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分析论文_牙彩林

《健康评估》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分析论文_牙彩林

牙彩林

(广西河池市卫生学校 547016)

摘要:《健康评估》是卫校护理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同时,其技术在护理的实践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笔者所在的学校这些年来一直在不断探索提升《健康评估》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并在教材的选用和编写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本文将主要针对现阶段《健康评估》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健康评估》教学质量的路径,希望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和运用。

关键词:健康评估;教学质量;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317-02

《健康评估》这门课程是在现代护理学的指导下,从病人的生理、心理等出发去评价护理这门学科的一种课程。卫生职业学校的学生通过学习一方面可以对健康史进行采集,这样可以对病人身体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将正常与非正常的体证有一个明确判断和解释,同时,对病人的心理状况作出评估,此外,对于一些常用的辅助检查结果能结合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诊断情况作出必要的护理。总之,这门学科是临床护理专业的基础。随着这门课程在护理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提升其教学质量的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阶段《健康评估》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

现阶段中等卫生学校生源质量不高,多数为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差。同时,学生们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认为护士只要学好《护理技术》就万事大吉了,至于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都是医生的事,出现重《护理技术》轻《健康评估》的局面。

(二) 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师理论教学与护理临床实践相脱节

本校一直以来存在课程安排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健康评估》与《正常人体学》《病理学基础》《免病与微生物》等基础医学同时开课,在学生没有任何医学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直接学习临床课程程,根本无法理解教学内容。而且,学生的课业任务重、课时紧、授课进度较快,造成了学生因不懂而厌学的情绪。此外,针对《健康评估》这门课程的学习,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是《健康评估》课程结束了,然后再安排实践课程,这样,理论与临床实践无法结合起来。当学生学完了理论再去进行实践时,有些理论知识已经不记得了,这样,实践起来效果就不大。

(三)教学手段无法让学生有效地实现知识的转化

虽然说,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我校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但是,在课堂上,老师仍旧占据着主体持位,教学的方式上仍就是老师讲或者老师演示,而学生并没有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参与度不高,学习的兴趣也没有完全被调动起来,课堂上更看不到一种类似于临床的学习氛围,所以,学生的学习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与实践结合起来,理论没有实现向实际技能的转化。

(四)考核手段未能体现学生真实的护理能力

这些年来,虽然我们学校在考评方式上采取的是理论加技能,但是对于理论知识的考虑仅限于单纯的症状和体征类的知识,技能方面也只是对身体状况的一个评估。而事实上《健康评估》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其学习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各种评估方法的学习来了解病人的生理和心理,以辅助检查等健康资料同时,根据这些资料进行正确的护理诊断,提供科学的护理方案。所以,对于护理人员来讲,临床的病症是非常复杂的,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专业的临床思维和良好的分析、综合能力,同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护理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教学内容的选取未能体现临床护理特色

可能是由于《健康评估》这门课程的学习,一直以来受到了《诊断学》的影响,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往往更偏重于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而忽略了本身应有的护理特点,从而让护理专业的学习对本专业的学习特点有所忽略,结果导致所学与临床上护理所需不统一。

(六)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师资队伍结构单一

多年来,我校的《健康评估》课程的教学是由临床医学专业的老师在任教,因此,其教学的思维往往更偏重于临床疾病的诊断而不是护理,那表现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如此,所以,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后,不善于通过收集健康方面的资料来帮助自己进行科学的护理作准备,因此,无法体现护理专业本身的特点,从而导致教学的效果不佳。

二、提高健康评估课程教学质量的路径

(一)改革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

首先结合学生文化知识和医学基础差的情况,学校要大课程设计上作出调整,将一些基础性的文化课和医学课安排在础础阶段的学习中,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逐渐将《正常人体学》《病理学基础》和《免病与微生物》等课程进行安排,尽可能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得到很好的消化,实现学习的循序渐进。

改革教学的模式,让《健康评估》这门课程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这是此课程改革的一个总体的思路。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以往那种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问题,从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的护理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具有很好的作用。同时,实现理论教学与临床实际有机结合,更有利于护理专业学生实现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二)改革教学方法

因为《健康评估》课程的学习是为了将来临床的运用,所以,采用创设临床情境的教学方法对于此门课程的学习非常有利。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法:第一,案例导入法。通过案例的方式导入情境,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的理论学习贴近临床,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问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第二,演示法。教师通过正确的演示技能的步骤,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展现下,对操作的步骤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可以很快地学会,这对于学生学会技能具有很大的帮助。第三,讲授法。通过老师的讲解,可以将一些复杂的概念和原理进行解释、论证,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三)改革考核体制

改变以往的考核方式,建立综合考核体制,让理论与模拟临床过程的考核分别占总成绩的50%和30%,此外,将学生的平时学习态度和测试占20%,这样更能体现学生真实的专业素养。

(四)改革教学内容

面对《健康评估》这门课程在临床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在备课时应合理使用教材,在教学内容上以选取更贴近临床实际的内容,并体现护理专业本身的特色。因此, 要结合临床护士所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来确定教学的目标和学生培养后应具有的素质目标,然后在教学内容进行主次排序。总之,要让《健康评估》这门课程真正成为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一门课程,真正能为将来的临床护理提供实用性的人才。

(五)改革师资配置

对《健康评估》课程的教学,要加强其师资队伍的建设,努力培养“双师型”老师。首先,老师必须具备专业的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并对护理工作的最新动态有一个明确的了解,这样在教学中才能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真正的有用之才。同时,老师要善于教学,这样才能保证老师的知识和能力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结束语:

总之,提升《健康评估》教学质量是中职卫校发展的必然,针对这门课程在现阶段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地改革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方法和内容,并在考核方法上进行改进,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样,很好地实现护理与临床的结合,一定能培养出临床护理所需的真正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余丽君.护理学专业健康评估课的教学设计[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1).

[2] 王士才.护理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路及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1(2).

[3] 李烦繁,郭明贤,徐莎莎,等.关于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的几点思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7).

[4] 朱晓红,李淑迎,李俊.澳大利亚迪肯大学高等护理教学方法及特点[J].中华护理杂志2007(3).

论文作者:牙彩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8

标签:;  ;  ;  ;  ;  ;  ;  ;  

《健康评估》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分析论文_牙彩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