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论文_李跃才

宁乡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湖南 宁乡 410600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应用卡托普利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入院治疗的9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本组资料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行卡托普利辅助治疗,对照组48例,行常规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通过卡托普利辅助治疗,对照组通过常规综合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7.9%(47/48),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81.3%(39/48),即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相比于对照组患儿显著较优(P˂ 0.05) 结论 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开展卡托普利辅助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症状,调整心肌酶水平,因此该种方法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卡托普利;病毒性心肌炎;效果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非先天性心脏病,常见于病毒流行感染期,早期症状类似于感冒,即头晕、胸闷、发热、呼吸不畅以及乏力等,因此极易误诊,如果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引起心力衰竭或休克,带来死亡结局[1]。现今关于该疾病的治疗还没有一个特异性治疗方法,通常选择常规抗病毒治疗,但效果并不显著。本组资料试图通过卡托普利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辅助治疗,以观察其结果,具体情况见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有患儿96例,均为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入院治疗的9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男性患儿55例,女性患儿41例,年龄5~9岁,平均(6.32±0.31)岁,病程 4~12 d,平均(4.55±0.61)d。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其中39例为心率失常患儿,另外57例为ST-T改变患儿。全部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无体质过敏者,无肝肾肺障碍者,无出血或感染患儿。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儿分为观察组48例,行卡托普利辅助治疗,对照组48例, 行常规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对研究结果影响不大。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即规律作息、科学饮食、提高睡眠质量,行国药准字 为H22023495的利巴韦林、国药准字为Z53021676的黄芪注射液联合5%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治疗,其中利巴韦林使用方法为:10mg/(kg·d),每日注射1次;黄芪注射液联合5%葡萄糖溶液使用方法为: 每日200ml,每日给予1次。1个疗程2周,需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前提下口服国药准字为H20053398的卡托普利,每日3次,0.5 mg/(kg·d)。1个疗程2周,需治疗3个疗程。

1.3疗效评定标准

(1)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具体评定标准如下:治疗后如果患儿各类症状消失,心肌酶检测以及心电图显示无异常,则为显效;治疗后如果患儿各类症状改善,且心肌酶检测以及心电图显示没有完全恢复,则为有效;治疗后如果患儿各类症状没有变化,且心肌酶检测以及心电图显示未好转或加重,则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表示,t检验,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

2结果

观察组通过卡托普利辅助治疗,对照组通过常规综合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7.9%(47/48),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81.3%(39/48),即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相比于对照组患儿显著较优(P˂ 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常见于儿童患者,心电图显示ST-T改变以及心率失常等,如果能得到及时治疗,对患儿预后具有积极的影响。其发病过程为:(1)病毒复制导致心肌细胞溶解, 合并细胞免疫以及体液免疫。(2)病毒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导致被感染的心肌溶解, 未受感染的心肌细胞受到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侵袭而遭到破坏,最终引发心肌细胞损伤[2]。此外氧自由基也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病变程度最为严重的部位为室间隔、左室, 心肌纤维也存在程度不一的变性以及坏死, 通过X线片上可发现心胸比率增大,大部分为左室增大影响[3]。

中医联合西医抗病毒治疗是病毒性心肌炎现今使用频率最高的治疗方法。其中利巴韦林作为一种常规抗病毒药物,能显著改善患儿症状。中医认为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胸痹”,因此治疗过程中应注重活化心脉、益气固本,及时控制病毒,避免其进一步扩散,单纯给予黄芪注射液同时配合以科学饮食、规律作息等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4]。卡托普利是一种ACE抑制剂,对ACE生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而减小外周血管阻力,避免钠水潴留,减轻心脏压力,对心室重构进行阻碍,最终增强心功能;另一方面还可降低AT-II,改善心肌损伤。此外还可清除机体氧自由基,减弱心肌炎性反应,改善心肌损伤[5]。在本组资料中,通过对观察组患儿开展卡托普利辅助治疗,对照组患儿开展常规综合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7.9%(47/48),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81.3%(39/48),即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相比于对照组患儿显著较优(P<0.05)。由此可知,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开展卡托普利辅助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症状,调整心肌酶水平,因此该种方法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樊荣,穆亚宁,康淑红,等.益气复脉、滋心养阴方联合卡托普利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24(11):17-21.

[2]刘中梅.卡托普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对血清肌钙蛋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6):2039-2041.

[3]倪荣,李丽丽.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6):936-938.

[4]邹云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心肌重构--聚焦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激活的机制研究[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7,25(3):216-218.

[5]彭磊,杨春静,崔维.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6,31(2):275-278.

论文作者:李跃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卡托普利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论文_李跃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