):185-186.

论文作者:李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汽车构造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论文_李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