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审美文化研究_文化论文

新世纪审美文化研究_文化论文

走向新世纪的审美文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走向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纪之交,面对着人类共同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四大冲突的挑战,面对着世界宏观总体格局中价值坐标上的科技与人文、时间坐标上的传统与现代、地理坐标上的东方和西方诸种文化冲突的挑战,面对着中国社会史无前例的全方位转型,每个学科都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调整和转换自身的方和形态。美学也是如此。美学向何处去?已成为世纪末中国美学研究的主导潮流。审美文化研究就是美学转型研究大潮中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向。

国外审美文化研究起步较早。前苏联学者至迟在50年代已开始使用审美概念,并于此后进行了有自身特色的审美文化研究,取向了一定成果。(注:金亚娜:《苏联的审美文化研究》,《国外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在西方,审美文化研究是随着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由现代文化思潮向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发展而产生的。但西方学者往往不直接使用审美文化概念。国内学者首次在严格的意义上使用审美文化这一术语是叶朗主编,于1988年出版的《现代美学体系》。但审美文化真正成为重要的学术问题乃至美学发展的一个主要取向,则是90年代以来,围绕着美学的困境和出路的讨论而形成的。几年来,热度不断升高,取得较大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审美文化为中心议题的学术会议连年举行,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研究课题纷纷立项上马,研究队伍持续扩大,由开始以青年学者为主到吸引了众多中老年学者参加;研究范围逐步拓展,由侧重当代审美文化现象的研究扩展到审美文化史和中西审美文化比较等领域;研究成果日益增多,质量提高,由大量论文的发表到较多专著甚至丛书的出版;以审美文化研究为主旨的学术刊物纷纷创办,如《审美文化丛刊》、《东方审美文化研究》丛刊等等。特别是中华美学学会于1994年成立了审美文化专业委员会,更有力地推动了审美文化研究的蓬勃发展。

然而迄今,美学界对审美文化的诸多基本理论问题,如审美文化的概念,对象和范围,审美文化研究与美学学科和美学史的关系,审美文化的作用、理论建构和发展前景等等仍众说纷纭,本文择要予以概括介绍,以期反映出研究的基本面貌。

审美文化概念的界定、对象和范围

审美文化概念需要不需要界定?首先就存在着三种意见的分歧。

一种意见主张先把这个问题悬置起来,认为首先要定位、定义,然后才去研究是一种传统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方法论谬误,应该先做起来再说。(注:李泽厚、王德胜:《关于哲学、美学和审美文化研究的对话》,《文艺研究》1994年第6期。)一种意见对此持否定态度, 认为按照传统习惯对审美文化进行现象描述或本质界定都将引入误区。(注:《审美文化与美学史讨论会简报》。)一种意见认为,虽然现阶段谁也没有能力给审美文化下一个精确的、科学的、大家都能接受的定义,但不等于这一问题不需要研究,如果真的把这一问题悬置起来不闻不问,研究的范围、对象将是漫无边际的,研究的目标也将是模糊的,从而不利了审美文化研究的健康发展。(注:聂振斌:《什么是审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多数学者同意第三种意见,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根据界定的方式、角度等的不同,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侧重从审美文化的范围构成概括的。如“所谓审美文化,是指人类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注: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审美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审美层面,是指人以审美态度来对待各种文化产品时出现的一种精神现象。审美文化不应当被简单地看成文化家族的一个单独成员,它附丽于诸文化形态之上,具有覆盖和跨越整个文化领域的一种性质。除了专供人们进行审美的艺术产品外,其它各种文化产品都可能有条件地进入审美领域,从而成为审美文化研究的对象。 < % 夏之放:《转型期的当代审美文化》, 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侧重从审美文化与文化的联系和区别概括的。如所谓审美文化,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文化应当与美相结合,要美。二是达到高标准,显示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因此,审美文化是文化与美的结合,是对于文化高标准的要求。它要求我们的文化,不仅有实用价值、功利价值,而且有精神价值、审美价值。(注:蒋孔阳:《杂谈审美文化》,《文艺研究》1996年第1期。) 审美文化是与人类文明活动相伴生的具有超越性价值的文化形态,它是逐渐地从人类的动物性活动和物质功利活动中脱离出来的精神文明。因此生命活动与精神超越构成的辩证运动就成了审美文化的本质特征。(注:马宏柏:《审美文化与美学史讨论会综述》,《哲学动态》1997年第6期。) 侧重从历史发展角度概括的。如审美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社会发展到后工业社会的历史阶段,艺术与审美已渗透到文化的各个领域,并起支配作用。(注:聂振斌:《什么是审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1997 年第2期。) 从文明与文化的演进的历程来看, 审美文化是工具文化、社会理性文化后的第三种文化形态,代表了文化积累与文化量变的过程,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较高形式,显示出超功利性与自由性相统一的性质,是一种以人的精神体验性和审美的形式观照为主导的社会感性文化。(注:马宏柏:《审美文化与美学史讨论会综述》,《哲学动态》1997年第6期。) 根据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原则进行概括的。如“审美文化是现代文化的主要形式,也是高级形式,它把超功利的愉悦性原则渗透的整个文化领域,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注:聂振斌:《什么是审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对审美文化概念的界定,在某种意义上,也包含了对其对象和范围的某种回答,但因界定方式、角度等等的不同,有关审美文化的界定,往往不能最充分地反映出其对审美文化对象和范围的看法,为此有必要单列加以介绍。在对审美文化研究的对象和范围问题上,围绕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焦点,形成了相互抵触的不同观点。围绕着文学艺术在审美文化中的地位,形成了艺术中心论和反艺中心论的分歧。“艺术中心论”认为,审美文化应以艺术为中心、主体或主导。如有的指出:“审美文化既包括理论形态的美学思想,也包括体现着审美意识的文学、戏剧、影视、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建筑、园林、工艺等感性形态的美学创造,甚至包括着富于审美因素的科学文明、宗教文化、道德伦理、环境文化以及物质文化等,不守当以前二者为主。”(注:周来祥:《东方审美文化研究·前言》第1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版。)有的认为:“审美文化的对象应以文学艺术为核心。”(注:《审美文化与美学史讨论会简报》。)还有的认为:审美文化的范围几乎包括人的生活的所有领域。其中,文学艺术作品,是人类审美文化的最为纯粹、最为直接、最为理想化的存在方式,因而在审美文化中占有不可取代的主导地位。(注:夏之放:《转型期的当代审美文化》,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反艺术中心论”则认为:审美文化概念表现了审美——艺术活动向日常生活的泛化,审美活动的变化表明,如果继续以艺术为中心,美学或审美文化研究就将失去中心,甚至失去对象,因此把研究的视野投放于整个审美活动,以之作为美学继续发展的基本策略,这个转换是审美文化的基础,也是当代美学与传统美学的区别点。(注:肖鹰:《当代审美文化的界定》,《学术季刊》1994年第4 期。)生活与审美同一,生活与艺术同一是当代审美文化最关键的观念。(注:潘知常: 《反美学——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文化》, 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围绕着审美文化适用的时限形成了强调当代性、现实性、当下性和主张可广泛运用到人类文化始终的分歧。前者认为:审美文化是历史运动的产物,是对当代文化的规定性表述。(注:马宏柏:《审美文化与美学史讨论会综述》,《哲学动态》1997年第6期。) 审美文化是一个现代范畴,是文化现代性的另一种表述。(注:马宏柏:《审美文化与美学史讨论会综述》,《哲学动态》1997年第6期。) 后者则指出:承认审美文化在我国是一个现代概念并不等于它使用的范围只能局限于现当代文化,更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20世纪才有审美文化,因此,审美文化概念不仅适用于现当代,也适用于古代。(注:朱立元:《审美文化只适用于现当代吗?》,《深圳特区报》1997年7月9日。)

围绕着审美文化在当代的横向领域形成了其是否等于大众文化的分歧。一种意见认为,当代审美文化就是指大众文化。如有的指出:审美文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不是价值判断。在文化形态的意义上,可以把审美文化指称为大众文化。(注:《审美文化与美学史讨论会简报》。)一种意见认为审美文化不等于大众文化。有的指出:在目前关于审美文化的讨论中,部分人把大众文化等同于审美文化,此种混淆不仅不妥,而且很可能为我国今后的审美文化发展带来灾难性后果。(注:滕守尧:《大众文化不等于审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审美文化研究与美学学科的关系

关于审美文化研究与美学学科的关系有四种主要看法。一种意见从学科分化交叉的角度,把审美文化研究视为美学与文化学的结合,是美学和文化学的分支学科或交叉学科。如有的指出:文化学研究文化,不能不研究作为整体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审美文化,而审美文化的研究又不能没有美学的指导,美学与文化学的整合,就必然产生一门关于审美文化研究的新学科,这就是审美文化学。审美文化学是美学发展高度综合的必然结果,是美学和文化学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注:赵广林:《美学与文化学的整合——文化系统中的美学思考之一》,《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第6期。) 此后出版的《审美文化学》著作大都持此观点。如有的认为,美学文化学是美学与文化学的结合体。在文化系统中,美学文化学无疑是一门新文化学分科,在美学系统里,它也处于同样的地位。(注:林同华:《审美文化学》,东方出版社1992年版。)有的认为,审美文化学是一门介于审美学与文化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注:李西建:《审美文化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有的倾向于把审美文化作为美学一个新支加以研究。(注:周劭磬:《中国审美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另一种意见从层次关系的角度,借用结构主义的话语,认为审美文化研究与美学的关系类似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前者是抽象理论层面的概括,后者是具体实存的现象层面,是指以文学艺术为核心,具有审美价值的具体文化形态。两者不能截然对立。美学研究不能脱离审美文化研究,否则就是走向死胡同;但审美文化具体研究也不能脱离美学的指导,更不能取消或取代美学研究。现代美学的转型不能只转为纯粹的审美文化研究。(注:马宏柏:《审美文化与美学史讨论会综述》,《哲学动态》1997年第6期。)

审美文化理论的初步建构

在审美文化理论的建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基本倾向。一种倾向与西方理论批评化走向接轨,主要把审美文化研究看作直接介入现实的话语方式,因而不注重系统理论的建构。有的指出:作为一种有别于一般美学讨论方式的学术工作,当代审美文化研究重点并不在于基本范畴体系的逻辑演绎,也不特别强调自身概念的纯粹性,相比之下;它更接近于特定形式、特定层面的文化批评。(注:王德胜:《开展审美文化研究,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光明日报》1996年3月30日。) 有的认为:当代审美文化所面对的对象就只是“问题”,而不像“美学”那样面对的是“体系”。它从问题开始,也以“问题”结束。它永远是在提问题而并不满足于答案。(注:潘知常:《反美学——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文化》,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另一种倾向则主要把审美文化研究视为一门学科建设,因而往往提出种种初步的理论构想。如有的认为,审美文化学学科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从横向结构看,审美文化学的整体性结构由审美文化哲学、审美艺术哲学、审美行为哲学、审美科技哲学四大部分组成;从高低层次来看,审美文化学可分为人类行为心理文化意识所产生的美学、文学艺术文化所产生的美学和人类文化哲学系统里的审美观问题三个层次。(注:林同华:《审美文化学》,东方出版社1992年版。)

有的提出:审美文化学把属于实践范畴的人类审美活动不仅作为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也作为审美文化学学科建立的逻辑起点,作为人的审美生成和文明型态进步的根本动力所在。审美文化学以人类的审美文化范畴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人类审美文化活动的丰富内涵,全面考察与探究审美文化系统的生成、本质、特征、结构、功能发展及当代视界问题,以真正使美学学科成为研究人类审美的各个方面及其普遍规律的学科,成为充满着人文精神和文化智慧的学科。(注:李西建:《审美文化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有的认为:当代审美文化自觉建构,需要达到社会与人、理想与现实、本体与过程三方面的统一。要在人——社会——历史,理论——实践——操作方式,精神——物质——载体形式等多重复杂关系网络中,寻找建构的纽结点和生长点,形成一种全新的框架范式。其理论结构大致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元理论层次,重在从本体上思考和建构,梳理人类文明传统历史和逻辑进展,从美学的文化学价值和人的审美方式、文化行为衍化中,思考和创立审美文化的本体理论框架。二是应用理论层次,主要从文化形式和人的活动方式的审美价值入手,对具体的文化活动作审美价值的评判和建设。三是批评理论层次,即为对整个社会的文化生产——消费进行审美价值的批评和指导而形成多种多样的批评观念和批评理论。(注:朱光:《当代审美文化的建构意识》,《学术季刊》1994年第4期。)

还有的指出:审美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是我们探讨审美文化建构的出发点。一个社会的审美文化无非是由它的审美信仰理想、审美观念体系、人的审美行为方式以及它的审美物化产品组成的。所以建构审美文化主要应该从审美文化的创造设计,审美文化的物化产品,审美文化的传播媒介和审美文化的消费享用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入手。这是一个从设计、生产到流通、消费,从设计者、生产者到传播者和消费者的动态的、连续的、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探讨审美文化建构,还必须考虑文化大系统对它的影响与制约。(注:罗筠筠:《论新世纪审美文化的建构》,《求是学刊》1996年第1期。)

这些建构尽管还是初步的,但无疑显示了审美文化由倡导向建设转移的趋向。

审美文化研究与美学史转型

审美文化研究与美学史转型,是随着审美文化研究的拓展新涉及的课题。1994年就有人专文探讨。1997年4 月中华美学学会在扬州举行审美文化与美学史学术讨论会,专题研究了这个问题。多数学者认为,审美文化研究应该上溯历史,建构审美文化史。但对审美文化史应该是怎样的,它与美学思想史的具体关系如何,所见各异。

有的主张撰写以审美的、艺术的、情趣的习俗构成的行为文化层的审美层面为主要对象,以民俗与审美两大领域的交叉之处为研究领域的审美风尚史。(注:许明:《审美风尚史:一种新的历史观照》,《文艺研究》1994年第2期。) 有的强调建构以审美形态为尺度或中枢的审美史。(注:尤西林:《有别于美学思想史的审美史——兼与许明商榷》,《文艺研究》1994年第5期。)有的从审美文化研究在对象、 范围、观念、方法及概念范畴、理论话语与以往美学研究的诸多不同,反观美学史研究,主张美学史应与审美文化史结合,而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构建审美文化史。(注:姚文放:《何谓美学史——从审美文化研究反观美学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有的主张建构介于形而上之道和形而下之器之间,可由形而下之对象反观形而上之精神,既不是单纯的思辨型,也不是单纯的描述型,而是解释型的审美思想史与审美器物史结合的审美文化史。(注:马宏柏:《审美文化与美学史讨论会综述》,《哲学动态》1997年第6期。) 有的主张建构侧重实证或侧重器物的审美文化史。(注:马宏柏:《审美文化与美学史讨论会综述》, 《哲学动态》1997年第6期。) 有的则认为审美文化史建构不必囿于一定之规,因为每一部美学史的撰写都是美学家对美学史的理解与重建,有多少美学家就有多少种美学史。为此,总结借鉴从孔子到现当代的美学史撰写的实践与理论方法,对于美学史理论建设是很有意义的。(注:马宏柏:《审美文化与美学史讨论会综述》,《哲学动态》1997年第6期。)

审美文化及其研究的功能

审美文化所以受到全社会和美学界的高度重视,是与它多方面多层次的功能效用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审美文化的功能包括审美文化本身的功能,和审美文化研究的功能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问题,学者们对此分别作出了各有特色的概括和阐述。

关于审美文化的功能,有的认为:它具有满足我们的爱美天性,满足情感交流的需要,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三种功能。(注:蒋孔阳:《杂谈审美文化》,《文艺研究》1996年第1期。) 有的把审美文化的功能概括为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两种。直接功能是满足人的不断增长的审美需要。间接功能是指通过审美的渠道而达到认识真理,培养情操,遵纪守法,传达信息等目的。(注:夏之放:《转型期的当代审美文化》,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有的认为审美文化具有情感传达功能、人格建构功能、符号学功能和美化关系功能四大功能。(注:李西建:《审美文化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有的根据当代文化的自我丧失的普遍性沉沦语境,把审美文化的实质概括为:在无信仰时代,美学代替宗教和道德而成为生活的唯一证明。(注:肖鹰:《泛审美意识与伪审美精神》,《哲学研究》1995年第7期。)

审美文化研究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学科发展建设功能。关于前者,学者们普遍强调了在世界文化冲突与融和、国内市场经济条件下,审美文化的人文导向功能、与科技文化的融合互补功能以及促进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等等功能。关于后者,即审美文化研究的地位和对美学转型的作用,学者们分歧很大。有些学者从不同方面,在不同意义上给予审美文化研究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有的认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和当今中国现实的全方位大变革要求作为一种人文学科的美学研究必须进行话语转型,即从传统的理论研究转向针对当代人的文化、生存状态的批评实践。将当代美学话语的转型指向批评实践,实际上就是使批评本身本体化,它在一定意义上预示着经典美学话语形式和理论形态的终结。(注:王德胜:《扩张与危机:当代审美文化理论及其批评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有的认为:“当代审美文化是向传统美学观念挑战的美学宣言”,当代审美文化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所提出的问题,在于它是传统美学的一剂最好的解毒剂。它的唯一作用,就是让我们认清传统美学的古典性质。它给我们的感受一言以蔽之,这就是终结:传统美学的终结,传统艺术的终结,传统“元叙述”的终结。(注:潘知常:《反美学——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文化》,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有的认为:审美文化更加关注人类生存的审美化与文化的审美化,为美学学科注入了一种新的价值趋向和精神。审美文化为美学学科的当代转型提供了一种新的生长点,它有可能改变那种经典的理论构建和逻辑思辨,改变那种囿于艺术一隅的思考和研究,使人类广泛而多样的感性文化和审美现象成为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审美文化将从理论和实践的方面逻辑地延伸人类审美活动的文化意味,拓展审美活动的文化空间,使美学学科从理论范式上逐渐从实践视角进入生存视角,从操作层面上变理论性和逻辑性的研究成为一种阐释性,评价性和批判性过程,为美学学科提供一种新的理论型态及规式。(注:马宏柏:《审美文化与美学史讨论会综述》,《哲学动态》1997年第6期。)

还有的认为:审美文化在美学话语中的大量出现暗示了美学学科转型的一种动向,即从哲学基点转向文化基点,从绝对普遍性美学转向具体历史性美学,从思辨性转向可操作性的美学。(注:王一川等:《从纯美学到文化修辞学》,《求是学刊》1994年第3期。)

有些学者则从不同角度、在不同意义上对此持审慎、保留、批评乃至否定的态度。有的从美学学科特性指出:美学的发展不应停留在审美文化的层次,而须着重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加强美学与人生关系的研究两方面深入开展,因为美学的提高,主要还得靠基础理论研究。(注:蒋冰海:《一门关于人生的科学——美学研究的现状及态势》,《社会科学报》1994年4月18日。)

美学就其品格来说是形而上的,它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只能是间接的。过于强调审美文化的意义,认为它的出现会导致审美的转型,希望建立一种直接干预生活的美学,只会导致美学的消解。(注:马宏柏:《审美文化与美学史讨论会综述》,《哲学动态》1997年第6期。)

有的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指出:审美文化是美学研究的一部分,是传统美学研究在当代的一种转型,但它不能代替当代美学的全部,使之成为一种“语话霸权”。(注:马宏柏:《审美文化与美学史讨论会综述》,《哲学动态》1997年第6期。)

有的从审美文化批评的渊源指出:某些学者的理论主张,实际上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变种。在学术路径上,与其代表人物并无二致。而从理论发展前景看,毋宁说是一种文化评论。因为它距离美学的要求,实在是越来越遥远。(注:《美学转型,转向何处?》,《中华读书报》1997年4月16日。)

有的则从当代美学转型的真正背景指出:在当代美学回答美的本质这个形而上问题上力不从心,对后现代艺术实践和当代种种艺术作品审视起来捉襟见肘的窘况下,转向审美文化批评实在是一种非常聪明的躲避办法。(注:《美学转型,转向何处?》,《中华读书报》1997年4月16日。)

有的从文化接受的角度对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符号泛滥成灾的状况提出批评,认为批评家们制造出种种体系是为了更有效地合乎逻辑地阐释文化,更主动地掌握文化的精髓,但是,实际情形恰恰相反,批评体系越多,在某种意义上,是加深加重了文化认知难度,文化的总量增加了,我们必须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对付它。(注:蒋原伦:《符号泛滥:当代审美文化剖析》,《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有的根本否定使用审美文化术语的必要性,认为美学研究并没有到非用一个尚待澄清的概念“审美文化”不可,没有它就不足以概括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等实质性问题的地步。(注:《审美文化与美学史讨论会简报》。)

综观上述,显而易见,审美文化研究尚处于初创阶段,在诸多基本问题上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而且至今仍在动态发展之中。因此,目前要对它作准确全面的评价时机尚不成熟。但就已有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它至少在以下几方面显示了积极的意义。首先,它极为有效地推动了美学对自身的反思,使美学在反思中吐故纳新,辩证整合,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其次,它非常强劲地引起了美学对现实人生境况和当下生存状态问题的关注,有助于改变传统美学悬浮于活生生的现实,留连于形而上迷宫的“又冷又硬”的弊病,使其增加几分温暖和几多弹性。第三,它在一定意义上打破了传统美学中生活与艺术、审美与非审美、功利与非功利、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等壁垒森严的界限,扩大了美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以前所未有的宏阔视野,将基本理论问题探讨、现实当下问题的关注、美学史和审美文化史的建构等等尽收域内,使美学研究有了更为广阔的驰骋空间。这与当前文学艺术研究,文艺基本理论研究的整体趋势是完全一致的。虽然在目前的审美文化研究中,理论偏差和不良学风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但就基本状况和总体态势来看,审美文化研究将在跨世纪的历史性文化建构之中,由倡导走向建设,由浮躁走向稳健,由零散走向系统,由稚嫩走向成熟。

标签:;  ;  ;  ;  ;  ;  ;  ;  ;  ;  ;  ;  

新世纪审美文化研究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