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学科发展主体--论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价值取向_课堂教学论文

回归学科发展主体--论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价值取向_课堂教学论文

回归主体 发展主体——论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价值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论文,教学改革论文,价值取向论文,课堂论文,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题界定:所谓“回归主体”,指把传统教学中被教师“一言堂”所夺走的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以实现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所谓“发展主体”,即努力实现学习主体各方面素质的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回归主体是发展主体的条件,发展主体是由素质教育决定的。

全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发展形势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这是一种必然。从过往几年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实践看,课堂教学之外的诸多改革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人们的关注点已开始投向课堂教学;从学校工作规律看,教学是学校中心的工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渠道。这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开展任何选题的教育改革,都离不开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是深化教育改革,并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应当说,近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几年实践到今天,不少校长、老师都在想一个共同的问题:这几年,围绕课堂教学开展了愉快教学、创造教学、层次化教学等不少教学改革实验,这些改革实验是不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全部?就已开展的所有教学改革实验来说,其所研究的课题本身,如愉快教学解决学生如何愉快地学,创造教学解决创造思维如何培养,层次化教学解决如何提高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等等,是不是回答了所有课堂教学最本质的即共性的规律?如何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如何同时实现学生各方面素质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应该说,对课堂教学最本质的即共性的问题,上述教学改革实验都做了有益的探索,但尚感不足。谈到更多的没有开展教学改革实验的学校,几年来都在致力于常规教学研究,评价目标主要是教师教学基本功,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教学基本功即课堂教学规律的全部吗?这又是留给人们的一个困惑。

(一)

课堂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指向应该是什么?

1.素质教育留给我们的思考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正式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命题,这无疑应成为我们研究课堂教学改革终极目标指向的重要依据。小学、初中教育属基础教育,面对素质教育任务,承担着为中小学生奠定坚实的素质发展基础的任务。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以实现素质教育为目的,课堂教学改革以素质教育(即素质教学)为终极目标指向,无疑是由素质教育决定的。有文章表述得直接了当:“让素质教育走进课堂。”应该说,这是一种明智之见。

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诸方面素质的教育。可见,课堂教学改革以素质教育为终极目标指向,则必须努力实现使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的诸方面素质的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可简述为“学习主体的发展”或“发展主体”)。——这一点,应成为我们判断是否真正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与衡量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层次的主要标准。这应成为我们的共识。

用这条标准考察当前的教学改革实践,则不难发现,有不少教学改革大有提高层次的必要。诸如:愉快教学实验需从教师愉快地教、学生愉快地学的基础上,向学生愉快发展的方向发展,以进一步深化愉快教学实验;创造教育实验需从仅仅着眼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向以全面素质发展为基础的方向发展,以进一步加大创造教育实验的力度;层次化教学需从因材教学的基础上向更高的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以提高层次化教学实验的成果层次……总之,无论任何课题的教学改革实验,都只能以本课题作为改革的突破口,都必须以素质教育为改革的终极目标指向!唯其如此,才能深化当前的教学改革。至于常规教学研究,也需在教学基本功研究、训练的基础上,以实现“发展主体”为终极目标指向,以提高常规教学研究的层次。

2.教学理论研究留给我们的思考

教育心理学理论、教学理论研究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习得的过程,是伴随非智力因素参与从而发生、发展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非智力因素对学生主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告诉我们:学生主体的发展,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参与为前提,并伴随认识过程的始终。非智力因素的充分参与,旨在实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即实现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真正实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从而成为一条固有的教学规律。传统的课堂教学,无视这条固有的教学规律,学生的“主动学”被教师的“一言堂”所取代,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教师“满堂灌”所夺走,极大地束缚了学习主体的发展。为实现学习主体的发展,必须首先实现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学习的主人,即必须首先实现把被教师“一言堂”夺去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即必须首先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回归,或简称“回归主体”。——这一点,应成为我们判断是否真正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与衡量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层次的另一主要标准。这一点,也应成为我们的共识。

用这条标准考察当前的课堂教学实践,则不难发现:即或是开展教学改革实验的点校,尚有不少课堂仍然被教师把持着:教师“一言堂”艰于绝迹,教师牵着学生走彼彼皆是,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大量存在……这充分反映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难度所在,充分反映为把“回归主体”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首位目标指向的重要意义所在!

但应有的理论认识尚不止于此。“回归主体”,不仅仅是“发展主体”的前提,也是“发展主体”本身。本世纪40年代,对认知过程的理论研究,仅仅满足于对学习知识本身的研究,对非智力因素于认识的作用认识不足;到了50年代,开始认识到非智力因素于认知的作用,但忽视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直到80年代,随着“全面发展”方针的提出,培养非智力因素才被提到日程,提出既教书又育人,强调教书育人的统一。但直到今天,我们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仍然严重地存在着对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忽视。非智力因素属心理素质,是学生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也必须以“回归主体,发展主体”为终极目标。

3.传统教学留给我们的反思

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之一是“先生讲,学生听”,教师“灌”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其实质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一个专指概念,专指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淘汰教育”、面向少数人的教育。现代教学的显著特征是充分调动、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所有学生的诸方面素质的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其实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诸方面素质充分发展的素质教育。对传统教学的反思使我们看到:改革传统教学,实现现代教学,必须紧紧把握住努力实现“回归主体,发展主体”这个终极目标。“回归主体,发展主体”,不仅是开展当前教学改革的终级目标指向,也应被视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回顾我国建国之后四十多年来的教学改革历史,所追求的就是这个目标,只不过到今天我们对这个目标的认识才更加明确。

“回归主体,发展主体”,首先是一个理论问题,即在近三百年教学理论的研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其次,是一个实践问题,即在历史久远的传统教学实践中,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真正实现。我们提“回归”,是基于科学的理论结论,面对传统教学的时弊与当前教学改革的实际而提出的,疾呼把被教师的“一言堂”所夺去的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以求最后实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发展。这一点应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最高目标价值取向!

(二)

怎样实现“回归主体,发展主体”?

课堂教学改革目标价值取向的“回归主体,发展主体”,理论认识是一回事,实践操作则又是一回事。认识容易实践难,这充分反映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艰辛,但又必须付诸实践,不然就没有改革成果可谈。

1.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是实现“回归主体,发展主体”的关键

考察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不难发现:为数不少的教师仅仅把转变教育思想停留在认识阶段,尚较少步入实践阶段,对教育思想之于教育行为的决定作用认识不足,从而影响着教学改革的举步。

教育思想制约教学行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人才观的制约作用。当你认为只有能升上大学的人才是人才时,必然使你的教学只面向少数尖子学生;而只有当你认为所有的学生都是未来21世纪的人才,普通劳动者也是人才时,你的教学才可能自觉地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舍得花时间给那些学习差生,使其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2)质量观的制约作用。当你认为唯有考分、升学率是教学质量的标志,必然使你的教学陷入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的误区;而只有当你把全体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水平作为检验教学质量的标准时,你的教学才可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3)教学观的制约作用。人才观、质量观决定教学观,直接地体现为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即透过教学行为可以明显地判断教师教育思想的归属。传统的教学观集中地体现为为教而教、为教知识而教,固守“教师——知识——学生”的教学路线,(即教师把知识带给学生、灌给学生,学生被动地学);现代教学观集中地体现为学而教、为不需要教而教、为育人而教,执行“教师——学生——素质”的教学路线”(即教师带领、指导学生奔向知识与能力,奔向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主动地学、主动地发展)。

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思想不转变,就绝对没有教学的现代化。教育思想既是“虚”的,更是“实”的,满足于口头上、认识上的转变观念,不落到教学实践上的转变即教学行为的变革,便永远没有真正的课堂教学改革。

2.确立相应的教学原则、构建相应的教学操作系统,是实现“回归主体,发展主体”的保证

把“回归主体,发展主体”确立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指向,是为实现教育目的——素质教育服务的,但其最后实现,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操作体系做保证。

教学原则集中体现为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规定与导向作用,贯穿于备课、授课、辅导、作业与练习的布置与指导等各个环节,为此,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为对实现“回归主体,发展主体”的课堂教学改革终极目标的保证作用。

教学原则是教学目的、目标的派生物。围绕实现“回归主体,发展主体”,如下几条教学原则是不可缺少的:

(1)主体性教学原则。即要求教师必须努力实现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2)发展性教学原则。即要求教师必须实现课堂教学对每一个学生的诸方面素质的充分发展。仅有主体性原则而没有发展性原则,就没有素质教育,就不能使教学从“热热闹闹”的形式主义教学中走出来。(3)愉悦性教学原则。即努力创设愉悦的教的氛围、学的氛围、学生发展的氛围。(4)差异性教学原则。即要求教师的教学面向所有学生,实行因材施教,以确保“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5)自主性教学原则。即要求教师要致力于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学习与发展。没有自主性,就没有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6)创造性教学原则。即要求教师在致力于奠定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个性发展教育,其最终目的在于为学生未来的创造性劳动奠定基础,我们的教学不能让学生“人云亦云”。

围绕“回归主体,发展主体”还可以确立几条相应的其他教学原则,如独立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竞争性原则等,但主要的是上述六条。

但教学原则只是对教师教学行为方向的一种理性规定,确保教师教学行为真正到位,还必须依据教学原则构建相应的教学操作体系,即教学操作要求规定。如针对“愉悦性”教学原则便应要求教师必须做到:(1)微笑进课堂,一开课便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气围;(2)努力排除主、客观干扰,以保持40分钟愉悦的教学氛围;(3)不随意批评学生,以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4)改进教学方法,实行兴趣教学;(5)努力挖掘教材的兴趣教学因素,抓住学生愉快学习、愉快发展的核心,等等。对其余五条教学原则照此规定其相应的教学操作要求,便可构建起三四十条的教学操作体系。有了这个操作体系,就可将教师的教学行为置于科学的轨道上,确保“回归主体,发展主体”的教学终极目标的实现。这个教学操作体系,既可作为学校评价教师教学的标准,也可作为教师自我评价教学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教学操作体系同时又是教学评价体系。

3.教师群体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回归主体,发展主体”的前提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没有学校全体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校长有再好的教育改革设想,也不会取得成功。当前,努力提高教师群体综合素质已成为全国深化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每一位校长必须努力把校长的改革思维变成全体教师的改革行为,树立“育人百年大计,兴师千载功德”意识,努力抓好教师群体综合素质提高工作。

提高教师群体综合素质要明确几个认识,抓住几个重点:(1)讲“群体素质”,就不是仅指几个骨干教师,而是指学校所有教师。(2)讲“综合素质”,是讲全面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含师德)、科学文化素质、教学能力素质与身心素质,而不是单指一方面素质。就某一方面素质而言,又有其全面的内涵,不能片面理解。如对科学文化素质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历,学历只是正规学习年限的标志;又如对教学能力素质就不能片面理解为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功是对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起码要求,只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绝对能力素质部分;成为一位优秀教师必须有高于基本功之上的教学能力,并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与风格,即教学能力素质中的相对能力素质。(3)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教师素质提高的关键;(4)教学常规研究不代表教学研究的全部, 课堂教学研究必须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终极目标去进行,必须在大练教学基本功与常规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向深入研究教学微观规律方向发展;(5)科研是兴师的重要途径,校长要增强“科研兴校、科研兴师”意识,教师要增强“兴科兴我”意识,人人都应有教改选题,在课题研究中提高;(6)教育理论是教学改革的先导,既要重视对教育基础理论的学习,更要重视对紧密联系教改实际、紧密指导教改实践的教育理论刊物的学习,努力从“经验型”中走出来,走“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成长之路。

1996年的到来,标志着五年后21世纪的到来。我们的教育改革,必须瞄准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紧紧抓住素质教育目标,进一步深化已有的教育改革;我们的教育改革,必须瞄准21世纪教学现代化的目标,努力探索与构建21世纪学科素质教学模式,这既是每一位中小学校长的历史任务,也是每一位中小学教师的历史任务。

标签:;  ;  ;  ;  

回归学科发展主体--论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价值取向_课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