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与II型糖尿病综述论文_黄静

运动康复与II型糖尿病综述论文_黄静

黄静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收集和整理筛选,从有效性、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运动康复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现状。同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对运动康复用于II型糖尿病治疗的研究提出了立足实用性,以期能为II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运动康复;II型糖尿病;综述

1、前言

近年来,糖尿病(DM)的患病率日渐增加,据预测2030年全球的糖尿病患者将达到3.36亿。其中,II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占糖尿病总患病率的90%以上[1]。II型糖尿病一般由胰岛素相对不足或其受体缺陷引起,最终导致体内糖代谢障碍。II型糖尿病除了疾病本身的糖代谢紊乱外,常常还有并发症状,如:神经并发症、肾病并发症、眼病并发症和糖尿病足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研究普遍认同糖尿病的防治主要以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运动康复治疗“三驾马车”并驱。本文试图通过文献查阅归纳总结目前运动康复与II型糖尿病的最新科研成果、方法和手段,以期为运动防治II型糖尿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2、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成都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等,查阅、收集相关的期刊文献资料,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归纳,以研究内容的目的、任务为指导,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反复论证,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2逻辑归纳法

对目前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根据研究目的进行逻辑归纳分析并筛选出相关资料,对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

3、研究成果综述

3.1 运动康复有效性研究

从生物分子机制角度出发,Halle[2]等通过对20例肥胖II型糖尿病男性患者的研究发现针对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的运动康复治疗的分子机制与血清瘦素有关。吴亚文[3]等通过实验发现运动康复对II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可能不仅仅是作用于外周骨骼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而可能是直接发挥对胰腺胰岛的ß细胞的“中心效应”达到恢复机体血糖代谢。葛丹[4]等认为II型糖尿病的治疗关键在于胰岛素抵抗(IR)。脂肪组织作为功能活跃的内分泌器官产生并释放多种脂肪细胞因子,其中一些脂肪细胞因子可通过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途径改善胰岛素抵抗,而运动训练可以刺激脂肪组织的脂肪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达到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3.2 运动方式研究

运动康复作为II型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已基本取得了共识,但什么形式的运动能够起到治疗作用或者更好的治疗作用也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杨金禄[5]等对社区108例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八段锦康复治疗发现患者的FPG、HbAlc、TC、TG、HDL-C和LDL-C指标均有所改善,且FPG、HbAlc、TG、LDL-C依次下降说明八段锦运动康复治疗可以避免血糖、血脂快速下降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陆大江[6]对上海市嘉定区育苑社区、宝山区淞南镇、嘉定区仓新社区198例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不同的运动健身干预,分别为木兰拳、快走、健身路径,并得出结论三项健身运动干预都使II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其中木兰拳和快走运动的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肖兰[7]等通过对48例II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分组太极拳结合葛根素干预治疗,结果证明太极拳组和太极拳结合葛根素组能有效降低II型糖尿病患者的FBG值,增加血清NO含量,增强NOS活性,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3.3 运动强度研究

运动康复训练对II型糖尿病的治疗形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有传统的太极拳、木兰拳、八段锦等,但什么强度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成为了新的关注点。

钱荣[8]等通过观察不同运动强度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胰岛素受体表达及氧化应激变化,研究运动强度与II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证明运动对骨骼肌胰岛素受体表达随运动强度变化而改变,中、低强度地跑台运动对骨骼肌胰岛素受体表达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而大强度的运动对骨骼肌胰岛素受体的表达并没有产生促进作用。这说明虽然运动可以上调胰岛素受体的表达,但并不是运动强度越大越好,中、低强度的运动训练可使骨骼肌产生更良好的适应性,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华宏[9]等通过实验探讨了不同运动时间对II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蛋白含量及磷酸化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不同运动时间对II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细胞IRS-2蛋白含量及磷酸化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以40分钟的中、低强度效果最佳。

4、结语

运动康复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已经成为糖尿病治疗的一种重要途径,具有安全、无毒副作用、便于大面积推广等优势。近年来相关研究虽有增长趋势,但许多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缺乏实用性。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从临床的实用性出发,让实验研究为临床运动康复治疗II型糖尿病提供准确的、具有推广意义的数据,为II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吴伟奋、潘业. 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21(10):34

[2]Halle M Berg A Garwers U et al Concurrent reductions of serum leptin and lipids during weight loss in obese men with type II diabetes[ J]. Am J Physiol,1999,277(2):277~282

[3]吴亚文等. 运动训练对糖尿病大鼠胰岛形态和ß细胞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6(24):518~522

[4]葛丹、任建功. 脂肪细胞因子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 医学综述,2013,5(19):1635~1637

[5]杨金禄、黄立新等. 八段锦锻炼干预辅助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108例效果评价[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3):80~81

[6]陆大江. 不同健身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研究[J]. 医学研究杂志,2012,10(41):51~56

[7]肖兰、周勇等. 太极拳运动与葛根素干预对糖尿病人体FGB、血清NO含量及NOS活性的影响[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104~108

[8]钱荣、谈艳等. 不同运动强度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胰岛素受体表达及氧化应激变化[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5(9):926~929

[9]华宏、王耀光等. 不同运动时间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细胞IRS-2蛋白含量及磷酸化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0,5(3):335~337

论文作者:黄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  ;  ;  ;  ;  ;  ;  ;  

运动康复与II型糖尿病综述论文_黄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