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的护理对招募固定机采献血者的重要性论文_杨健莉

优质的护理对招募固定机采献血者的重要性论文_杨健莉

(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03)

【摘要】目的:研究在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过程中进行优质有效护理的意义。方法:建立优质高效的护理管理体系,培养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为机采献血者进行优质有效的献血前,献血中,献血后的护理,并观察分析效果。结果:通过一系列优质有效的护理措施,固定献血者比例升高。结论:在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过程中采取优质的护理,能显著提高固定献血者的比例有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献血者;无偿捐献血小板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6-0265-01

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规定临床上血液唯一合法来源就是无偿献血,所以进行优质有效的护理是招募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保留无偿献血者,成为固定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具体探讨如下。

1.建立有效优质的护理管理体系

依据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2006版《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2015版《血站技术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中心采供血质量管理文件。确保献血过程中顺利实施护理措施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监控献血护理是的关键控制点,有效的控制了采血供血全过程,确保了献血护理的有效性,充分性。

2.组织人员培训,加强全员的服务意识。

依据一法两规,定期培训中心工作人员,具体如下:(1)熟练掌握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2006版《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2015版《血站技术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熟悉掌握本中心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sop。(3)考核实践操作技能,做卷子,操作比赛,提高质量意识,服务理念,更好的为献血者服务。

3.献血前护理

确保机采血小板的顺利完成,献血前护理尤为重要,首先要营造舒适、安全、温馨的环境,让献血者进入这里消除恐惧害怕,愿意花1到2小时捐献血小板。(1)献血前沟通 服务岗人员应主动迎接献血者,为其让座倒水,询问饮食睡眠情况。耐心指导献血者填写《献血者健康情况征询表》。细致耐心解释问题,征询结果及时告知,注意保护献血者隐私。对于初次献血者尤要注意细节,介绍献血流程具体步骤。(2)体检岗人员按《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体检,体检结果及时告知,耐心解答问题,注意保护献血者隐私。(3)初筛岗人员操作动作轻柔,告知准确,解释到位。初筛检查后应主动告知献血者体检初筛结果,注意保护献血者隐私。对于征询体检初筛合格的献血者,服务岗人员应在安排合理饮食等后嘱其拿上自己的体检单和贵重物品,并主动引导其口服钙剂并穿上鞋套(注意提示防滑)后进入机采室。(4)采血岗人员应主动迎接安排献血者坐上相应的献血椅,并调整至最舒适的体位。同时再次核对献血者体检表,身份证、姓名、血型及体检表上附带条形码的完整性。简单地向献血者介绍成分献血小板的原理及相关的知识,消除、减轻其内心的紧张。(工作人员要因人而异,巧妙、有趣的与献血者聊些轻松愉快的话题,以分散其注意力),对于初次献血者要耐心解释关于献血小板的相关问题,就献血小板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告知注意事项。

4.献血中护理

因为捐献血小板时间比较长在献血者献血过程中,工作人员要适时地关心献血者并其沟通、交流,消除个别献血者的紧张。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机采速度,将采集所需时间告知献血者。对固定献血者询问过往捐献小板采集过程中有无反应,调整采集适合献血者的速度,给予适当的补充葡萄糖酸钙,同时注意观察献血者的献血舒适度,如增减毛毯保温或散热,询问是否饮水。告知献血者如何反馈不适。初次献血者可能会因为多方面因素出现紧张焦虑程度较重,采血岗人员应增加巡视次数,多关注献血者的感受,做好及时处理,预防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在献血过程中,发现有献血反应,应及时暂停采集,对症处理。并向献血者正确解释所产生的反应现象,积极鼓励献血者,介绍抗凝剂反应情况,消除献血者的顾虑。并实时记录,采集回输速度,为下次献血者再次献血提高舒适度提供依据。若静脉穿刺不成功、血流缓慢而无法满足采集要求时,须向献血者致歉,以取得献血者的谅解。如需二次进针,应在征得献血者同意,后选择另一手臂的血管进行采集操作。

5.献血后护理

采集结束拔针时应告诉献血者采集已完成,拔针时会有轻微疼痛,使献血者能够做好思想准备。拔针后,应在针眼处止血贴外压上棉球,并用自粘式绷带进行局部包扎。成分献血结束后,应主动向献血者介绍所献血液成分的量及功用,增强献血者的自豪感,并送上感谢卡,适时关照。告知献血后的注意事项:(1)献血后请在献血休息区休息10~15分钟,确认无不适后方可离开。(2)穿刺点上敷料应保留至少4小时。(3)多补充水分,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和水果,避免饮酒,保证充足睡眠。(4)献血后24小时内献血的手臂不过分用力,不剧烈运动、高空作业和过度疲劳。(5)如果存在献血前没有如实告知的可能影响血液安全的高危行为,或者献血后感觉明显不适或异常,请及时联系血站工作人员。成分献血者完成献血后,应嘱其到休息室休息,服务岗人员应嘱其脱下鞋套,注意防滑,并及时为其安排座位,并送上热糖水或饮料。稍事休息后,为有需要的献血者及时送上饭菜。嘱其献血小板间隔时间,鼓励欢迎下次再来捐献。对新的献血者,采集后三天进行回访,询问身体状况,采血服务的满意度,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稳定固定献血者。对采集过程中出现献血反应的献血者在采集后三天进行回访,消除献血者对采集血小板的恐惧,鼓励再次捐献血小板。

6.结语

采集血小板的工作人员,要具有专业知识及熟练的技术进行献血小板前、中、后的护理,同时要具备责任心及服务精神,对献血者进行有效,优质的护理,让献血者在1到2小时捐献血小板过程中有一个愉快,轻松的心情,促其成为固定捐献血小板献血者。综上所述,优质的护理对招募固定捐献机采血小板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2]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机采科2017版sop.

[3]梁春梅 无偿献血过程护理的重要性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年第15卷第40期.

论文作者:杨健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  ;  ;  ;  ;  ;  ;  ;  

优质的护理对招募固定机采献血者的重要性论文_杨健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