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策略与答题技巧论文_蒋建新

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策略与答题技巧论文_蒋建新

蒋建新 湖南省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学校 425409

【摘要】当然,历史复习方法多种多样,相信只要充分挖掘和了解学生,结合他们的身心特点,制订相关计划,让学生发挥其主动性,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人。在中考历史复习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果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一环。结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中考历史试题的特点,让学生掌握解答题目的技巧以及增强答题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复习方法 ;解题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2-012-01

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目标的课程, 记忆量大, 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复习是每位历史教师亚待解决的问题。在对历史的发展脉胳初步的了解下,在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下,我们着手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一轮复习侧重纵向联系,第二轮复习应侧重横向联系,将古今中外一些类似的事件、相关事件联系起来。如可以把古今中外的改革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讲解,同时应与时政热点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多角度的进行比较、联系、归纳,以达到复习的目的。

一、初中历史复习的方法

1、化整为段背一背。复习课最难的就是提高学习兴趣,特别是像历史这样的文科,它必须建立在牢固的背诵上,如果没有扎实的背诵,即使能力再强,也是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的。而枯燥的背诵却往往会让学生失去对课堂的兴趣,那么,如何在45分钟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背诵效率。首先,应坚决杜绝整堂课布置完背诵任务后,教师就撒手不管的现象,这样的课堂恐怕连10分钟的效率都达不到。其次,我采取把当堂背诵内容划分为一小段一小段,例如,一节课的背诵内容把它分为5段,每一段规定学生在5~10分钟内背完,同时在每一时段之前,先有教师或学生将要求背诵的内容加以分析,先让学生听一遍,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背完,完成背诵后再由教师或学生互查背诵效果,这样的话就把一节45分钟的无聊背诵课变成了一段又一段的短时竞赛课,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就提升了。

2、抓住重点写一写。虽说历史很长,知识点繁杂,但是作为初中历史,结合考试要求与每年热点,仍能抓住一些基础和重点知识,加以整理和精炼后再交给学生,必然会使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顾此失彼,到头来两头皆空的结局。当然这需要多位老师的共同探讨和研究,为之付出极大的心血和努力,幸而现在网络发达可以充分借鉴他人的成果再加以自己的改善才能取得成功。在听写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不熟悉的内容记下,而自己熟悉的可以略写或直接不写,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复习状况,让自己的复习效率越来越高,需要背诵的东西也越来越少,增强它的成功感,并且还可以加强其错别字的训练,尽量避免许多学生会背不会写的现象。

3、精选习题练一练。基础知识掌握以后,所需要的就是加强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否则会背而不会做仍是空谈。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时间有限,在基础背诵上花费大部分时间后,解题训练所剩的时间极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其解题能力,就需要教师精心研究考纲,结合热点焦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编写习题,让学生进行训练。训练可分专题训练和综合模拟训练,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训练的目的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锻炼学生应试的心理素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次训练下来,教师都要认真地阅卷,分析总结,根据“错题档案”,全面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与学生交谈,收集信息,然后在课堂上集中评讲。不仅评讲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审题、解题的方法,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及今后应注意的问题,再举一反三,让学生掌握要领。

二、历史复习中提高学生解题方法

实际上,知识的讲授和书面的考试,既相互关联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书面考试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它需要一定的能力和技巧。

1、让学生掌握解答题目的技巧。中考的历史题目并不完全是知识的考核,其中还包括着各式各样的能力考察。在确定这些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初中历史的答题技巧。在处理历史选择题时,教师可以教会学生掌握排除法,即先用排除法将两个不符合的答案进行排除,然后在剩余的两个答案中权衡哪个更加接近题意。也可以教会学生掌握联系法,即根据题干在选项中选择最具有联系的答案。在处理历史材料题时,教师可以在日常的课堂上训练学生掌握“四步走”的技巧: 第一,仔细阅读并且认真理解完题目后再阅读原材料;第二,划出材料关键句,圈出问题关键词; 第三,根据问题找出答案所在的区域; 第四,根据材料的内容分条列点进行作答。这种“四步走”的答题技巧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掌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多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在“真枪实弹”中让学生感受如何去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步骤和方法。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实战演练的结果,为学生指出不足之处,并且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答题的技巧。

2、增强答题的心理素质

在学生答题的过程中,知识的掌握度并不是影响学生答题效果的唯一因素,心理素质的好坏有时也能左右着学生的答题成果。因此,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平时的练习或测试增强学生答题的心理素质。

(1)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由于中考历史题目往往是以综合型的形式出现,题目也具有新颖性和迷惑性。因此,部分学生往往在拿到题目时受到一定的迷惑,感觉自己无法驾驭题目,从而在丧失自信心的情况下发挥失常。因此,教师在日常的训练和练习中应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这样学生才能熟悉中考出题的思维逻辑,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

(2)帮助学生养成细心的习惯。历史题目往往存在着许多关键性的细节,倘若不细心审题,随时可能做出错误的答案,这些因细心而失分的情况经常在历史考试中出现。为了尽量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应在平时的练习中帮助学生养成细心的习惯,在处理易错题时提醒学生应注意哪些关键性的细节,或者将那些易错的细节进行整理分发给学生,减少学生做题的错误率。

总之,在中考历史的复习中,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从质上提高学生的解题效果,帮助学生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还要在细节上想办法让学生掌握解答各种题目的技巧,最后还要注重增强学生的解题心理素质。只有这三者并重,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历史解题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海洋.初中历史解题方法例谈[J].考试与评价,2012,( 11) .

[2]卢丹萍.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初探[J].读与写,2012,( 3) .

[3]向成海.浅谈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初探[J]. 读与写,2013,(09)

论文作者:蒋建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2

标签:;  ;  ;  ;  ;  ;  ;  ;  

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策略与答题技巧论文_蒋建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