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发展的实践中推进文化理论的创造性发展论文_张燕

在文化发展的实践中推进文化理论的创造性发展论文_张燕

河北省宁晋县文化馆 055550

摘要:本文就如何在文化发展的实践中来推动文化理论的发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首先指出了我国文化发展的背景,从多方面探讨了文化发展实践中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思路,从中得知文化理论在文化发展实践中的意义与作用。

关键词:文化发展;文化理论;文化治理体系

前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创新与传承方面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结合这一提议具有深远意义。

1.我国文化发展背景

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来说对尤为重要,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想要实现民族的复兴和发展,就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吸取世界的先进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即“马魂、中根、西鉴、三化一脉、今中建构”。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以西方或者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作为借鉴,走马克思主义道路,并且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改革,借鉴西方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来推动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但是在当今社会,我们却模糊了对文化借鉴和文化传承的含义。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在遭受着越来越多的冲击,最终,中国的文化也没有得到理想的发展效果,显然,这与中国的发展战略是不相符合的。

2.文化发展实践中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

2.1推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被提出来的。它的提出,预示着党和国家的治理进入到了一个崭新时期。文化治理一直以来就是国家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结构,对于国家的建设也有重要影响。人们之所以创造和建设文化就是为了更好的治理文化和社会,文化治理把文化价值和文化生活方式有机结合在了一起。如果对于文化生活方式的追求和文化价值观不统一的话,是不利于形成文化治理能力的。为了更快更好的推动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就需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相关关系,完善国家文化管理体系,发挥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对文化生产经营能力进行完善,建设更加健全的文化服务体系和对政府文化职能进行转变时,需要保持“三位一体”的文化治理体系,使国家的文化治理体系得以充分发展,从而使得中国的文化在人类文明转型的过程中以充分的发展和延续。为了使国家的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实现现代化,需要建设国家的文化治理能力,以此来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通过改变市场经济的方式,来对文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价值性进行转换,最后使国家的治理模式得到改变。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关系,也即是文化体系和现代国家的治理体系在文化层面上的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文化体系可以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

2.2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国家文化安全是我们党提出来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国家文化战略,是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由各种思想文化演变出来的。国家文化安全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方面来说,也有着深远的意义。对于中国来说,其面临的文化挑战和难题非常严峻,由此所带来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也非常复杂。国家文化安全对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来说至关重要,国家的文化安全问题得不到保证,国家的稳定安全问题和社会发展也将会受到威胁。因此,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将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更好的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并且使之为国家的安全问题提供保障,目前就必须建立关于国家文化安全治理的概念。国家文化安全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需要把它归结到国家的整体治理体系中,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国安危机管理体系。一个国家在文化上的不断创新科研在某些方面带动整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而国家的文化安全问题得到保障了,它才可以在其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中更好的带动整个国家的进步。

2.3以包容心态借鉴世界优秀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访欧时期提出的“以文明互鉴来推动中华文明的创造性发展”,表明的我们党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主张。中国在西方文明发展的问题上备受困扰,文明的冲突也让中国乃至全世界反思文明的发展和全球文化治理问题.面对文明冲突的挑战问题,中国需要有自身的一个世界态度,即“文明互鉴,文明和谐”.只有坚守了这一态度,我们就可以实现文明的和谐,推动世界的进步和人类的不断发展.但是这一理念的提出和坚守,需要中国对全世界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承担更大的责任,提出全球文化治理的理论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建立一个文明互鉴、文明和谐的战略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和伟大复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对西方优秀文化借鉴的过程中,需要以一种客观和包容的心态来面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可以真正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伟大崛起,提升自身的文明程度和综合国力。以历史的创造性巩固文化的创造性,以文化的创造性来带动历史的的发展。从而实现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3.总结

中华文明对于中国自身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成长出来的。在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文明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给予了后人一份特别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在今天,就如何实现中华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性转型这一问题,需要进行创新和思考。以文明来奠定中国梦的基础,进而推动中华文明的创造性发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但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造一个更加雄厚的文明之国,中国不应当只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继承者,还应当在以后的文化发展道路上积极开拓,不断创新,让世界为之赞叹和折服。

参考文献

[1]赵铭玮.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陕西教育(高教), 2015(4):4-4.

[2]许煜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基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的文本比较[J].学习月刊,2018(06):6-7.

[3]杨焕霞. 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安全[J]. 青春岁月, 2013(6):394-394.

论文作者:张燕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  ;  ;  ;  ;  ;  ;  ;  

在文化发展的实践中推进文化理论的创造性发展论文_张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